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鱼新法     
《当代农村》2005,(1):31-31
一、换水温法:莫斯科农业大学试验养殖场变换水温养鱼,可在不改变饲料的前提下,大大加快鱼苗的生长速度。具体方法是:在育苗池中安装一个调控加热器,通过加热,使池水温度高于普通水温2-5摄氏度,从而使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鱼苗出水后对气温的适应性增强,这样死亡率可降低2%-3%。  相似文献   

2.
大鲵 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当前开发的一项新兴养殖业。随着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大鲵病害渐多。特将防病技术介绍供参考。 一、感冒 发病原因是鱼苗下塘时,装鱼苗容器内水温和塘中水温温差超过2℃,或是注水时水温与养殖池水温相差大,使小鲵发病,大量死亡。防止方法:鱼苗下塘……  相似文献   

3.
1.鱼苗池选择面积0.2~0.3公顷,水深1~1.5米,池堤坚实,不漏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鱼池要背风向阳,长方形,东西向。鱼苗池不宜过大,水体不宜过深,过大容易形成风浪,鱼苗随风浪与池壁碰撞,影响成活率;过深、水温难以提高。面积过小,水温变化快,鱼苗生活条件难以控制。2.鱼苗放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农业大学试验养殖场采用变换水温的方法大大加快了鱼苗的生长速度。这种方法是在育苗池中安装一个调控加热器,使育苗池中水的温度略高于普通鱼池水温1.0—1.5℃,并且每4小时加热一次,水温降至正常后又加热,依次循环。这样可使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40%,同时鱼苗出池后对水温的适应性更强,死亡率降低2—3%。  相似文献   

5.
——粪肥培育法:在鱼苗下塘前先施基肥,把水质培肥,一般每亩用畜粪200300公斤或人粪尿100公斤。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肥瘦、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等情况决定迫肥量,一般每亩每天施经过发酵的粪肥50~70公斤,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农业大学试验养殖场采用变换水温的方法,使鱼苗生长速度增快40%。具体做法是:在鱼苗池中安装一个调控加热器,使水温提高1~5℃,平均每小时加热一次。英国水生物研究所发现,在池中浸泡稻草或青草,既可抑制水生杂草的蔓延,又可为各种鱼类提供理想的栖息场所,从而有利于鱼类  相似文献   

7.
鱼苗运输在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往往因为运输缺氧、鱼体损伤以及水温的变化超过鱼苗的耐受程度等原因,而出现鱼苗受伤甚至死亡.因此,鱼苗运输应掌握如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一、鱼种池的选择鱼种池的大小一般以3-10亩为宜。面积过大,投饵不容易投到池塘的中间,鱼苗就会采食不均匀,而且容易受到大风的影响,伤到鱼苗;拉网操作也不太方便。池塘的深度在2-3米最好,而且水深能够控制,随着鱼苗的生长,可以有浅加深,最后达到1-1.5米。不能控制水深的池塘,在放养鱼苗的初期,如果水太深,水温较低,水质也不易培肥,拉网操作也不方便;太浅水温水质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9.
周文军  王锐 《农家致富》2007,(12):43-43
1.甲藻大量繁殖时,池水呈红棕色。甲藻会产生甲藻素,使鱼苗中毒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通过改变池塘的水温和水质来抑制甲藻繁殖。  相似文献   

10.
王文彬 《新农业》2015,(1):52-53
<正>鱼苗运输是水产养殖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鱼苗相个体小,体质弱,抗病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死伤。造成鱼苗运输中伤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鱼苗缺氧、鱼体损伤以及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等。在实践中,要想提高鱼苗运输中的成活率,确保运输安全,必须把握好"认真准备、把握时机、控制密度、讲求技巧"这四个要点。1做好鱼苗运输准备1.1制定详尽的运鱼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生鱼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指下面三项:1.1自然条件因素引起1.1.1水温的变化: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水温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鱼苗下塘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超过2℃,鱼种不超过4℃,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苗大量死亡。1.1.2水质的变化: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1淡水鱼养殖基本概述淡水养殖就是用海水之外的淡水资源进行养殖,具体的做法就是选定一个固定的水域,将鱼苗投放到固定区域中进行养殖,让鱼苗满足可以食用的标准。淡水养殖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根据水温的要求来区分为温水养殖、冷水养殖和热水养殖三类。温水养殖是指水温在15—30度之间,常见的养殖鱼种如:草鱼、鲢鱼、鲤鱼等。冷水养殖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20度,常见的如红鳟、细鳞鱼。热水养殖是要求水温达到一定的高度,通  相似文献   

13.
<正>苗种是水产养殖的三大要素之一,培育规格大,质量好、个体均匀的优质鱼种对保障渔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时下正是鱼苗下塘的黄金季节,鱼苗下塘培育技术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由于鱼苗小身体弱,对天气、水温、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全部失败。在此介绍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及一些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1、鱼苗池选择。鱼苗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清洁,排注方便,不含泥沙,无毒物污染的地方.池形应整齐,大小适中,以长方形为  相似文献   

14.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唇[鱼骨]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经一次性注射LRH—A、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2005-2006年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  相似文献   

15.
<正>鱼苗运输是水产养殖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鱼苗个体小、体质弱、抗病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死伤。造成鱼苗运输中伤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鱼苗缺氧、鱼体损伤以及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等。在实践中,要想提高鱼苗运输中的成活率,确保运输安全,必须把握好"认真准备、把握时机、控制密度、讲求技巧"这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以供养殖者参考。一、检查清塘技术不可少。鱼苗下塘前1天~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发现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同时  相似文献   

17.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有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为此笔者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冬春下塘 常言道:冬入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至初春时节,鱼苗壮,鳞片紧,适应力强,加之水温低,损伤小.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放苗的黄金时期,不但成活率是一年四季中最高的,还极有利于来年生产.  相似文献   

19.
鱼苗的饲养方法山东栖霞县农业局于力1.豆浆饲莽法鱼苗下塘后半天即开始投喂豆浆。先将黄豆或豆饼用水浸泡,在水温25~30℃条件下,浸泡6~7小时。1公斤黄豆可磨成15公斤浆,1公斤豆饼可磨成10~12公斤浆。磨浆时要将黄豆或豆饼与水同时加入,不能磨好后...  相似文献   

20.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