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业生产标准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对蚕业生产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系列标准,以加速先进蚕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确保蚕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实现生产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蚕业生产中,桑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不可放松的工作,它关系到蚕种场的存亡,还关系到全区的蚕业生产的安全和发展。历史上就有因微粒子病暴发、蔓延而使蚕业毁于一旦的惨重教训!我们要引以为诫!因此,全区各蚕种场在蚕种生产中,必须把“防微”  相似文献   

3.
康国平 《广西蚕业》2007,44(1):15-15
(1)专利特点:消杀精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制的一种蚕用高效广谱消毒剂,为复合散剂,主要用于养蚕生产的蚕室、蚕具消毒,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和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有良好杀灭作用。标准名为“复合次氯酸钙粉(蚕用)”。曾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是中国专利产品(  相似文献   

4.
蚕业是四川传统的优势产业,当前四川蚕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环境,蚕茧生产正处于调整恢复阶段。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政策及“东桑西移”发展战略,给四川蚕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和资金扶持力度减弱,茧丝市场和价格大幅波动,管理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不适应,不仅影响到蚕业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对蚕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也极为不利。优势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适应发展变化,理清思路,把握机遇,采取和落实相应政策与措施,促进四川蚕茧生产恢复与发展,是蚕业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业界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蒋明媚 《中国蚕业》2003,24(3):60-61
目前,蚕业科技档案还没有统一的专业分类标准,因而各级蚕业部门科技档案管理执行的分类标准不统一,这给蚕业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本人长期从事蚕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有关蚕业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根据蚕业行业特点,参照其它学科,取长补短,结合实际,以统一标准建档、科学规范分类、设置纲目齐全、方便开发为目的,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蚕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现提供给蚕业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同仁,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植桑养蚕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绿色环保型产业”,也是我市的一项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蚕业生产作为区域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养蚕规模,发展集约型蚕业生产,2000年我们  相似文献   

7.
姚祥 《江苏蚕业》2002,24(3):19-21
为推行蚕业标准化,把若干定义或释义不确切的蚕业术语加以校勘,使其更为科学和严密,作为制订蚕业术语基础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姚祥 《江苏蚕业》2000,22(4):44-4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蚕业生产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蚕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为使蚕业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必须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进行一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当前要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以及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飞跃发展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和蚕农增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可以认为蚕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蚕业技术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动物,即微粒子原虫寄生而引起的蚕病。此病对蚕业生产和蚕种生产威胁很大。目前预防微粒子病主要方法仍是“微粒子病显微镜检查”。实践证明“镜检”对家蚕傲粒子病防治,尤其是杜绝胚种传染,是一项很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要闻     
韩长赋:统一思想,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开局 3月16日,农业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韩长赋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体系,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要闻     
韩长赋:统一思想,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开局 3月16日,农业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韩长赋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体系,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山东饲料》2007,(5):31-31
一项新的企业产品标准——《蒙阴煎饼》被列入了2007年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以后,凡是生产“蒙阴煎饼”的企业,将全部按照新制定的统一的山东省地方标准《蒙阴煎饼》组织生产,“蒙阴煎饼”也从一个地方特产变成了一件标准产品。  相似文献   

13.
肉牛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化肉牛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肉牛业的发展方向,其对于提高我国肉牛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保障牛肉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和谐,推进肉牛业由传统粗放型养殖方式向现代集约型养殖方式转变,以及促进肉牛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扶持“菜篮子”产品(畜产品)生产、肉牛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性肉牛产业标准化进程。应该说,标准化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对于提高区域性饲草饲料资源利用率、加速肉牛品种改良、推动养殖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提升肉牛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破解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现将标准化肉牛生产关键技术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蚕事传真     
2006年浙江省蚕桑生产实绩;国家茧丝办发布《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行动宣言》;浙江省地方标准《桑蚕种》修订发布;浙江省蚕种储备开始起动;茧丝绸专家认为:重提“巩固提高、稳步发展”蚕茧生产方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秋,淮阴区蚕桑站借鉴“富安模式”的一些做法,开始在淮阴区尝试、摸索“蚕技服务单位+蚕农”的“订单蚕业”的可行性。经过5年不懈努力,淮阴区的“蚕技服务单位+蚕农”的“订单蚕业”从2003年秋的一个组31户50亩生产规模发展到2007年底的56个组2622户近4000亩生产规模。“订单蚕业”这种形式得到了广大蚕农的广泛认同和领导的肯定,并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生存、稳定与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6.
周金钱 《江苏蚕业》2000,22(3):41-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实用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把我国蚕业推向了新的高峰。21世纪我国蚕业生产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蚕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有赖于蚕业技术的创新。因此,围绕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增强蚕业竞争力的实用技术是当前蚕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有江 《蚕桑通报》2006,37(4):48-50
蚕种是蚕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也是蚕种行业赖以生存的唯一产品。蚕种质量的优劣、蚕种的供给安全,不仅关系到蚕种生产企业的声誉和存亡,而且关系蚕业生产的兴衰和社会稳定。目前我省90%的蚕种以原蚕区的形式生产,原蚕基地的稳定性和原蚕户的生产积极性对蚕种生产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蚕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养蚕、收烘、缫丝、丝绸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促进蚕业向产业化转变,这是拓展蚕业发展空间、提高广大蚕农收入、早日实现蚕业产业化的重要发展战略。“公司 农户”这一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够把分散的蚕农组织到产业一体化的大生产系统中,形成较大的市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叶楚华  胡兴明  邓文 《蚕桑通报》2011,42(3):36-37,42
我国是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这一产业的传承和拓展,为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播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自古以来,蚕桑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蚕茧,目的产物是生丝,“种好桑、养好蚕、产好丝”是传统蚕业的固有思维模式和生产习惯。但是,近年来,由于比较效益低下、茧丝行情不稳...  相似文献   

20.
淳安县是浙江省八大重点蚕茧产区之一,拥有2680hm2桑园,年产茧2500吨,蚕茧产值5000万元。近十几年来,蚕茧产量居浙江省第七、八位,蚕茧质量名列浙江省前茅,蚕茧收入是淳安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收入直接影响到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蚕业生产仍规是其他农产品都难以替代的传统产业。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经营体制“一体化”改革试点县,又率先推行“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蚕业生产已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为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淳安蚕业生产,促进蚕业生产向着“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