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苏淡 《当代农业》2011,(6):40-41
一、技术概述80∶20池塘养殖技术是江苏省渔业主推技术之一。该技术是指在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吃食性鱼类,如鲫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的服务性位类,如鲢包、鳙鱼等。  相似文献   

2.
池塘80∶20主养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为异育银鲫组成,称之为主养鱼,其余的20%左右是由服务性鱼类所组成,称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充分利用池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属新型高科技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3.
80:20池塘养殖模式是美国奥尔本大学教授史密托博士设计的,与传统的混养模式相比,该养殖模式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技术基础就是饲养单一的主体鱼类,其产量约占收获时养殖产量的80%,同时还能额外生产出20%的滤食性鱼类,这些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的浮游植物是由主养鱼的排泄物肥水产生。80:20养殖技术所用的饲料是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适用于池塘精养。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泥鳅具有周期短、产量高、疾病少、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在农村合理利用池塘养殖泥鳅,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从池塘建设、鳅种的选择与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等方面介绍了泥鳅池塘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邱岐强 《农业与技术》2013,(11):174-175
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风景秀丽,山川河流众多。因此,很多山区的农民会利用这一独到的天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山区小池塘的草鱼养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因有些农民对于小池塘流水草鱼养殖技术的掌握还不到位,池塘建设简陋等原因导致草鱼的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本文就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山区小池塘流水养殖草鱼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精养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池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精养池塘养殖技术,对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泽鲫因具有生长快、产量高、个体大、易运输、养殖效益好等优良特性,目前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全国广泛推广养殖。从池塘条件、鱼种投放、饲料投喂、日常管理、鱼病防治和捕捞等方面介绍了彭泽鲫的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养殖斑鳜技术水平低、产量低的问题,试验从池塘选择、地质、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入手,总结出了养殖成活率可达近90%,平均尾重0.42kg,产量高的池塘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家奎 《农技服务》2007,24(8):91-91,104
介绍了池塘主养异育银鲫获产量80%,配养鲢、鳙鱼荻产20%的养殖特点、放养模式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赵镖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85-185,189
进行了淡水鲨鱼池塘试养,结果产量在22.5t/hm2,获纯利润10.05万元/hm2。详细介绍了淡水鲨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以期指导淡水鲨鱼的池塘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1.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操作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  相似文献   

12.
池塘罗氏沼虾池塘高产养殖与油菜轮作,比单养罗氏沼虾亩(1亩=1/15公顷,下同)效益增加20%以上,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3.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池塘的水体中养鱼,在养殖水体的表面种植水生蔬菜的技术就是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这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文章对几种水生蔬菜的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进行了简介,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世界农业》2002,(2):44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一、技术简介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于 1993年从美国引进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其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如斑点叉尾■、罗非鱼等;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如鲢、鳙鱼,它们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可作为清除养殖水体中的野杂鱼等。两种鱼类的放养搭配比例、放养时间、放养规格等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与我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马宁  张秋明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67-167,169
通过近2年开展斑鳢池塘高密度无公害养殖的生产试验,总结出一套斑鳢池塘高密度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准备、放养鱼种、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多方面内容。既可达到养殖的高产量和高效益,又可保证养殖出的斑鳢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殖效益主要取决于养殖管理技术、养殖品种结构和水质三方面因素。本文从这三方面入手,对池塘养殖日常管理进行了概述,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6000m2的池塘经过清淤、晒塘、消毒注水、肥水后,于2010年4月20日傍晚放养8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以此研究南美白对虾池塘高密度养殖技术。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养殖管理,于8月10日全池起捕,全池总投饵7 041 kg,共获对虾6 940.5 kg,平均产对虾1.16 kg/m2,对虾平均体重为70只/kg,成活率为61.1%。可见,南美白对虾池塘高密度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调节,北方池塘养殖鱼类冰下越冬的比例越来越大,通常占到养殖面积的80%以上,随着池塘渔业的集约化发展,养殖密度和鱼产量逐年增加,辽宁渔区的鲤鱼产量大部分突破了单产2500kg,越冬鱼的死亡比例也逐渐增大,常常导致渔民1a的养殖成果毁于一旦,严重制约了池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实用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从池塘修建、河蟹放养规格、时间、密度、生产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宁夏银川地区池塘养殖河蟹技术,试验养殖的河蟹产量达6 393.0 kg/hm2、平均135.3 g/只,经济效益达18 840元/hm2,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陆基微循环生态养殖技术对5个尼罗罗非鱼池塘的节水节能效果、水质影响与机理和养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83 d养殖周期内,陆基微循环生态养殖技术试验组的平均日换水率为1.4%,比对照组节水减排74.7%(P0.01);试验组主要水质因子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与对照组相比除p H和NO3-浓度无显著差异外,Tur、TAN、NO2-、COD等浓度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同时,蓝藻相对密度较小(P0.01)。与对照组养殖池塘相比,试验组的出池体重、净产量、生长速度分别高13.8%(P0.05)、38.7%(P0.01)和14.4%(P0.05),饲料系数降低12.3%(P0.05),净增利润1.4397万元/hm2。结果表明,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减排、环保与节能效果,同时还兼备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和易于推广等优点,是为一种生态健康高效的精准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