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攀枝花市凤凰木衰退病发生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为诱发因子(predisposing factors),如空气污染严重、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土壤粘重板结、土壤瘠薄等恶劣环境因素.激化因子(Inciting factors),受干旱严重重复发生的胁迫、霜冻及凤凰木夜蛾(Pericyma cruegeri)、尺蠖(Buzura suppresaria)等食叶害虫的年年严重危害.促进因子(Contributing factors)受凤凰木根腐病、端齿材小蠹(Xyleborus  相似文献   

2.
钙镁和覆盖对澳洲坚果生长、产量及衰退的影响D.J.Firth等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树的衰退是一种严重的失调症,造成减产、生势衰落和树冠密度减小,这种症状通常只出现在10年生以上的结果树。衰退一般发生在土壤贫瘠的果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州市5个公园种植的凤凰木Delonix regia进行物候观测,研究分析了凤凰木的周年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芽、叶、花、果等物候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广州地区凤凰木物候观测与灌溉、施肥、修剪、种植、养护应用的对应关系,为广州及其他地区的凤凰木日常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广东省重要景观树种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为景观林病虫害的防治和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提供依据。2011—2014年,通过普查和设置样地调查,对广东省37种常用景观树木的病虫发生种类及为害严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植物造成危害的害虫92种,病害22种,其中食叶害虫57种,刺吸式害虫23种,钻蛀害虫7种,地下害虫5种。根据病虫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对病虫害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凤凰木夜蛾(Pericyma cruegri)、双线盗毒蛾(Porthesia scintillans)、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等22种害虫易暴发成灾,对景观树木产生严重为害,需进一步开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黄土半干旱区的主要经济树种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核桃苗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蒸腾速率与外界因子(光照和水分)和内部因子(叶水势和气孔阻力)之间的关系,建立蒸腾速率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临近15%时,蒸腾速率主要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因此,可考虑在此范围对蒸腾速率进行调控,以提高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行道绿化树种凤凰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厦门市行道绿化树凤凰木的生长状况,并拟合了树高(H)与年龄(Y)的最优模型,H=(-35.652+9.003Y)/Y,胸径D1,3)与年龄(Y)的最优模型:D1,3=(-316.647+48.462Y)/Y。结果表明,凤凰木行道绿化树在夏季具有降温增湿的小气候效应,凤凰木对台风的抗逆性强而且抗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半干旱地区干草原地带天然灌木半灌木树种优若黎(Eurotiace-ratoidesL.)和小叶绵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L.)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叶片扩散阻力、环境因子及叶水势的日进程,并按照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估算了土壤、植物、大气水势梯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八年调查分析得知,刺槐烂皮病的发生与雨季高温、多雨、大风、光照不良等气象因素有关,降雨量是主导因子;萌生林、纯林、郁闭度0.8以上及受害虫危害的林分发病严重;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发病情况明显不同,以土壤通透性差、易积水的山坡及阴坡风口处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9.
凤凰木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凤凰木被广泛的引种于我国华南地区,是良好的庭院观赏树种和行道树种,随着近几年的广泛种植,其病虫害的发生日益严重。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凤凰木白纹羽病、枝干溃疡病、根腐病等主要病害以及凤凰木夜蛾、油桐尺蛾、银纹淡黄粉蝶等主要虫害的发生概况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更好地开展凤凰木植物防治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八年调查分析得知,刺槐烂皮病的发生与雨季高温,多雨,大风,光照不良等气象因素有关,降雨量是主导因子;萌生林,纯林,郁闭度0.8以上及受害虫危害的林分发病严重;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发病情况明显不同,以土壤通透性差,易积水的山坡及阴坡风口处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林业害虫记录(二)——凤凰木夜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木夜蛾Pericyma eruegri(Butler)属夜蛾枓Noctuidae,裳夜蛾亚科Catocalinae,同纹夜蛾属Pericyma。寄主凤凰木△、华楹△。分布海南岛的海口市△、乐东(尖峰岭)△、琼山△、文昌、广州、湛江;澳州、南太平洋渚岛屿。为害程度 +++ 为害情况在湛江、海南岛等地,历年来常发生凤凰木夜蛾的严重灾害。以尖峰岭为例,1960年营造的凤凰木行道树,先后于1963、1965、1967年发生过三次虫灾,其中65年的一次,就有60%的植株,树叶被吃掉2/3以上,由于虫害重,这一重要的绿化树种,作为行  相似文献   

12.
国槐衰退病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肥市国槐衰退和枯死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造成国槐衰退、枯死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树木衰退病。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诱发因素——土壤板结或透气性差、土壤污染(轻微)、根系裸露或深埋、树龄较大、枝梢害虫危害等;2激化因素——食叶害虫、土壤污染(中度)、机械损伤、干旱和积水等;3促进因素——腐烂和溃疡病菌、腐朽菌、蛀干害虫危害等。该研究结果为国槐衰退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城市其他树木衰退或枯死原因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脐橙炭疽病发生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调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橙炭疽病首次在吉州区林业局果木试验场和兴桥镇长岭果园发现,对脐橙危害极大。该病主要危害脐橙的花、叶、枝、果。脐橙受害后,会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枝干开裂,树势衰退,蒂枯落果,轻则影响果株生长发育,重则会造成秃株,甚至整株死亡。本文报道该病的症状、生物学特性、发生及其与气候、土壤、肥料、林龄及栽植方法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提出对该病的防治意见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红松胸高断面积生长随树龄的变化规律,探究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理解树龄、环境因子和功能性状在树木生长和经营中的重要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不同树龄(16~285年)红松样树65株,采用胸高断面积生长率(BAGR)表征树木径向生长,测定树木所处的环境因子(光照强度、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土壤pH)和功能性状(叶、枝、根性状),探究红松胸高断面积生长随树龄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红松BAGR随树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树龄小于220年时BAGR随树龄增加而增大,大于220年时BAGR随树龄增加而减小;2)树龄、光照强度和土壤pH对红松幼龄树(16~100年)BAGR存在正向影响,比叶面积对幼龄树BAGR存在负向影响;3)土壤氮含量和木质密度对红松中龄树(100~220年)BAGR存在显著负向影响;4)树龄显著抑制红松老龄树(大于220年)胸高断面积生长,根氮含量及多年生针叶单位质量氮和磷含量促进老龄树胸高断面积生长,且根氮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树龄、环境因子和功能性状共同驱动红松径向生长,影响效果随树龄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的雄性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的雄性不育属于无花粉型。不育株叶色较正常可育株深绿,有曲枝现象,小孢子叶球“簇”苞片较早松开,小跑子囊也较早露出。雄性败育发生在孢原细胞到四分体时期。同一小孢子叶球上的小孢子发生和发育不一致。不育株输导组织结构的异常、小孢子囊壁中层细胞的增生和绒毡层过早解体及囊外的包被结构,是导致其败育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6.
用城市污水回用水灌溉园林植物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二、三级城市污水回用水浇灌园林植物,经测试植物的生长状况、种子质量、主要生理指标及土壤因子等,与对照(用自来水浇灌)比较,粮、枝、叶、呆均属正常;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无显著影响;回用水水质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没有造成土壤污染,或降低土壤肥力。在园林植物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关中东部枣叶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叶瘿蚊(DasineuradatifoliaJiang)属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dae),俗称枣蛆、卷叶蛆、枣芽蛆。该虫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等各个枣区。1 发生危害该虫在陕西关中东部每年发生5~6代,以幼虫危害尚未完全展开的幼叶嫩芽。受害嫩叶呈浅红色或紫红色肿皱的筒状,不能伸展,质硬而脆,最后变黑枯萎脱落,一卷叶内常有数头甚至10余头幼虫。此虫第1代发生时正值枣树发芽展叶期,危害严重时,则影响结果枝抽生、展叶和开花结果。一般幼树、矮树和苗龄较大树、高树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湘西北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人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7种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群落土壤饱和贮水量与最大吸持贮水量均高于荒草灌丛群落,表明森林植被能较好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持水能力;2)通用经验方程对各种植被类型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最好,Kostiakov方程次之,Horton方程最差;3)毛竹杉木混交林群落土壤初渗率(17.10mm·min^-1)和平均入渗率(7.42mm·min^-1)最大,杉木人工林稳渗率(11.51mm·min^-1)最高,油桐人工林初渗率(4.93mm·min^-1)稳渗率(0.52mm·min^-1)和平均入渗率(1.23mm·min^-1)均最小;4)坡位对土壤人渗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杜仲人工林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马尾松天然林、润楠次生林及荒草灌丛群落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以下坡最高,上坡最低,杉木人工林和毛竹杉木混交林则以上坡最高,中坡最低,油桐人工林以中坡最高,上坡最低;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与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状况密切相关,并受林分结构、植物群落生物量、海拔、坡度及坡位因子的制约,而坡向、草层盖度、土壤密度的作用较小;6)通过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的主导因子方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编号0369号古银杏(Ginkgo biloba)芽、叶、分支等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此古银杏进入了衰退阶段,外圈总体长势不良。从土壤表层污染物清理、腐烂部位的清理、除菌、除虫、土壤改良和水位控制等方面提出古银杏的复壮与保护措施,并对古银杏的复壮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在广东省广从公路从化温泉段两侧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种植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黎蒴(Castanopsis fiss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4种阔叶树。造林后调查树种保存率、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树冠生长。结果表明:2a生时,枫香、山杜英、凤凰木的造林保存率均超过96%,黎蒴相对较低,为94.4%;3a生时,3个生长性状在树种间与种植坡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树种生长快慢次序为黎蒴〉山杜英〉枫香〉凤凰木,生长最快的在山坡下部,其次是山坡中部,最慢是山坡上部。黎蒴、山杜英和枫香主干清晰,树形和叶色美观,是适宜的景观树种;凤凰木丛生现象突出,树形不佳,不宜种植在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