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核桃嫁接中以“露地芽接法”最简便,但过去存在的问题是嫁接成活率低而且不稳定。我们于1977—1982年,连续六年对影响核桃露地芽接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逐项试验。结果近三年来使成活率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80年为77.6%,1981和82年分别为92.9%和90.3%。这项技术于1982年  相似文献   

2.
‘芹泉1号’核桃是1982年在山西左权地区从绵核桃的实生群体中进行系统选种.经过20余年的筛选及区域试验选育出的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核桃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3.
<正> 国家科委、农委和原农业部于1981年下达了“西藏地区主要作物资源考察”并列为“农02”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和西藏农科院共同组织实施考察。我所参加了有关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工作,从1981—1983年已进行了三年,摸清了部分地区核桃种质资源情况。 西藏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在核桃分布广泛的山南地区,年平均气温7.7℃,  相似文献   

4.
<正> 1981和1982年在本场葡萄园进行了葡萄绿枝空中压条育苗试验,供试品种为1961年定植的喀什哈尔和无核白。选择生长健壮的当年生绿枝进行处理,方法与一般龙眼、荔枝空中压条法(又名高压繁殖)相同,促其生根。用30×30厘米大小的聚乙烯薄膜包  相似文献   

5.
<正> 河北农业大学和获鹿县林业局协作进行的核桃大树多头高接技术研究,经过四年(1981~1984)的试验,通过对影响核桃高接成活的多种因子的研究,采用蜡封接穗,适当提早嫁接时期和解决伤流问题等措施,获得了较高并且较稳定的嫁接成活率,接头成活率达90%以上,接穗成活率75%以  相似文献   

6.
<正>‘芹泉1号’核桃是从1982年开始在山西左权地区从绵核桃的实生群体中进行系统选种,经过20余年的筛选及区域试验选育出的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核桃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无融合生殖是一种有性生殖无  相似文献   

7.
核桃脱青皮技术生产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继1978~1979年核桃脱青皮试验初获成功之后,1981年又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以山东历城县柳埠林场、柳埠公社李家大队和泰安地区泰安林场为试点,以当地绵核桃(采后青皮果)为试材,处理数量达50万斤.各示范点采用乙烯利催熟核桃青皮果,3~5天离皮率均可达到95%以上,而旧法催熟仅为23.3~43.6%.据批量处理核算,平均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我国核桃生产多少年来沿用实生繁殖,结果晚,产量低,收益慢,严重影响核桃的迅速发展。法国核桃园5—6年开始结果,10—15年平均亩产340斤,小面积高产记录可达533斤;美国全国栽培核桃105万亩,平均亩产286斤核桃。但早期丰产尚未见到报导.国内绝大部分地区核桃零星栽植、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几十斤.1981年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曾采用良种实生苗8年生亩产达到了230.72斤的记录. 为了探索核桃幼树早期丰产,改变核桃低产的落后状态,我们采用早实良种嫁接苗和适当密植的综合措施,自1980年开始试验,1983年即收获220.4斤.今年又获得了好收成.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我市6个柑桔主要栽培品种的果实贮藏效应,给贮藏保鲜提供依据,我站于1981~1982年,1982~1983年进行了塑料薄膜单果包装和3号虫胶涂果保鲜试验。现将两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温州蜜柑、雪柑、芦柑、福桔、南丰蜜桔、本地早。 (二)品种产地与采摘时间:1981年供试的果实,温蜜11月26日采自陈大茶果场,本地  相似文献   

10.
“建杂一号”是在原有薄皮西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育而来的西瓜新品种,是1981和1982年两年我们以薄皮西瓜为一方亲亲本与国内外引进的18个西瓜良种,进行大量杂交(1981年配置61个组合,秋季配置32个组合,1982年春季配置21个组合),经过两年试验测定,从中选出的最佳组合。1983年在本区各地进厅中间试验,经有关部门鉴定,一致认为表现早熟、高产、质优、可食率高。其主要特征特性是: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在1979~1981年,春番茄三年平均亩产只有2148公斤,平均亩值297.58元。1982年开始,我县参加市春番茄高产协作组,进行技术攻关,7年来我县设协作点16个,试验田184.5,平均亩产4365.5公斤,亩产值819.96元。比同期全县亩产2595公斤增68.2%;亩产值增79%。据统计,1982~1988年全县春番茄平均亩产2595公斤,亩产值458.07元,比成立高产协作组前  相似文献   

12.
商洛地区是全国核桃主产地之一,但所生产的核桃,大部为晚实类型。为了实现核桃早实丰产,于1981年春引进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新疆早实核桃中选击的元丰、阿七、上六三个新品系。引种区位于陕西省洛南石门山坡(秦岭南麓),属温暖带山地气候,光照较好、雨量适中,是当地晚实核桃分布的中心地带。 经过引种后7年的观察和室内考种工作,引进三品系各项综合指标,绝大部分优于当地晚实核桃良种。首先具早实性和丰产性,元丰定植2年即开始结果;阿七第三年结果。上大第四年结果,而同时同样条件下定植的西洛三号第五年才有部分树结果。元丰、阿七、上六1987…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十堰市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中把核桃产业列入十堰市农业"四百万"工程。2011年至今,十堰市农户开始大面积栽植核桃,核桃快速育苗技术成为核桃栽植的重要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核桃快速育苗技术,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多次实践,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报道用紫外线照射孢子印的方法,诱变出平菇新菌株铜山4011。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株:低温型平菇Pleurotusostreatus(即粗皮侧耳),于1982年秋引自本县利国菌种厂(该厂1982年春引自上海农科院),本所编号401。参试菌株有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1981年引自福建农科院),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1981年引自省微生  相似文献   

15.
我区是我国苹果的集中产地,为了适应苹果生产发展的需要,寻求有效的产地贮藏保鲜技术,1981~1982年间进行了初步试验,谨将结果整理于下。一、基本情况试验在本站地下通风库内和院中地沟内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国内外对核桃栽培技术及基础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早实丰产研究报道尚少。1981年西班牙报道了采用矮化、密植方式栽植核桃,每亩仅栽10~13株,获得18年生树亩产147kg坚果产量。国内八十年代相继建立早实丰产园。为此,林业部“七五”规划中制定了在全国进行核桃早、密、丰栽培技术研究。本试验就是承担林业部的试验任务进行的。 一、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山东省即墨市程戈庄村南。平地,砾粘土,土层深40~100cm;pH7~7.2;土壤有机质 0.73~0.96%,碱解氮76.3~92.3ppm,速效磷6.5~14.0ppm,速效钾 89~ 110ppm。 1985年栽植3…  相似文献   

17.
核桃是世界和我国的重要干果,更是云南山区的重要产业。为了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云南省政府于2008年7月18日向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属各委、办、厅、局下发了云政发[2008]129号《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解放后近60年来,1982年以省政府的红头文件下发关于发展水果意见后,第2个关于果树生产的文件。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为核桃重点产区。自1972年开始实行修剪,历年来都习惯在采果后至落叶前或春季萌芽至展叶期进行修剪。由于此时正值秋收或春播大忙季节,往往不易推广或贻误适期。于休眠期修剪,劳力矛盾小,但一般认为此时修剪会出现伤流,削弱树势,降低产量。为了探讨这一问题,于1980年9月至1982年5月在涉县北岗,以40年生晚熟核桃5  相似文献   

19.
伏令夏橙花量大,花质差,生理落果相当严重。1981~1986年我们在本所(重庆)伏令夏橙试验园(树龄17~21年生,枳砧)系统观察了落花落果规律,并于1982~1984年进行了压花(压缩花量)修剪试验。此修剪方法以后在该试验园作为常规技术应用,在配合其他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连续多年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20.
济源市是河南省核桃主产区之一,规划在未来几年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市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苗木需求量很大。良种苗木成为核桃产业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快速获得良种苗木,我们于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进行了青皮核桃良种嫩芽嫁接快速育苗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