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冬小麦灌浆期^14C的同化,分配与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载条件下,利用氮肥和改变源库比的方法,研究了籽粒形成期2个冬小麦品种的^14CO2同化及同化物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莱州953的CO2同化能力显著高于鲁麦14,但后者^14C光全产物徊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高,茎叶中残留比例较小。支穗1/3以减少籽粒库容后,莱州953的^14C同化受影响较小,而鲁麦14的^14CO2同化量则显著上升。开花期增施氮素能继续提高莱州953的CO2同化能力,但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2.
高温胁迫对冬小麦灌浆期物质运输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4C饲喂旗叶为方法,研究了高温胁迫(持续变温及控制高温)对冬小麦灌浆期物质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影响旗叶光和性能并影响光和产物的输出与向库器官的分配,减少籽粒和韧皮都汁液中蔗糖的含量,改变14C同化物的输出动态,导致灌浆强度和千粒重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14C示踪活体动力学和离体测量方法,探讨小麦旗叶碳同化产物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运输分配情况和化学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旗叶同化物活跃输出时间为饲喂后1.5d内,^14C同化物输出百分率随饲喂后时间的变化动态,在灌浆前期可拟合为对数方程,而灌浆后期可拟合为直线方程。土壤欠水处理加快了灌浆后期同化物输出,影响同化物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比例,其中向根系的分配明显增加。系统化控缓和了欠水的影响,显著缩短了^14C同化物输出半时,促进了同化物输出。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稻始穗期追氮钾肥对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表明,将占总量1/3左右的氮。钾肥在始穗期施用,可促进两系杂交稻N31S/P40^14C-光合同化物从剑叶的输出和向稻穗的分配,尤其是灌浆中后期向穗下部枝梗籽粒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以秦美猕猴桃4a生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生成的^14C-同化物的贮藏动态及再利用规律。结果表明,新梢迅速生长期期和缓长期生成的^14C-同化物主要在地上部,新梢第2次生长高峰期和采果后生成的^14C-同化物主要 根部贮藏。  相似文献   

6.
用^14C示踪法研究了黄花菜碳素同化物周年运转、贮藏、再利用的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苗期叶的同化能力最强,自留量最大。苔期叶的同化能力有所下降,自留量减少,花苔逐渐成为生长中心和养分输入中心,植株从营养生长过度到生殖生长。蕾期叶的自留量大幅度减少,花蕾竞争势强大,取代了花苔,成为养分输入中心,这是获得产量的关键时期,营养贮存和秋苗期,同化产物输出部分主要向肉质根中分配,休眠期肉质根中碳素营养  相似文献   

7.
应用~(14)C示踪技术测定三个籽粒饱满度不同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籽粒饱满度与品种的净光合率、光合持续期和同化物在籽粒中的分配率有关;光合作用后30分钟测定,~(14)C同化物的分配,叶片最高,叶鞘其次,麦穗再次,茎中最低;开花期~(14)C同化物在成熟麦穗中的分配,约占引入量的25—32%,灌浆期~(14)C同化物在成熟麦穗中的分配,对籽粒饱满的两个品种,占引入量的50%以上,而籽粒不饱满的品种,分配率还不到30%。  相似文献   

8.
利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网纹^4甜瓜在生育期间^14C同化产物源一库关系。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内,不同叶位引入^14C,同化产物以生长旺盛的器官及部位为输入中心,源叶输出^14C光合产物的比率则以中位叶喂入者居高,上位叶和下位叶次之,座果期,去顶摘心后,同化产物都向子蔓运输果实则成为同化产物的输入中心,其分配率高达95%以上,表明座果期同化产物运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它部位同化产物的分配比率因  相似文献   

9.
棉花叶枝叶与果枝叶14C同化物的转运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4C示踪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叶楠同化产物的转驼速率相当于果枝,但其转运量明显高于果枝。标记叶枝^14C同化物的再分配结果表明,分配到果枝蕾铃部分的光合产物相当于标记叶枝蕾铃的30.05%;标记果枝^14C同化产物再分配结果,分配到叶枝蕾铃部分只相当于标记到果枝蕾铃的0.93%。  相似文献   

10.
鄂棉14,鄂棉16及鄂荆1号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14C示踪方法对鄂棉14、鄂棉16及鄂荆1号三个棉花品种叶片的光合速率及^14C-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是:苗期、蕾期鄂荆1号光合能力最强,鄂棉14次之,鄂棉16最弱,铃期鄂棉16与鄂荆1号的光合能力相接近;铃期^14c-光俣产物分配到生殖器官的量,鄂荆1号占总输出的34.07%,鄂棉16占32.53%,鄂棉14占25.51%;鄂棉14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较鄂棉16及鄂荆1号迟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灌浆期14C的同化、分配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 ,利用氮肥和改变源库比的方法 ,研究了籽粒形成期 2个冬小麦品种的 14 CO2 同化及同化物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 ,莱州 953的 CO2 同化能力显著高于鲁麦 14 ,但后者 14 C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高 ,茎叶中残留比例较小。去穗 1/ 3以减少籽粒库容后 ,莱州 953的 14 C同化受影响较小 ,而鲁麦 14的 14 CO2 同化量则显著上升。开花期增施氮素能继续提高莱州 953的 CO2 同化能力 ,但不能有效地增加鲁麦14 CO2 同化能力。14 C同化及其调节特征的品种间差异 ,应在栽培措施上有所考虑  相似文献   

12.
Both new plant type (NPT) and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rice (IHR) had large sink size (total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m2), however, poor grain filling limited their potential in the grain yield. Compared to the three-line indica hybrid of Shanyou 63 (CK), NPT and IHR showed higher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higher ratio of dry weight to spikelets (total dry wt./total number of spikelets) from heading to harvest. But both exhibited a low export percentage and transfer ratio of assimilates, low partitioning of 14C to grains from labeled flag leaves, low harvest indices and low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IAA content and activities of ATPase and starch synthase) of grains at early grainfilling stage.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grains at early filling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ort percentage and transfer ratio of assimilates, ripened-grain percentage and grain plumpness (r = 0.85 *- 0.95* * ). The source-sink ratio (dry matter wt./spikelet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pikelet) at head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grains (r = 0.84* - 0.97 * * ). It is suggested that low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grains at early filling stage is attributed to low source-sink ratio at heading, and the low sink activity weakens the ability to remobilize assimilates into grains, and leads to poor grain filling in NPT and IHR.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苹果组培苗14C-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节PEG(6000)溶液的渗透势模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条件,研究其对“红富士”苹果组培苗^14C-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使饲喂叶中^14C-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束时对照^14C-光合产物输出率为轻度胁迫(PEG渗透势为-0.75MPa)的1.42倍、中度胁迫(PEG渗透势为-1.5MPa)的3.41倍、重度胁迫(PEG渗透势为-2.5MPa)的10.18倍;且轻度和中度胁迫使叶片^14C-光合产物的输出在24h内分别达到48h的94.22%和93.95%,显著高于对照(55.65%),在时间上表现得更为集中。2)正常水分条件下,苹果叶片输出^14C-光合产物的89.43%运往地上部,仅10.57%运往根部,重度胁迫则使高达64.78%的^14C-光合产物运往地下部;地上部、特别是茎尖对光合产物的竞争能力(^14C-分配系数,K)由对照的3.42显著下降至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处理后的1.30~0.48,其对光合产物的竞争能力显著下降;而地下部、特别是细根^14C-分配系数由对照的0.16增加至0.82~1.26.其获取光合产物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以2a生海棠砧新红星苹果盆栽苗为试材,研究了物候对苹果体内碳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速长期叶片^14C同化物的库强和库活性最高,其次是当年生新档,主干和根系的库强和库活性相对较弱;从新梢速长期到营养贮备期,叶片^14C同化物的库强和库活性逐渐降低、其它器官或组织间的库强和库活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覆膜对小麦14C-储备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明覆膜对西北旱地小麦花前同化的14C-储备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方法】在小麦花前大约1周进行14CO2饲喂,在扬花和灌浆期对植株各部位的14C进行放射性测定。【结果】花前同化的14C在开花时约90%已储存在茎鞘和穗轴中,10%存留在叶片中;开花后两者都向籽粒转运。成熟时叶片的14C几乎都外运了,茎鞘和穗轴中还有大约65%的14C,籽粒中的14C分配率占30%~35%。覆膜小麦的14C向籽粒的转运比对照慢。另外,覆膜小麦的叶面积大,叶片衰老慢,同化能力强,干物质多,籽粒产量高。【结论】覆膜使小麦增产的原因在于使小麦中前期生长加快,后期衰老延缓,因而绿叶面积大,同化能力增强,最终使得同化的干物质总量大大增加,所以产量增加;但并不促进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分配。  相似文献   

16.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中优752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系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其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适宜施氮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和适度稀植都能提高粒叶比和库源增量比、降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衰退值,有利于源库协调。粒叶比和库源增量比与产量均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衰退值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肥、增加中后期的施氮比例及适度稀植能降低剑叶温度。抽穗期及抽穗后25 d剑叶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抽穗期剑叶温度与抽穗期的伤流强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小,冠层各部光的分布比较均匀(消光系数小); 在孕穗末期、抽穗后10 d和抽穗后30 d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及抽穗后10 d的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抽穗前茎鞘中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并能有效运转至籽粒。  相似文献   

18.
水稻灌浆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和FB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对早籼水稻籽粒中淀粉积累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的影响表明,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前期叶和籽粒中FBPase活性高,籽粒淀粉积累快,粒重增长快,但开花11d后叶和籽粒中FBPase活性锐减,淀粉积累趋于停止。适温条件下FBPase活性变化幅度不大,籽粒在开花20d后仍有少量淀粉积累,粒重较高温条件下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湘早籼24号对高温最敏感,高温条件下淀粉含量和粒重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剪3/4穗处理下,小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变化,揭示小麦叶片逆向衰老的生理表现。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随剪穗处理时间的延长,旗叶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低于倒二叶,而MDA质量摩尔浓度变化高于倒二叶,与各自对照相比,倒二叶与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及CAT活性在灌浆后期都保持较高水平,旗叶则降速较快。另外,剪穗处理导致小麦功能叶片可溶性糖大量积累。出现旗叶衰老早于倒二叶的现象。说明剪穗处理下,叶片同化物的过度积累可能是导致小麦叶片逆向衰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