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主要介绍了"十一五"以来,房山区累计治理小流域51条,提高了471km2土地的治理标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房山区实现了水源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和管理经验进行了概述.下一步工作中,房山区将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布局,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各项措施持续发挥效益.提升科技水平,开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水土流失是最主要的、最直接的污染源,而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结合思茅河盆地流域建设的实际,从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划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构筑、流域"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流域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清洁型流域监测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云南思茅河盆地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的技术措施体系,以期指导思茅河盆地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  相似文献   

3.
谢家沟小流域为藉河示范区二期项目重点治理小流域,该流域紧紧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坚持走"综合治理夯基础,产业开发增效益"的路子,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产业开发,创新机制,多方参与,4年共新增治理面积12.18 km~2,其中:新修梯田576.44 hm~2,栽植水保林269.33 hm~2,发展优质果园363.82 hm~2,种草8.25 hm~2,配套道路31.8 km,渠道14.9 km,建成淤地坝1座,修建谷坊、沟头防护680道。通过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小流域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柳河流域辽宁省彰武县项目区上河小流域地处彰武县东部丘陵区。长期以来,受气候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2309t/(km2·a),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粮食产量不断下滑,加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截止2009年统计,人均年收入仅为5547元。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另一危害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蓄水保土能力不断下降。目前,上河小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6.0km2,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有较大比例。要彻底减少上河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多年来彰武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益和丰富的治理经验,所有这些,都能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综合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等多种治理手段及技术,最终实现小流域内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BSPT技术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流域治理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治理技术体系,该研究以巢湖派河支流斑鸠堰河小流域为例,将BSPT这一治理技术理念用于该小流域治理中,最终实现斑鸠堰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目标,应用实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堡小流域的总土地面积35.3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2.1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1%。总结了该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分析了流域治理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在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中,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效果与地位越来越高。利用流域内的资源优势,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土地与资源的开发,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从而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达到促进人民富裕的目的。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对相关对策措施进行落实,这样才能促进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效果,使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得到提高。本文对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望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流域组成,小流域生态综合整治是整个区域生态综合整治体系单位工程。龙滩流域通过重点治理,形成了以水平梯田为主体、以沟道治理为重点、林草植物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改变了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整个体系的治理措施在空间配置上合理、经济技术上可行,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流域侵蚀模数由4 309.13 t/km2·a下降到2 916.78 t/km2·a,下降了32.31%。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着沿海的生态环境安全。对海口市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得出共有植物种12种,分属10科12属,其中,人工林群落本土红树植物:红海榄、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和白骨壤;人工群落外来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拉关木;半人工群落半红树植物有黄槿、海杧果、玉蕊和阔苞菊等也有分布。五源河红树植物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长发育成单层群落,林下植被主要铺地黍、鱼藤、蕹菜等。以此次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与红树植物群落现状的调查能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与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着沿海的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对海口市五源河湿地公园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2种,分属10科12属,其中人工林群落本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秋茄树、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和白骨壤,人工群落外来种红树植物有无瓣海桑、拉关木,半人工群落半红树植物有黄槿、海杧果、玉蕊和阔苞菊等;五源河红树植物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长发育成单层群落,林下植被主要有铺地黍、鱼藤、蕹菜等。此次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与红树植物群落现状的调查,可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索;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明显,但经济仍不太发达,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建设生态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海南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云南正处在从起飞迈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退化与退化生态学、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解决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必须将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进行生态整治。  相似文献   

14.
论"三生态"     
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合称“三生态”.“三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表征以人为本,人类回归自然,它完整的表述了当今社会进步发展的方式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为了拯救正在不断退化的生态系统,必须使游客认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的生态权利和必须履行的生态义务。首先从游客的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的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游客应享有的生态权利和必须履行的生态义务,概括了保证游客享有生态权利和履行生态义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游客的生态权力和生态义务是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统一体。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也没有脱离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生态监测及其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一个新发展,是生态预警的技术保证和数据来源。对生态监测的发展概况、监测对象、分类、指标体系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生态监测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新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86-2387
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除了要把握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主要特点、建设模式外,还必须注重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来挖掘生态农业的丰富内涵,分析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塞罕坝机械林场自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历时17a,连续开展了2期工程建设,沙尘强度和频率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弱和降低势头,工程区内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但是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针对塞罕坝京津风沙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