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平均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8、0.6144和0.5182。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重、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平均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重、株高、第1穗节位茎粗、果肉厚对平均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2.
选用12个茄子品种研究了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产量的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8y=0.8027,前期产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r9y=0.6376;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果重两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早期产量通过单果重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也很大,这三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81,因此可以作为茄子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春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用30个杂种组合为材料,对单株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全株有效果数,每果粒数,第一次有效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每果粒数,结果密度,主花序有效长度,全株有效果数与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效应,说明这4种性状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主花序有效果数通过结果密度和主花序有效长度对单株产量有间接作用,角果长度通过每果粒数的影响,对单株产量有一定的间接作用。株高对单株产量有较较小的直接作用,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4.
河南小麦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南区试2006年冬Ⅰ、Ⅱ组24个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株高和最高蘖未达显著水平,而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容重的偏回归系数都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千粒重与产量存在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穗粒数、容重与产量则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容重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4927,达显著水平。说明河南小麦品种为三要素均衡型,以穗数为主,以粒数次之,以粒重的作用又次之。同时说明容重与产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两年定树调查测定44株次的酥梨产量及其相关的树高/冠径、花芽数、总果数、座果率、枝/果、叶面积系数、每果叶面积、平均单果重等8个性状。应用逐步回归法逐个剔除对于产量没有显著线性效应的性状,得到包括总果数、每果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人选的各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构成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说明,提高酥梨单株产量,首先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稻品种群体质量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30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叶面积指数、源(叶)库(粒)比率、单茎茎鞘重和株高,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品种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其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大于晚熟品种,间接影响小于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的结实率与产量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799和-0.893,晚熟品种分别为-0.231和1.085;两类型品种的叶面积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78和0.690,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73和-0.016;早熟品种粒叶比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69,而间接通径系数高达1.176,晚熟品种主要是直接作用(0.797),间接作用很小(0.016);早熟品种单茎茎鞘重与产量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74和0.254,但晚熟品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3,间接通径系数为0.826;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株高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838和-0.799,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542和1.120,都大于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宁夏枸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枸杞进行了枝长等8个农艺性状与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枝长、单叶面积、果节长、每节结果数、第1着果节位5个性状与产量呈负相关;枝数、单果重、冠径3个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都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可以直接用于选择丰产性的性状有枝数、枝长、单果重和果节长,其他4个性状不能用于直接选择丰产性。在可直接选择丰产性的4个农艺性状中,对提高产量作用最大的是枝数,其次是单果重。  相似文献   

8.
孜然芹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孜然芹的7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复伞形花序数、小伞形花序数、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株粒数及千粒重具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040**,0.8860**,0.8409**,0.8336**,0.8659**,0.3925**。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分枝数、株粒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孜然芹单株产量的关键因素,其中株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
两年定树调查测定44株次的酥梨产量及其相关的树高/冠径、花芽数、总果数、座果率、枝/果,叶面积系数、每果叶面积、平均单果重等8个性状。应用逐步回归法逐个别除对于产量没有显著线性效应的性状,得到包括总果数、每果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各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构成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说明,提高酥梨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果量,其次是增加平均单果重,再次是维持叶面积与果实的适当比例。在树冠大小基本稳定的情形下,增加每果叶面积会造成果量减少而使产量下降,同时又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上升。每果最佳叶面积应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的上升量大于因果量减少而使产量的下降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提高果实的商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单荚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株结荚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荚重(x1)、单株结荚数(x2)、单叶重(x7)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52.827 10.701x1, 14.108x2 0.441x7(r=0.963)。  相似文献   

11.
以新一代杂交黄瓜品种华黄2号为材料,研究了总产量与其他12个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瓜数、平均单瓜重、坐果率、早期产量等性状与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期产量与早期采瓜数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第1朵雌花节位与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总产量主要受采瓜数与平均单瓜重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棉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株高、果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327、0.275、0.265,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加铃数、果枝数,提高铃重、株高是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有最高的直接效应(通径系数为0.8960),其次为铃重(通径系数为0.3729)。因而,棉花高产育种中应注重植株中等偏高、果枝始节低、果枝数多、铃多铃大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7个草莓品种的单株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结果数>二级序果数>单株产量>二级序果重>平均果重>一级序果数>果实横径>果实纵径>一级序果重>叶柄粗>硬度;相关分析表明,10个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顺序:果实横径>二级序果重>叶柄粗>果实纵径>结果数>一级序果重>二级序果数>平均果重>硬度>一级序果数;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做了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偏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排序为:果实横径>平均果重>一级序果数>硬度>结果数。通径分析还表明,果实横径和硬度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综合地研究了二棱皮大麦株高、剑叶面积、剑叶功能期、剑叶比重、倒二叶面积五个形态、生理性状与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五个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并将表型典型相关分解出遗传和环境相关,重点研究这两组性状的遗传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组性状的遗传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株高,剑叶面积与每穗粒数和剑叶功能期与单株籽粒产量的正相关,以及剑叶面积、倒二叶面积与单株穗数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观赏辣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观赏辣椒种质资源的农艺和观赏性状,为观赏辣椒在家庭园艺中应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40份观赏辣椒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最易发生变异,株幅的变异系数最小,遗传最稳定。22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6。株高与株幅、主枝长、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形呈极显著负相关;株幅与叶形和花梗着生位置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与果顶形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单株果数、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老熟果色与花冠色、花柱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形与叶缘和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缘与花梗着生位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冠色呈显著负相关。上述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及其相关性,可以为后续筛选适合家庭园艺种植的观赏辣椒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20份线辣椒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线辣椒始花节位、叶长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与单株结果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果横径与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果数、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辣椒单株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果横径对总产量有负向影响,果纵径对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西葫芦产量与结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8**;与前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826*;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瓜质量和结瓜数两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这两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3,可以作为西葫芦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8.
中矮秆高粱杂交种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改良恢复系与不育作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15个中矮秆类型杂交种。对杂交种单株产量、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叶面积、开花期、成熟期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状杂种优势的厌上在组合间的分布各不相同。可将组合的分布分为两大类,即中亲值类型和超高亲类型。(2)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成熟期,穗长,千粒重,穗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叶面积、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3)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贡献较大的是千粒重和穗粒数。以这些性状作为选择指标直接选择,并协调好与穗长的关系,可以选育出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青刺果几个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方法]以丽江大具乡白麦村青刺果丰产示范林为试材,通过对青刺果的几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产量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并对产量形成起直接重要作用的数量性状。[结果]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数量性状是冠幅和单花序果数,冠幅主要是通过单株果数来影响单株产量,在生产中要注意协调好冠幅和单花序果数的关系,单果重与单株产量也有正相关关系,在生产中也可适当考虑。[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青刺果的丰产栽培和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