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梁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辽宁省最先推广种植以ATx622为母本的杂交高粱产区营口,发现了高粱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uhn) Langdon & Full.)新的生理小种,定名为3号小种。此小种的致病力与1、2号小种显著不同。3号小种能侵染1、2号小种不能侵染的ATx622和BTx622,并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鉴别寄主为ATx622,BTx622,ATx623和BTx623。 相似文献
2.
高粮丝黑穗菌厚垣孢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生理后熟不足,温湿度对生理后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32-35℃高温和湿润环境里处理30天后,就能完成厚垣孢子生理后熟的发育阶段,使孢子发芽率从10%左右提高到60-90%。在20℃时孢子发芽率虽略有提高,但远不如高温处理的效果好。湿润处理远比干燥处理的发芽率高。电灯光对厚垣孢子的生理后熟以及阳光对厚垣孢子发芽,均无刺激或抑制作用。在35℃和20℃下连续处理110天后,发芽率均一致表现下降,190天后降到5%左右。蔗糖、木糖、棉子糖有利于厚垣孢子发芽。葡萄糖、山梨糖、果糖、半乳糖效果不明显。马粪浸液或添加高粮芽组织,都无刺激作用。厚垣孢子发芽要求的pH范围不严,过酸(pH 3.4)可抑制发芽,但过碱(pH10.0)并无影响,pH 4.4-10.0均适于发芽。 相似文献
3.
4.
一、发生动态据1949~1989年统计资料分析,自1949~1963年河北省小麦黑穗(粉)病常年发生面积700万亩左右。小麦散黑穗病穗率一般1~3%,高的10%以上;小麦秆黑粉病株率一般5~20%,严重地块达60~80%。经过大力推广石家庄407、石家庄54、丰产5号、农大187等品种,以及推广赛力散,西力生等药剂拌种,到1964年基本控制了小麦黑穗(粉)病的危害。随着汞制剂禁用和药剂拌种面积减少,70年代初小麦黑穗(粉)病再度回升,1973~1979年发生面积在近400万亩。进入80年代,每年都有局部地区流行成灾,1981~1983年,每 相似文献
5.
胡杨内生真菌曲霉(Aspergillus sp.)链格孢(Altrnaria sp.)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接种法,对胡杨内生真菌曲霉(Aspergillus sp.)和链格孢(Alternaria sp.)在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培养基及糖质量浓度下进行了生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和孢子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曲霉(Aspergillus sp.)pH 5~6时生长良好,而链格孢(Alternaria sp.)pH为4~5时菌株生长良好,两种菌株均以蔗糖为主要碳源;菌丝干质量与培养基质量浓度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1953—1955年在晋南、北京等地对麦园蜘蛛及麦长腿蜘蛛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明确两种麦蜘蛛一年中:秋季密度最大时期为11月上、中旬。春季密度最大的时期,麦园蜘蛛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麦长腿蜘蛛在5月上旬前后。两种麦蜘蛛均以滞育卵越夏。直至10月中旬,越夏卵始孵化,孵化最盛在11月上旬,此时幼、若虫出现最多,若进行防治可基本上防止以后的猖獗。根据结果分析,估计麦园蜘蛛每年发生2—3代,麦长腿蜘蛛发生3—4代。室内饲育初步观察麦园蜘蛛一世代(从卵到产卵)历时平均约57.8天;麦长腿蜘蛛为32.1天。两种麦蜘蛛都是单性生殖。麦长腿蜘蛛的滞育卵,具多年滞育习性,初步观察有些卵能在土中生活两年。两种麦蜘蛛的分布和猖獗都受湿度的影响,主要猖獗为害地区麦长腿蜘蛛在黄河以北的旱地;麦园蜘蛛在黄淮地区的水浇地或低洼地。耕作栽培对麦蜘蛛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连作对两种麦蜘蛛发生有利;深耕能将卵翻至深土之下,可以减少发生;晚播影响麦蜘蛛孵化后的食料。因此,合理轮作、深耕和适当晚播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8.
采用RAPD技术对分离自河南省各地的43株小麦黑胚病优势病原菌(Alternaria spp.)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51条清晰的DNA条带,所扩增出的DNA条带均为多态带,说明河南省小麦黑胚病菌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软件进行了病原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黑胚病菌主要有2个种,即Alternaria alternata和A. tenuissima,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62~0.92。来自同一个地区的小麦黑胚病菌菌株基本上聚在了一起,表现出很近的亲缘关系,来自不同地区之间的菌株也可以交叉聚类。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形态学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甲基硫菌灵混配对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1、B2、B6、B8与低毒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混配后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浓度为0.001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达到78.21%~80.93%。较生防菌单独处理,混配的抑制率提高了43%~54%;较单独使用甲基硫菌灵,抑制率提高了14%~19%。当浓度为0.0005mg/mL时混配作用的抑制率为71.21%~68.48%,较生防菌单独作用,混配的抑制率提高了31%~44%;较甲基硫菌灵单独作用抑制率提高了12%~19%。当浓度继续降低后,4种生防菌分别和甲基硫菌灵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与仅使用4种生防菌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但较甲基硫菌灵单独作用抑制率提高27%。说明甲基硫菌灵在浓度为0.001、0.0005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两者协同作用增强了抑制效果,对茄腐镰孢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幼苗分器官涂抹接种的方法,对玉米两个高感自交系进行了丝黑穗病菌侵染部位的精确测定。三年结果一致表明,侵染以胚芽为主,根为次要。在胚芽上,中胚轴的侵染高于胚芽鞘。在根系中,各种根均能侵染,其中以胚根的感染度稍高,但各种不定根和侧根的数量众多,因此在侵染上仍占相当比重。分生区为各器官的有效侵染点,中胚轴的分生区在紧邻胚芽鞘节下,胚芽鞘和中胚轴的相继反复感染,可以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出土前的幼龄植株为主要感染阶段,因而决定根系在总体侵染中不居主要地位。扩大对不同抗性的四个自交系和四个单交种作进一步的测定表明,主要侵染器官及其主次关系在不同品种上基本保持与上述高感自交系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9~1982年鉴定出19个免疫高粱品种,2个免疫恢复系,4个免疫和1个高抗不育系,其中Tx622A免疫不育系的抗病性似为显性。用Tx622A免疫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种Tx622A×4003、Tx622A×晋辐1、Tx622A×298/4003、Tx622A×锦恢75为免疫杂交种,Tx622A×208为高抗杂交种,Tx622A×白平为抗病杂交种。1981~1983年用以上抗病高产杂交种进行了20多万亩的防治示范,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均极为显著,由92~100%,平均99.0%,增产粮食1000多万斤。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条件与栽培防病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寄主的适宜土壤温度范围为20~30℃,最高限点为35℃,最低为10℃左右。播种期与发病关系决定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速度与病菌侵染机会的多少。在吉林省的气象条件下,适期播种发病率高,早播和晚播的病株率较低。催芽播种和育苗移栽能减轻为害。种子带菌虽可传病,但侵染率不高。土壤带菌是主要传病途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三年。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是病菌丧失致病力的原因之一。此外,植物幼芽与幼根的渗出物促进厚垣孢子萌发,如遇不到寄主则丧失生命力。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及连续拔除病株是有效的栽培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麦条锈病菌的生理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麦条锈病主要由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引起,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对西藏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进行扩充改进,初步建立了一套在我国较为适用的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由7个品种组成:喜马拉6号、矮秆齐、早熟3号、永1394、永802、科品2号、辉县红(小麦)。这套鉴别寄主可清楚地将大麦专化型和小麦专化型区分开;并将采自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和河南5省区的40个大麦专化型菌系区分为4个毒性类型。以毒性中等的大麦型1号和毒性较弱的大麦型2号分布较广,大麦型3号和大麦型4号则只见于西藏的标样中。 相似文献
16.
高粱、玉米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旱粮作物,而丝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的重要病害,众所周知,轮作是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粱、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属同一个种,因此,二者能否相互侵染,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两种作物能否轮种,成为亟待明确的问题。据1927年.1940年.E 研究结果,认为高粱、玉米上的丝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情检查,一般是在乳熟期进行;玉米是高秆大株作物,每亩留苗仅有二千多株,因此进行玉米对丝黑穗病抗病性的鉴定,用地面积大,需要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很不经济。为了寻找经济、快速的抗病性鉴定方法,作者于1981~1982年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