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中低产地块进行不同施肥方法的田间试验,探讨施肥对中低产田中小麦产量及成产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结合,氮、磷、钾按需配比平衡施加,可增加亩穗数,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和粒重的提高,是中低产田小麦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从品种选择、施肥、耕作、水分管理等几方面,对濮阳市中低产小麦生产提出了综合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汝南县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9.27万hm2,人口80.6万人,常年种植小麦8万hm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品种及化肥的推广应用,汝南县小麦产量已由中低产过渡到中高产,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出现了增幅逐渐减小的现象,这一情况虽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但施肥不科学是影响产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和广大群众交谈,发现汝南县小麦施肥存在很多问题。一、小麦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中低产小麦单产的营养生理基础是增加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和合理分配,大量研究表明,这可通过提高土壤地力和施用氮磷钾肥加以实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中低产小麦的作用,为小麦中低产田配方施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与经过试验于1991、1992年在金坛县后阳乡培丰村进行.采用小区试验,前茬晚粳稻.处理设3个用氮水平,每个用氮水平有氮磷钾3种比例(表1)、小区面积13.3m~2,收获面积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低产麦田实现产量提升的施肥需求,试验研究对应的增产技术,以解决制约小麦生产的土壤地力问题。试验表明,施用总量为籽粒带出量(每公顷折N 187.5-P 112.5-K 3.75)化肥的处理产量整体最高。  相似文献   

6.
小麦中后期叶面喷肥的作用与适宜的肥料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北地区小麦生产在由中低产向高产转变的过程中,在肥料运筹上普遍存在着:“1个不足、3个失调。”的问题,即肥料投入明显不足,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失调,氮、磷、钾、微肥比例失调,基肥追肥比例失调,从而限制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施肥技术的不断完善,叶面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省不同类型中低产麦区限制小麦稳产增产的旱、瘠、沙、湿、晚等障碍因素,于苏南、苏中、淮北分别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应于不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稳产增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包括:中低产土壤配方施肥与土壤培肥技术,根据小麦吸肥特点,明确氮磷钾配比以1:0.3:0.34或1:0.45:0.51较为经济合理,麦田覆盖稻草和施用红江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晚稻晚麦区全苗壮苗应变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如何打破高产灌区粮食大面积亩产在800kg左右徘徊的局面,已成为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根据高产灌区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和“重麦轻秋”、“小麦重底肥、轻追肥”的施肥习惯,从小麦、玉米的需肥特点方面,分析了近年粮食产量徘徊的部分原因。认为玉米高产潜力得不到进一步发挥的主要原因在于“吃不饱”;小麦由于前期供肥过多,分蘖多,往往因群体过大,后期易发生病害和倒伏,从而影响了粒数和粒重的提高,形成了小麦的“高产长相,中低产收成”。据此,初步提出了,“玉米偏重施肥,小麦不施  相似文献   

9.
氮磷肥施用时期和数量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树贵  李强  张强  付玲 《农技服务》2010,27(6):717-718
2007~2008年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安排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时期对弱筋小麦郑麦00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豫南中低产水平条件下,施纯氮180~240kg/hm2,过磷酸钙750~1050kg/hm2,可获得优质、高产,在施纯氮240kg/hm2的水平下,采取全底施肥效果最好。在小麦灌浆期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既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又能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且末县三次土壤调查结果,提出今后且末县施肥的四点建议:一是按土壤养分进行配方施肥;二是调整氮肥传统的施肥模式;三是改变肥料投入结构;四是中低产改造改良.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全程地膜覆盖栽培(以下简称地膜小麦)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和抗旱节水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旱地小麦干旱缺水和两熟制地区积温不足等问题,是小麦由中低产变中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滴灌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常规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和滴灌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了滴灌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富年 《农技服务》2008,25(2):72-72
探讨了桐城市中低产土壤的低产原因,提出了以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紫云英种植和合理施肥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了十堰市中低产田小麦增产的一些技术问题,探讨了十堰市中低产小麦田增产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砂姜黑土小麦生产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砂姜黑土是一种僵黏瘦瘠,易涝、渍、干旱的中低产土壤。通过对漯河小麦综合试验站5个示范县砂姜黑土地小麦生产的调研,分析当前砂姜黑土小麦生产现状,研究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以为当地的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本课题系安徽省科委1981年下达的省重点研究项目,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三年来,经过36个科研、示范,推广部门组成的协作组共同势力,针对当前淮北大面积小麦生产低而不稳的实际,通过宏观调查与微观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六项研究成果。即:研究肯定了“化肥起步,氮磷配合”是淮北大面积中低产地区小麦增产的一条正确途径;土壤基础肥力和化肥对小麦产量的作用;无机氮磷化肥的施用技术及其对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小麦播期范围及其对小麦形态指标和产量结构的影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种植密度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初步组装淮北地区小麦低耗稳产300公斤栽培模式。其中探明中低产小麦栽培的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研究氮磷钾肥滴灌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讨论了滴灌施肥对于抑制玉米减产以及肥料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凤台县从2005年秋种开始开展了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为内容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2005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只有270.1 kg,属中低产水平,实行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以来,通过增加生产投入和推广稻茬麦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肥料网点试验无肥区玉米产量为依据,对吉林省旱田土壤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土壤无肥区玉米产量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冲积土、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淡黑钙土、风沙土。且各类土壤中均有中低产地块。造成中低产土壤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养分缺乏,其次是部分土壤存在障碍因素。在其利用上,应抓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就大部分中低产土壤来说,只要科学施肥,即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试验,明确各个不同施肥单元对小麦优化施肥数量,获取土壤供肥能力以及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获取小麦养分吸收量以及施肥利用率等多项参数。建立小麦施肥模型结构,为广大小麦种植技术人员提供更为完善的配方施肥数据,提高小麦整体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