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在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转移,母本于10月下旬直播,父母本行比采用1:3和1:4的情况下,制种群体表现的父本植株高大,父母本蕾花数之比为1:2到1:2.6,有利于授粉结实,制种的种子不育株率在10.6%~13.2%,制种产量达1000~1050kg/hm^2。  相似文献   

2.
油菜叶面喷施多效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菜五叶期至现蕾期叶面喷施多效唑具有较好的效应,降低株高17.6~22.2cm,单株有效枝数,有效角果数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4.4%~14.3%,喷施多效唑浓度为150×10-6。  相似文献   

3.
玉米姊妹系间杂种优势及不育化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不同材料各一个基本株自交产生的姊妹系及其姊妹种、以及由此配成的普通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的若干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利用早代姊妹种(S2或S3)进行制种,可以提高制种产量60%以上,有的材料S2代姊妹种的制种产量甚至成倍增加。不同材料相同世代的姊妹种间增产幅度不一。2)同一材料不同S2代姊妹种间增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其增产幅度为1526%~83.96%。扩大早代姊妹系间遗传变异的选择范围,可进一步发挥姊妹种高产制种的优势潜力。3)4个S2代姊妹种与对应姊妹系各自和彼此之间的产量配合力效应相一致,保证了改良单交的产量和整齐度与普通单交种相近。4)与不育胞质相结合,既可提高制种产量,又可确保种子质量,进一步拓宽改良单交种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根外追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三叶期和抽穗期使用2.4—D试验表明,三叶期喷施2.4—D(0.09mL/m^2),对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同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两年的平均结果,千粒重下降6.36%,产量降低1.37%。品质性状中,容重下降2.41%,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但沉降值变化明显。磷酸二氢钾与其混合喷施,可改善2.4—D单施时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不利影响,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1.17%、1.2%和1.7%,沉降值也比单施2.4—D有所提高。因此,在小麦三叶期喷施2.4—D时配合磷酸二氢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抽穗期叶面喷洒低浓度的2.4—D,小麦的千轻重、产量都有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有一定增加,其幅度分别为0.6%、1.7%,而沉降值下降1.7%。甲醇作为一种助剂单独喷施时对小麦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影响不明显,当与2.4—D结合进行叶面喷施时,产量可增加l.36%,最高为1.9%。在品质性状中,蛋白质、湿面筋以及沉降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化学药剂喷施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肖艳黄建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试材“美丰”草莓幼苗分小区种植,株行距为20×28cm。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30株。设4个处理:0.01%NAA,0.3%B,0.2%MnSO4和0.3%B+0.2...  相似文献   

6.
植物增产增糖剂“施施乐”大田应用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40hm^2田间作物上喷施施植物增产增糖剂“施施乐”(CCR)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产幅度为3%~2%,大部分为10%~20%,结实率提高3%~9%绿肥作物紫云英茎叶增产42.6%~56.2%大乌圆龙眼,荔枝和橙果果汁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0.82%~1.37%,0.95%~1.14%和0.74%;橙果维生素C含量提高24.4%,上述结果说明CCR在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其产品质量中具有委  相似文献   

7.
1993-1994年进行了2,4-D对7-8年金蜜李的保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4-D,能明显提高金蜜李的座果率和产量。在盛花期喷布2,4-D,座果率比对照提高84.4%-173.3%,产量比对照提高118.5%。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葵制种基地花期常因高温、干旱的影响,使得父本恢复系的花粉量大幅减少,甚至采集不到花粉,造成制种产量降低。通过对恢复系花盘的不同处理表明,授粉前一天足量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喷施水能够显著提高花粉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表明,叶面喷施保铃剂与常规拌种剂(60%甲拌磷乳油+50%林丹胶悬剂)配套使用,表现出显著的防虫壮苗、促进生长、保铃增产的正联合作用。较单一的种子处理果枝数分别增加13.5%和1.4%;现蕾数增加51%和14%;单株成铃数提高29.4%和17.3%,产量提高29.3%和31.4%。较空白对照处理保铃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喷施锌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含锌不足的酸性紫色土水仙茶适时喷施0.3%或0.5%ZnSO4·6H2O,能促进茶树生长,早发芽,多发芽,提高鲜茶产量7.8% ̄17.1%,改善锌肥后,茶叶中氨基酸组分、可溶性糖、茶多酚及锌含量等均高于对照处理。建议紫色土茶园ZnSO4·7H2O喷施浓度为0.3% ̄0.5%。  相似文献   

11.
土壤施K和叶面喷施K肥表明,施K肥可以促进黑穗醋栗营养生长,增加百叶干重,百果重和产量,并且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黑穗醋栗适宜的K肥施用量为,土壤施K每株为0.15-0.3kgK2SO4,叶面喷施K2SO4的浓度为0.5%-1%,土壤施K适宜的时期为萌芽前。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砂土地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砂土地小麦灌浆初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小麦千粒重提高0.8~5.2g。在10种供试的生长调节剂中,以BN、小麦粒重保、KH2PO4为最好,其千粒重比对照分别提高15.3%、12.6%和12.4%。  相似文献   

13.
去雄期间摘叶量与玉米制种产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带叶去雄与玉米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关系,我们于1995 ̄1996年开展了此方面的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去雄期间摘除雄穗及1 ̄4片叶时,商品种子产量将分别下降3.0、8.4、22.5和32.8%,同时种子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去雄期间摘叶数以1片为最佳,至多不超过2片。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中施肥结构不合理,造成作物缺素生长不良和诱发多种生理病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根外喷施“菜果丰”,可有效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各种养分,并具有调节养分平衡的作用。喷施“菜果丰”可使蔬菜、果树增产15%~25%,大田作物增产7%~15%。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施氮水平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历经3a设置不同施N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吸N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呈曲线增加,但N肥回收率和生产物质及稻谷的效率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试点施N130~144kg/hm^2,可保持较高的N肥回收率和生产效率,取得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出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叶片含N率的高产诊断指标为分蘖期4.3%~4.5%,苞分化期3.7%~4.1%,齐穗期2.8%  相似文献   

16.
钛对大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适当剂量的柠檬酸钛拌种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明显增加大豆生物量,大豆结瘤数量,叶片中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并具有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率的趋势。在田间条件下,拌种可增加大豆产量3.9% ̄8.6%,叶面喷施可增产4.6% ̄16.5%。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江苏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系)为扬麦5号、冀845418和8874.通过在小麦开花期喷施强力增产素,研究其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强力增产素能延缓花后叶片的衰老,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功能,扩大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具有一定的增粒、增重作用。开花期喷施,可增产6.82%~8.56%,花后20d喷施效应下降,仅增产3.73%。  相似文献   

18.
小麦在不同时期喷施50mg/kg,烯效唑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具有明显的控长效应,控长率达7.7%-33.4%,基部节间茎壁增厚31.6%-94.7%;并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各处理每穗实粒数比对照多0.86-3.23粒,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其中拔节后10d喷施50mg/kg烯郊唑的处理产量最高,比CK增产8.6%。  相似文献   

19.
1991~1992年对10个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黄早4改良系进行了系统的抗病性鉴定和配合力。自身产量测定及农艺性状观察、从试验结果看出:H4525,718,冀35等黄改系在抗病性上有所增强;黄4052,双105,黄428等黄改系一般配合力超过黄早4;冀35,双105,农大256等自身产量较高,比黄早4增产30.1~64.6%;在抗病性、配合力、自身产量3个主要性状上均优于黄早4的有黄4052,冀35,双105,农大256等4个,718与M017,H21与掖107特殊配合力较高,因此可用718与H21代替黄早4进行烟单14和掖单2号玉米杂交种的大田制种。  相似文献   

20.
于春茶萌发前用茶树催发素喷施茶树树冠,分析喷施后茶树新梢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树催发素后,鲜叶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方向变化。氨基酸提高16.8%,维生素C提高20.4%,咖啡碱降低17.4%,茶多酚降低9.46%,酚氨比下降19.6%,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14.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鲜叶的内质评分提高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