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吴玉琴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2):73-76
品牌名称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在品牌翻译的过程中,要迎合民族审美情趣、本土文化等因素,坚持"简洁、忠实、等效"等原则,采用多种翻译方法避免文化冲击,使品牌得到顺利和有效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凉茶与可乐的战争之说,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一个是起源于广东一带的“药茶”,因茶饮料罐装王老吉品牌而红遍全国;一个是全球碳酸饮料的巨头可口可乐。这两者为何被扯在一起?它们之间真的有较量吗?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8):28-29
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翻译规范的约束,随着译者在翻译领域的资本的积累,译者在内化翻译规范时又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翻译思维惯习,最终形成译者个体鲜明的翻译风格。本文以英语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如何帮助在翻译领域资本不足的翻译初学者形成一套符合翻译规范的思维惯习,从而让他们有可能快速积累翻译资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6.
沈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152-153
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翻译教学应与时俱进,翻译教材应不断更新,要充分发挥网上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冯兴石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6):95-9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本文在分析前人对“翻译体”现象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翻译体”重新定义,并论述了它与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0):49-50
语用学理论,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重在探究用语本身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话语者的表现意图,翻译则是对具体语言的转化,关注具体语境下的语言含义,二者中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实践中都具又重要的意义。随着学科的不断深入融合,二者之间的跨学科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跳出单一理论翻译单一文本的状态,就要构建语用学的翻译观,并以此为指导,建构一种翻译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语用学翻译观,通过对两种概念的解读和分析,提出语用学翻译观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力求推进实践翻译工作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加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6):118-121
英语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在不同阶段培养相应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其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这是两种概念不同,目的相异但又相互联系的教学设计类型。本文尝试由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概念和目的上不容混淆,但二者教学上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0.
11.
合作未成分手半年,可口可乐与汇源没有想到有可能会在乳品平台上再次交手。近日,可口可乐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一款牛奶汽水饮品,标价2.4美元。与此同时,汇源果汁也发布公告,以1.313亿元从董事长朱新礼所掌控的淄博饮料公司中收购其奶类饮品资产。分析人士认为,汇源此举可能意味着其在纯果汁业务提振不理想的形势下,将开拓新的果汁乳品饮料业务。“按这样的发展思路,汇源与可口可乐的乳品饮料新品无可避免会在中国的市场上交手。”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156-157
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英语成为企业贸易间沟通的桥梁,商务英语翻译也就成了贸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交际翻译理论符合了这些要求并被广泛的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中,使翻译达到了更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交际翻译理论基本内容,商务英语翻译特点和交际翻译理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121-124
传统研究一直将鲁迅先生的译作简单地定义为开启民智、惊醒国人。本文从翻译的政治这一全新视角入手,分析鲁迅一生的翻译活动,考察其不同阶段选择外国文学作品的异同及其根由。 相似文献
14.
15.
全球可口可乐公司委托具有审核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对其供应商进行的SGP(Suppliers’ Guiding Principle)审核是希望可口可乐的每一个供应商都成为模范企业,严格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李寒冬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82-8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了解和掌握相关民族文化的差异。本文通过论述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出实现中西文化传递的四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交通公示语是公示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国际形象和人文内涵.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初步总结了城市交通领域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失误,并探讨了提升交通公示语翻译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如何更好地破除文化背景的障碍、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著名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它对深入理解并解决翻译中的意义对等问题有很大的启示,对翻译的实践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3-54
品牌的翻译,既是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传递。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从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层面对食品品牌翻译进行举例与分析,从而指出品牌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