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生 《科学种养》2009,(11):12-13
辽星1号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早在1994年以辽粳454为母本,用沈农90-17做父本,采取籼粳杂交、基因重组、优势利用和穿梭育种等方法精心育成的具有籼粳两个亚种血缘及其20多个亲本材料优良基因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超级稻新品种。经袁隆平等7位国内资深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德生 《中国种业》2007,(11):89-89
辽粳9号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早在1995年以主栽品种辽粳294为母本,辽粳454做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同年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4-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作物优势产区主推品种。2006年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开发推广态势看好。  相似文献   

3.
泰优9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籼型不育系D62A与自育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345组配的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6年4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李祺 《种子世界》2006,(11):38-40
1以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推广为主 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是促进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九五”期间,辽宁省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得到了极大加强。一是对育种目标做重大调整。“八五”计划以前,高产一直是水稻育种的核心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以高产为基础,高产与优质并重的育种目标,不断推出的产量高、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种、新组合,如辽粳244、辽粳454、辽粳294、辽盐9、辽盐16、辽盐283、盐粳48、丹粳8等,黎(秀)优57、辽粳5、辽粳326、辽盐2等产量高但品质差的品种被淘汰。二是新品种数量增多。在“九五”计划前的21年间,辽宁省共审定水稻品种50个,而仅在“九五”期间就审定了23个。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分化特性与遗传变异规律,利用34个籼粳特异InDel分子标记和24个SSR分子标记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特性与遗传变异进行分析。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粳型基因频率变幅在0.68~0.83,以粳型品种为主,占到总品种的63.6%,未发现籼型或偏籼型品种。海拔梯度分析表明,海南山栏稻中粳型品种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在供试群体中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基因,其中稀有等位基因(基因频率≤0.05)数为86个,占到总等位基因数的45.03%。在供试的3个地理来源中,琼中县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沈阳农业大学育成两个品种——优质广适型超级稻“沈农6014”和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沈农606”,测定结果表明, 这两个超级稻品种,实际亩产量分别达到810.6kg和821.23kg。黑龙江农科院育成超级稻新品种“龙粳14号”,测产结果表明,平均产量达到亩产710kg,填补了黑龙江省超级稻品种的空白。 (中国农业信息网)  相似文献   

7.
松粳9号超级稻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经多年的试验推广,该品种具有优质、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产量表现突出,产量达到了寒地早粳的超级稻水平,2005年推广面积超过6.7万hm^2。  相似文献   

8.
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以培矮64s、 108s、 N422s、 LS2s等4个两系不育系为母本, 以韩国籼、 中国南方的早中 籼(简称中国籼)、 东北粳(分东北普通粳和粳杂恢复系)、 华北粳、 非洲粳、 美国粳等6 个生态型的47个育成品种为父本, 按照NC-Ⅱ设计, 配制188个组合。 在所配的组合类型 中, N422s/中国籼单株粒重最高, 其次是N422s/韩国籼、 培矮64  相似文献   

9.
利用SNP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分为籼、粳2个亚种,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本研究利用3000份水稻种质资源信息,通过计算约200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的SNP-index值,进行籼粳特异SNP位点筛选,最终得到4084个籼粳特异SNP位点(4k-SNP);同时确定以籼粳指数作为水稻品种籼粳鉴定的指标。研究进一步采用大规模简单随机取样等统计分析方法对籼粳特异位点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将4k-SNP精简至40个SNP位点(40-SNP),用于水稻籼粳鉴定。为了验证40-SNP的籼粳鉴定效果,本研究一方面利用水稻生产上推广的82份选育品种,对40-SNP籼粳鉴定结果与4k-SNP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0-SNP与4k-SNP得出的粳型指数非常接近,相关系数为0.99;另一方面利用全球6类型(indica、aus、rayada、aromatic、tropicaljaponica、temperatejaponica)水稻品种共49份材料,对40-SNP籼粳鉴定...  相似文献   

10.
用7个水稻品系分别与籼、粳测验品种测交,配组合60个。结果表明:“11509”与籼型测验品种的杂种F_1结实率均值为77.0%,与粳型测验品种的杂种F_1结实率均值为74.6%,其结实率不受品种的影响,具有广谱广亲和性。  相似文献   

11.
粳稻型水稻新品种辽粳212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寒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是大穗、优质型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稻[2012]264号。  相似文献   

12.
于中国 《种子》2007,26(11):97-98
祥育三号水稻品种是我所育出的第二个粳型水稻品种,原代号祥丰751,现名祥育三号。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优质高产,在产量、米质、抗病方面都比较好。1选育经过1991年,在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庄粳1号品种为母本、丹繁4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1992年到2001年经过10年进代,分离出一批株系,在2002年从代号13-23品系中选出了祥丰751株系,并基本稳定。经过2003~2004年在本所品系正规(3次重复)试验及生产示范表现好。2产量表现2.1祥育三号在辽宁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2005年初试平均单产472.68kg/667m2,比对照中辽9052(438.…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国内外早期关于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的关键突破,简要概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和分类,统计了近50年来我国育成审定的各类不育系及对应的杂交种数量,认为水稻亚种内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遭遇“天花板”效应,指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即籼粳交杂交种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籼粳交杂交种基于母本的不同有“粳母籼父”和“籼母粳父”两种模式,“三系法”BT型“粳母籼父”模式已由宁波市农业科学院率先突破,“籼母粳父”模式及其他“粳母籼父”模式基本上属于空白,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龙粳14号于2005年3月审定推广,具有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瘟性强、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验收,连片种植8hm^2,实收733.36m^2产量达到10638.0kg/hm^2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2.2万hm^2,增创社会经济效益11.6亿元,200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贾良 《中国种业》2017,(4):73-74
甬优538是宁波市种子公司育成的单季籼粳杂交稻,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至今一直是浙江省主导品种,2015年被农业部确认为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该品种2014-2016年在嘉兴市秀洲区推广种植,表现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倒性好,丰产性好。现已成为秀洲区杂交稻第一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杂种不育性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由此对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原因、细胞学基础及两种主要基因遗传模式进行了总结,并详细综述了利用“亲和基因”克服籼粳杂种不育性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学说-广亲和基因和特异亲和基因分子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两“亲和基因”共同利用的初步设想:将聚合了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与聚合了不同广亲和基因(中性亲和基因的广亲和力强、亲和谱广泛的粳型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选育出聚合不同广亲和基因和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再与籼稻品种杂交,真正实现直接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程氏指数法研究的结果表明:95个籼粳杂交育成水稻品种均划入粳型或偏粳型;6项亚种特征性状中穗壳色、酚反应、稃毛、叶毛及籽粒长宽比全部或大多表现典型粳型特性,少量为中间型或偏向籼型,穗节长表现中间类型最多,极少数为籼型和粳型;籼粳杂交F1和育成品种的程氏指数和亚种特征性状与经济性状关系不密切,而F2的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黑粳15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龙交08-2105为母本、上育397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极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适宜黑龙江省活动积温≥2050℃以上稻区种植。简要叙述了黑粳1518品种选育的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对品种的种植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北方粳型超级稻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秋光和辽粳294作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各个品种的根冠比、单位地上部分所具有的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运转与分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对照品种秋光和辽粳294叶片伸展速度较快,后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出现早衰的现象;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生育前期根冠比大,生育后期有较高叶面积指数,根系发达,没有出现根系冗长,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中等,可以充分利用生育后期的光能资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干物质,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松粳1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1999年以松97-98为母本,东农V4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决选后暂定名松06-308,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进入生产试验,同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松粳15。2012年9月24日通过农业部专家组的现场鉴评和验收,2013年2月15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