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牛消化代谢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代乳品中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牛不同生理阶段日粮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及血清学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低、中、高3个能量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水平相近、能量水平为18.51、19.66和 20.80 MJ?kg-1的3种代乳品。于犊牛12~20 d、22~30 d、32~40 d、42~50 d和52~60 d期间进行5期消化代谢试验;同时在犊牛21、31、41、51、61日龄清晨空腹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随日龄的增加,犊牛DM、OM、GE表观消化率及N、P沉积率均呈上升趋势;高能组犊牛全期DM、OM表观消化率及Ca的沉积率均显著低于中、低能组(P<0.05);血清尿素氮、血糖及甘油三酯的水平不受代乳品能量水平的影响,但日龄显著影响哺乳期犊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结论】中等能量代乳品有利于GE表观消化率及N消化代谢率的提高,低能量代乳品则有利于犊牛对钙、磷等矿物质的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将36只新生罗姆尼与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公羔,从15日龄起分别喂给代乳(奶粉)或两种不同能量及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11.91 MJ/kg,20%;8.15 MJ/kg,14%),以研究15~60日龄羔羊采食、消化与体增重的变化。结果表明,15~60日龄期间每只羔羊的采食量随日龄而增加,平均增加6~11 g/d,视日粮的类型而定。15~60日龄期间羔羊对非乳日粮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均随日龄而不断提高,但日龄对磷、钙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龄对代乳(奶粉)的消化率也无显著影响。30日龄之前的羔羊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均低于10%,在60日龄时分别为25%和40%左右,故在30和60日龄前羔羊不宜喂给或大量喂给粗饲料。饲喂非乳日粮时15~60日龄期间羔羊瘤胃液pH、氨态氮和VFAs浓度均随日龄而增加,并且受日粮的影响。瘤胃液原虫数量随日龄均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混合精料 玉米青贮日粮在60日龄时比45日龄增加了3倍。而细菌总数和各类细菌数在45日龄时则已基本稳定。饲喂混合精料时羔羊的日增重与饲喂代乳的羔羊基本相似,在15~60日龄平均分别为195 g/d和193 g/d,而饲喂混合精料 玉米青贮日粮时较低,为132 g/d。本试验表明,宜用精料型日粮饲喂断奶羔羊,其效果与代乳相当。  相似文献   

3.
不同蛋白水平对犊牛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蛋白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血清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9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A、B、C 3组,分别饲喂等能值粗蛋白含量为18%、22%及26%的3种代乳品。分别在犊牛12~20日龄、22~30日龄、32~40日龄、42~50日龄和52~60日龄期间进行五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3组犊牛11~61日龄内各生长指标变化曲线相似,22%组犊牛增重速度比18%、26%组分别高9.75%、24.19%。随日龄增长犊牛对DM的消化率逐渐下降,对EE的消化率略有上升,对日粮氮的消化率有上升趋势;3组犊牛对日粮氮的平均消化率分别为69.39%、75.36%及74.55%。日粮钙磷的消化率和存留率全期内趋于稳定,26%组犊牛对日粮磷的平均消化率为63.83%,显著低于18%组的70.40%及22%组的69.73%。22%组血清TP、ALB、GLOB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血清GLU含量以22%组为最高,试验结束时22%组为5.38 mmol•L-1,显著高于18%组的3.71 mmol•L-1及26%组的4.09 mmol•L-1。【结论】蛋白质水平和不同生理阶段影响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22%蛋白含量组犊牛的相关性能优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4.
用34只7-22日龄的新疆细毛绵羊羔羊按2×2因子方差设计试验,研究生产条件下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羔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羔羊日增重,日哺乳量影响显著。2.羔羊日增重与日哺乳量呈正强相关;3.羔羊对代乳品中有机物,粗蛋白,钙,磷的消化率分别为:77.8%,57.4%,43.8%和52.5%。表明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生长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34只7~22日龄的新疆细毛绵羊羔羊按2×2因子方差设计试验,研究生产条件下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羔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羔羊日增重,日哺乳量影响显著(P<0.05);(2)羔羊日增重与日哺乳量呈正强相关(P<0.001,N=34);(3)羔羊对代乳品中有机物、粗蛋白、钙、磷的消化率分别为:77.8%,57.4%,43.8%和52.5%。表明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生长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饲喂鱼粉代乳对9~15日龄小尾寒羊羔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只初生体重为(3.75±0.71)kg的小尾寒羊公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喂给牛奶粉代乳或鱼粉代乳(鱼粉53.6%、棉籽油32.0%、葡萄糖16.1%),在9~15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测定不同日龄时的体增重,以研究9~15日龄羔羊对鱼粉代乳的消化及其对代谢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羔羊对牛奶粉代乳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能量、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6.4±1.6)%,(97.6±1.2)%,(96.2±2.0)%,(99.3±0.2)%,(97.2±1.3)%,(88.2±5.0)%,(97.2±1.3)%;而对鱼粉代乳的分别为(78.3±7.9)%(P<0.01),(80.0±5.0)%(P<0.01),(75.7±2.6)%(P<0.01),(85.3±3.8)%(P<0.01),(79.8±5.7)%(P<0.01),(63.5±9.5)%(P<0.01),(80.3±5.9)%(P<0.01),表明羔羊对鱼粉代乳的消化率低于牛奶粉代乳。饲喂牛奶粉代乳羔羊的自由采食量、氮保留量和体增重分别为(156.41±41.46),(3.60±1.08),(139.3±41.8)g/d,而饲喂鱼粉代乳羔羊的分别为(134.41±27.21),(1.52±0.74)(P<0.01),(49.9±31.1)(P<0.01)g/d,表明饲喂鱼粉代乳羔羊的氮保留和日增重也远低于牛奶粉代乳。而在60日龄时,牛奶粉代乳和鱼粉代乳组羔羊体重分别为(11.6±2.4),(11.7±1.4)kg,没有显著差异。分析表明,9~15日龄羔羊对鱼粉代乳存在着严重的消化障碍,但饲喂鱼粉代乳对羔羊的后期体重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碳水化合物组成对犊牛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早期断奶犊牛饲喂不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代乳品,探讨能量来源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幼畜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一致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能值相近(24%,19.30MJ/KS),碳水化合物来源分别为乳糖(20%)、乳糖(10%) 复合葡萄糖(10%)、乳糖(10%) 复合淀粉(10%)的三种代乳品.每日观测犊牛的腹泻情况;分别于犊牛第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体重、体高、体斜和胸围的变化;试验结束前一周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复合淀粉组犊牛腹泻率高于其它两组,但随日龄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乳糖组、复合葡萄糖组及复合淀粉组犊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51.2 g,501.25 g和417.08g,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尺各项指标随日龄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但受日粮因素的影响较小(P>0.05);52~60日龄阶段,乳糖组犊牛N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淀粉组(P<0.05),复合葡萄糖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及钙磷的沉积率则表现出较高水平,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综上所述,10%的复合葡萄糖可替代乳糖应用于整个哺乳期犊牛饲养,而10%的复合淀粉最好用于饲喂1月龄以上的犊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9.
不同粗蛋白水平精料对梅花鹿仔鹿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择4只梅花鹿仔鹿,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了不同粗蛋白水平精料对梅花鹿仔鹿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代谢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钙磷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仔鹿对蛋白质的采食量(r=0.98)、蛋白质消化率(r=0.97)、可消化蛋白质(r=0.99)、尿蛋白排出量(r=0.93)以及沉积量(r=0.94)呈上升趋势,其中蛋白质采食量和可消化蛋白质极显著地增加(p<0.01);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钙、磷消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代乳粉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7只新生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F1代羔羊随机分为低(L)、中(M)、高(H)3个饲喂水平组,分别按体重的1.0%、1.5%和2.0%饲喂代乳粉。羔羊于50—60、80—90日龄期间分别进行一期消化代谢试验,并在50、90日龄采集血液样品,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结果】羔羊的体重(BW)和体尺(BL)随代乳粉饲喂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中、高3个处理组间的BW和BL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氮(N)、粗脂肪(EE)、Ca、P消化率随饲喂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低饲喂水平组DM、GE、N、EE、Ca、P的消化率显著低于高饲喂水平组(P<0.05),但在85—90日龄时,高饲喂水平组的N沉积率最低,仅为70.9%,显著低于低饲喂水平组的78.7%(P<0.05)。50日龄时,各处理间的总蛋白(TP)、尿素氮(BUN)、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差异不显著(P>0.05),但低、中饲喂水平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高饲喂水平组(P<0.05)。90日龄时,高饲喂水平组CHOL显著高于低饲喂水平组(P<0.05)。【结论】适宜代乳粉饲喂水平可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及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改善饲料转化率(FCR)。20—50、50—70和70—90日龄羔羊的代乳粉饲喂水平分别按体重2.0%、1.5%和1.0%为宜。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