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四川省直至清代仍然有着较为常见的土地崇拜、稷神五谷神和农神崇拜,土地崇拜和对土地神的祭祀仍然非常活跃。与前代土地信仰相比较,清代四川民间抽象化的土地之神的地位大大下降,土地崇拜中自然崇拜的色彩渐渐消失,社神信仰、土地神信仰及田祖信仰等人格化土地神信仰成为主要形式,庙宇化和世俗化成为神灵信仰的展现方式,民间对土地的崇祀体现出典型的务实性、世俗化甚至功利化。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流域壮族崇拜多神。诸如天地龙王,山川巨石,古木花草,鸟兽虫鱼,三界,祖先师圣等,都被立为神,敬仰而膜拜。但其中最突出的最独特的是对蚂(虫另)(青蛙)的崇拜。  相似文献   

3.
陈沐 《中国农资》2014,(28):26-26
<正>日本是一个造神的国度,比如"经营之神"、"销售之神"、"漫画之神"……甚至"寿司之神"。纪录片《寿司之神》讲述了全世界最好的寿司店"二郎寿司"和他的创始人、现年已89岁的小野二郎。"二郎寿司"是第一个被米其林评为三星的餐厅,小野二郎也是世界上最年长的三星大厨。功成名就的耄耋老人  相似文献   

4.
孔德翊 《农业考古》2015,(1):286-288
西夏建国之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祭祀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祭祀活动。在各种层次不同的祭祀活动中,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祀对象的"社稷"之神在西夏祭祀活动中不再出现。西夏祭祀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国家权力体系重新构建。唐末五代社会变迁和党项民族自身传统,以及多元文化整合共同导致了社稷之神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5.
治理土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福建农业》2012,(3):30-30
珍爱、敬畏土地,实际上是远古就开始形成的神秘而古老的情感,它源于人类对摆脱饥馑的渴望,投射在祖先的信仰和图腾里,不论是东方农耕民族还是欧洲游牧民族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节     
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之三中秋节,真正定名作为一个正式的节日,是宋代的事。宋以前,在封建官方和民间,都有一些和月亮与秋收相关的活动,如官方和民间都有赏月,民间的祭祀月神土地神等等。赏月在唐代已经十分流行,至今仍流传着“唐王游月宫”的故事,文人雅士更是...  相似文献   

7.
社日:清代方志中的农耕文化事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兴盛,"社"祭活动尤普遍.汉以前是春社,汉以后又有秋社.宋以后各地每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祭社神(即土地神).在清代地方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社日活动的记述.本文对这些文献作以分析,以期弄清传统社日习俗在民间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张巡和许远是我国唐代"安史之乱"时为国捐躯的忠烈英雄,世称"双忠公"。自唐肃宗下诏立庙祭祀开始,双忠公就成为官方承认的"正统"的忠义之神。其后,经过民间的演绎和历代官方的加封,逐渐演绎出阴司之神、瘟疫之神、司水之神等神职面貌。双忠信仰传入泉州和台湾后,在两地信仰环境与农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衍化出前所未见的农业神职,展现出独特的地方化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信仰环境改变,人们对神灵的农业生产诉求逐渐减少或消失,双忠公的农业神职也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9.
画里话外     
正劳作,那是农民对土地和庄稼的膜拜,农民借助的,不是燃香,不是祭师巫语,而是手中的农具。大地作纸,汗水为墨,满地的庄稼葱茏着他们作品的厚重,而四时的农具,就是他们手中的笔。——逯玉克《农具里的光阴》乡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我们发现弯曲绵长的乡路上开满鲜花,乡土的新故事酝酿着新的生命力",一个"三农"事业发展的高潮即将到来。因此,作家要以时不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重视立春节仪,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看来,天时、节气与国家治理密切相关,即所谓"承天时、行庶政",而立春正是万物复苏之际,同时也是"布政之节",地方官岁时举行鞭春活动,统治者亦将其视为重大节日加以崇祀。立春主要祭祀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句芒又称芒神,居住于东方,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诗而入神”的观点,认为“入神”是诗之“极致”,但严羽本人对“入神”的论述却着墨不多,又因“神”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完全界定清楚的范畴,这些就为理解严羽的“诗而入神”带来了难度。本文通过考察“神”之源流,界说“入神”内涵,辨明“入神”、“妙悟”的关系等,对“诗而入神”论作一番意义填充和探究,并认为严羽的“诗而入神”观,是对诗美理想境界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科技》2014,(2):77-77
<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相似文献   

13.
1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法律动因之探源土地资源自身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矛盾是催生土地储备法律规范的沃土。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是指土地因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之需求而言的。性而不可再生,不能为人类所无限度的利用的一种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是"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有的土地流转活动中,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备、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户在流转关系中因处于弱势地位而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政府过分干预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制定土地流转的交易规则,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建设土地流转市场,加强流转合同管理,确保农民财产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没有它,人们就不可能进行任何生产活动。土地对于一切物质财富的生产,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在农业生产中却具有着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至今我国的土地利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许多富饶的土地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对于已经利用的土地,往往利用方式不当,不仅经济效果很差,而且破坏了生态平衡。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探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科学途径。其中,扩大农业用地和集约经营则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两条基本途径。前者意味着向广度发展,后者意味着向深度进军。它们在实践中互相促进,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土壤污染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2013年4月,本刊曾以《哭泣的土地》为专题,对这一话题进行专题报道,当时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早在2006年就曾做过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数据,此举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近日,这一数据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中度、重度污染土地约5000万亩",土壤污染和修复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兴起,农村的土地如今越来越值钱了。再加上不少农民进城,一些土地闲置下来,就有人盘算起了土地"致富经"。但是有些人借土地流转之名,进行滥用农用地等变相买卖土地的行为,导致很多流转土地因违法使用无法恢复而失去农业用途。土地流转和土地买卖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土地政策,一个则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的塑料污染,是指耕地由于覆盖栽培而残留在土地中的废旧地膜,以及塑料制品(主要是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垃圾进入土地所造成的污染,使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并影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全员、全程、全方位"是全面育人的"形","能力培养"则是全面育人之"神"。加强全面育人机制建设,必须形神兼备。在全面育人过程中,必须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应该着重培养其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育人机制的主要途径包括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育人队伍、加强实践活动、改善基础设施、培育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局限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下,新型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竞相纷呈,而且其改革逐步深入。不过,它们普遍表现出培养目标定位"高而空"、培养内容"新瓶装旧酒"、教学方式形变而神未变、管理制度缺乏弹性、评价体系缺乏活力等局限。为此,改革其培养目标,使之"实在务本";更新培养内容,使之"多元综合";转变教学方式,使之灵活多样;变革管理制度,使之"刚柔相济";创新评价体系,使之"因地制宜",实属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