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养蟹稻田中水稻产量偏低的生产实际,提出了品种选择、种子消毒、旱育稀播育壮秧、早插秧、早放蟹苗等蟹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整地挖环沟、蟹苗暂养、加强饲养管理等河蟹高产养殖措施,为争取稻蟹双高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养蟹稻田中水稻产量偏低的生产实际,提出了品种选择、种子消毒、旱育稀播育壮秧、早插秧、早放蟹苗等蟹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整地挖环沟、蟹苗暂养、加强饲养管理等河蟹高产养殖措施,为争取稻蟹双高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1概述大洼县位个辽河三角洲腹地边缘地带,为典型的盐碱湿地生态区。经过4O余年的种稻改良,全县4.67万hln’水稻,平均公顷产稻谷9000kg以上,已成为我国北方稳产高产的盐碱地稻作生态区。近年来,由该地首创并推广的稻蟹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已成为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1.1稻田养蟹实现了一水多用,一地双收稻蟹立体养殖技术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根据稻田的生态特点和河蟹的生活习性,科学结合而成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稻田内既种稻又养蟹,将种植业与养殖业融于同一生态环境中,利用稻蟹共生关系,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系统最大负载力…  相似文献   

4.
刘研 《北方水稻》2007,(3):120-121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产出的一项生态种养技术,这种种养结合方式,是提高稻田利用率的好方法。通过稻、蟹互利共生,既可以减少稻田施肥量,减轻农田污染,又可以使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正常生长,从而达到省工、增产的目的,是实现“两高一优”农业和实现农民增收的较好途径。在放养前要做好稻田的选择及前期准备工作,放养中要注意蟹苗的选择及掌握适宜的投放量等,并注意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实现稻蟹双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苗前的准备、蟹苗的投放、饲养管理、扣蟹的起捕、性早熟的控制等稻田养殖扣蟹技术,并阐述了养殖成蟹中的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种前的准备、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河蟹的病害防治、河蟹敌害生物防治、河蟹的收获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稻蟹共作模式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土壤、水环境和杂草防控三个方面,对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模式下田间生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稻蟹共作模式,即有机稻蟹和常规稻蟹两种普遍模式.分析了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养蟹稻田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而总孔隙度及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显著增加;显著提高0~1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土壤根际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要菌群,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单作水稻;与常规稻蟹相比,有机稻蟹的土壤性状表现更好.稻蟹模式下浮游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单作水稻,而水体中溶解氧(DO)明显偏低,硝酸盐、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不养蟹稻田.稻田养蟹能够显著抑制稻田4种优势杂草的密度,对于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盘锦稻区稻蟹共养对优势杂草的防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盘锦稻区主要杂草种类进行调查,并对稻蟹共养田、常规稻田和对照田中4种优势杂草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稻田养蟹能够显著抑制稻田4种优势杂草密度,即河蟹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取食与活动,间接地抑制了杂草的生长,从而起到对优势杂草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苗前的准备、蟹苗的投放、饲养管理、扣蟹的起捕、性早熟的控制等稻田养殖扣蟹技术,并阐述了养殖成蟹中的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种前的准备、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河蟹的病害防治、河蟹敌害生物防治、河蟹的收获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稻田养蟹在冀东稻区得到快速发展 ,已成为广大稻农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实现稻蟹双丰收 ,取得好效益 ,我们利用三年的时间 ,对养蟹稻田的植保技术进行了研究 ,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1999年在唐海县第一农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每公顷养蟹收入达 2 2 50 0多元 ,水稻产量达到10 50 0kg以上。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1 播前准备1 1 水稻品种的选择 养蟹稻田由于可使用的农药种类受到限制 ,应选用具有抗倒、耐水、适宜稀植、分蘖力和抗病虫害性能较强的水稻品种 ,如冀粳 14、垦育 16等。1 2 种子处理 用 10 %的浸种灵 50 0 0倍液…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河蟹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稻田水质清新 ,水温适宜 ,能促进浮游生物生长 ,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资源 ;稻株茂盛又为河蟹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河蟹的生长可以疏松土壤 ,消灭稻田部分杂草和害虫 ,残余饵料还可以转化成肥料 ,达到稻蟹共生、相互利用、稻蟹双丰收的目的。其经济效益是单作稻田的 5~ 1 0倍 ,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1 水稻栽培技术1 1 选地 养蟹稻田必须选择灌排水畅通、水质清新、地势平坦、盐碱较轻、保水性好、无污染的地块。1 2 品种选择 水稻品…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唐海县从1993年开始稻田养蟹,至1996年稻田养蟹面积发展到18000亩,经济效益显著增加。通过对1农场8队董兴宝、周相富等6户农民养蟹情况调查,稻田养扣蟹每亩获纯效益3539元,相当于单一种稻效益的77倍,最高的1户亩效益11924元,相当于水稻效益的26信之多。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至准备工作1.1地块选择养蟹的稻田选择在灌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汛期不被淹没的地块。田格四周挖好宽SOcm、深30cm的环形沟,并加宽加高埂堵,以防打日子跑蟹,并便于行走。1.2水稻作业放蟹苗前稻田一切作业与一般稻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耙地前底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米》2000,(5):32
思想观念更新,耕地"主角”转换.辽宁省盘锦市改变过去稻田养蟹 以稻为主,养蟹为辅的做法,使稻田以养蟹为主,种稻为辅,今年一举实 现2万hm2养殖面积,从而为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一条新路.盘锦市地处辽河入海口,盛产河 蟹.前几年,这里在稻田养蟹,获得成功,每亩河蟹经济收入大大超过水稻 收入.但是为了不影响水稻产量,稻田里的河蟹生长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当前粮食由卖方 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徘徊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更为有 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盘锦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依靠科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效益 第一、群众自愿的原则,遵循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思路,调整农业结构.他们算了一笔账:在稻田 里养扣蟹,每667m2投苗0.3公斤,每公斤5000元.每667m2成本1500元,每667m2产扣蟹60公斤,售价70 元/公斤,每亩产值4200元,除去蟹苗及生产费用2000元,每667m2扣蟹纯收入可达2200元;如果养成蟹,纯 收入也可达1000元以上,都比种水稻亩效益高出好多倍.因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从今年开始,拿出2 万hm2水田,变种稻为主为养蟹为主,种稻为辅,即把稻田养蟹变成蟹田种稻.随着耕地主角的转换,今年 可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均667m2蟹稻田,仅靠河蟹一项,今年农民平均可增收500元.  相似文献   

13.
盘锦地区现有稻田 8 7万hm2 ,近年来 ,稻田养蟹发展迅速 ,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 ,每年都有这样一些情况 :同一育苗池的蟹苗 ,不同人养殖 ,单产却相差悬殊。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稻田养殖扣蟹高产技术措施 ,现介绍如下 :1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 1 蟹田的选择与建设 养蟹稻田要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土质保水能力强、田埂牢固而且宽的田块。利用稻田养殖扣蟹 ,必须有田间工程 (包括暂养池 )。在离田埂内侧 5 0cm左右的周围挖一梯形环沟 ,上部宽 1 0 0cm ,底部宽5 0cm ,深 5 0cm左…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蟹是水稻和河蟹利用同一生态环境共生共长,在同一生态系统中既要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又要保证河蟹安全生长。因此蟹田田间管理的核心技术是改变传统水稻栽培上的一些做法,解决稻、蟹共同生长之间的矛盾,实现稻蟹双赢。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中带有盲目性,易走入“误区”,突出表现为以下四点: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用工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这样既可节约挖土开支,又可少措粮田,同时也易于在市场低糜时,再返耕种粮。误区之二认为放养蟹苗越多越好;一些人以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其实不然,稻田养成蟹,667m’放苗种量应以五期幼蟹1200-1500只,蟹种600-Ic()只为宜。若超量,不仅增加养殖成本,而…  相似文献   

16.
孟建武  陈志清 《北方水稻》2010,40(2):46-47,54
稻田养殖成蟹融种稻、养蟹、蓄水、增肥地力为一体,既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为稻田省除草、减虫病,又增蟹、增粮,稻蟹共生互利,形成养殖稻田的局部良性生态循环,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容与统一。稻田养殖成蟹增产增收,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其配套技术易于学习,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7.
稻蟹共作模式作为相对成熟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给稻田生物带来了显著影响,但对其影响结果,目前缺少系统总结与分析。基于此,结合近年来国内稻蟹共作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稻蟹共作对稻田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稻田生物重点研究的几个方面,进而为发挥稻田生物之间的互作效应甚至更好地保护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不少地区暂养河蟹苗发生大量爬边于死现象,严重地块蟹苗所剩无几,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表现症状此病多发生于稻田养蟹地块,蟹苗刚入暂养池,活动表现十分正常。经过1~3天左右,多数蟹苗已变态为1期幼蟹,此时开始陆续发病。病蟹常爬到岸边湿润处潜伏,一部分直接暴露在目光下,尽管风吹浪打,或人工驱赶,幼蟹仍不愿回到水中,如不及时解救,常因饥饿脱水而于死在岸边。此种情况,在2~3期幼蟹期间也时有发生。2发病原因一种是暂养初期,遇寒流或阴雨天气影响,稻田池中储水量小,水温发生突变,使仔餐“感冒”。蟹苗是在孵化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稻田蟹鳅混养的经济、能量和营养投入产出。结果表明:稻田蟹鳅混养1hm^2产水稻9120kg。成蟹480kg。成鳅140kg,利润15866元,经济效益比单作稻增加7000元,比稻田养蟹增加966元,比稻田养鳅增加3990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稻田蟹鳅混养的经济、能量和营养投入产出。结果表明:稻田蟹鳅混养1hm2产水稻9120kg,成蟹480kg,成鳅140kg,利润15866元,经济效益比单作稻增加7000元,比稻田养蟹增加966元,比稻田养鳅增加399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