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森林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以提供森林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特色的综合创新发展平台。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国内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行地区,目前已经命名了68个森林特色小镇。文章介绍了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森林特色小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林区经济发展与林农致富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定位趋同、发展要素与建设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由此提出立足特色多元化发展、建立相匹配的建设机制与评价体系等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了解文旅特色小镇建成后的使用状况,探索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文旅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小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后评价(POE)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旅游特征、社区功能和生态功能5个方面构建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镇在特色产业方面用地不均衡;传统文化保护有所欠缺;村镇风貌不协调;新能源利用较少;噪声超标。最后,从统筹特色产业规划、挖掘文化内涵、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大风貌管控、保护生态特征5个方面提出对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提升对策和发展建议,为本地区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惠州市高潭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潭镇森林小镇建设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针对存在的镇区绿化有待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丰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明确了森林小镇建设的规划目标和城镇定位。依据生态为基、特色为要、文化为魂、核心引领的规划思路,提出空间重塑、产业重组、风貌重建、生态重构、文化重现的发展策略,从森林生态旅游、绿色生态体系、城镇人居环境、生态文化体系等方面着手详述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并对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特色小镇长久发展、永葆生机的核心动力。东平县老湖镇立足水浒文化地标,依托影视文化记忆,打造了以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的水浒影视小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水浒影视小镇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仍存在文化特色不鲜明、文旅结合不协调等问题,在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普遍性道路上遗失了自身的特殊性,离实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基于此,重点探讨了以上问题的成因,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东平水浒影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定位不够明晰、形式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提出从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建设基础,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发展文化走廊、生态文化基地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入手;实施以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为底蕴,以林业改革、国土绿化为支撑,以展会+森林城市建设为提升内容;同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宣传、加强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及项目建设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浙江省安吉县"两山"示范特色森林小镇为例,从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提升及文化再生等5个方面,概述森林小镇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森林特色小镇规划进行研究分析,为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特色生态小镇在乡村振兴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小镇之规划建设在多地已形成示范,取得相关的建设成果。但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更多地还在探索之中,这主要涉及到土地的应用与原村屯的融合。因此,结合黄湾樟生态特色小镇规划设计项目探讨了纯乡村型小镇的规划设计问题,并以此阐明了特色生态小镇只有紧紧围绕乡村原貌才能彰显小镇的原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山东省作为旅游大省,在立项培育建设的特色小镇中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针对在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式趋同、特色不鲜明、绿色发展理念淡漠、生态环境破坏、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了旅游特色小镇绿色发展策略,以助推山东省旅游特色小镇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垛庄镇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境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点众多,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是章丘国家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旅游强镇"。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花样垛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垛庄镇首先从突出绿水青山,夯实发展根基做起。坚持将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要求和  相似文献   

10.
为弘扬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和绿色城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中国林学会、光明日报社、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组织开展了"2018森林中国·发现森林文化小镇"公益活动。三明市明溪县夏阳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积极打造生态保护完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浓厚的特色美丽小镇,为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中心镇城市森林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心镇城市森林建设的特点着手,将城市设计的理念引入到中心镇城市森林建设中,利用城市设计手法将中心镇发展城市森林与大中城市开展城市森林建设进行有效的衔接,即在宏观层次要进行大区域协调规划,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中观层次要进行组团发展,促进生态功能耦合;微观层次要制定详细规划,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也提出了中心镇发展城市森林要力图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和加强城市森林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宿根花卉品种繁多,在园林绿化中普遍应用,但忽视共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盲目发展则会失去其观赏价值,影响发展。植株更新、球根养护工作开展了好才能使其应用广泛,达到园林绿化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主成分和区位商分析的方法,在对普安县农业优势产业部门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对各乡镇的农业优势产业也进行了比选,为普安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依据,指出了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是构建普安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义丰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析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绿地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构建稳定镇域大环境生态绿地格局、发展森林式绿地、体现地域文脉及实现多功能复合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林业作为20世纪的新兴学科,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服务系统之一的城市森林的建设,在地域范围、主导功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重点阐述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即突破城市建成区范围,向郊区扩展,辐射城市周边地区;追求城市森林布局与结构的自然化,实现城市与森林的完美融合;注重林水结合,发挥水体在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环境需求;塑造城市文脉,升华民族城市森林文化。  相似文献   

16.
以研究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将涉及的13个乡(镇)作为基本单位,结合该流域现状,建立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下设3个基准层,筛选出13项指标,采用熵值法对该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层次为经济层,评价体系中人口密度、各乡(镇)常住人口和从业人员人数3个因子的权重值最大(0.0816),发展可持续系数在13个乡(镇)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最高值为浯溪街道办事处(0.3174),因其处于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优良,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夜间景观中的照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景照明是现代都市的特征。开发城市夜景照明可以美化人们生活、熏陶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可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街道、城市广场、建筑等一系列的照明共同构筑成整个城市的夜景。在进行城市夜景灯光建设中,要合理地处理好每个要素、要素与其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夜景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使其真正协调统一,全面展示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并营造出富有魅力的光世界。  相似文献   

18.
根据香荚兰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西双版纳的气候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西双版纳香荚兰栽培的有利气象因素和不利气象条件,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西双版纳海拔800m以下各乡镇进行香荚兰宜植度的区划。  相似文献   

19.
由城市森林、水系、湿地与绿地生态系统(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是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任何城市在其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因森林而得精华,因水系而生灵气,因湿地而展神韵,因园林绿地而显恬静。它与城市的建筑、道路等融为一体,共同承载着城市历史人文的积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向世人展示着各自的特色风格与文明程度。本文尝试借用我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理论对精气神概念,将城市比作人体,以求解读与揭示现代城市发展中应注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环境的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古代城市规划的秩序与理想,从城市化、功能主义两方面阐述了近代城市的规划,探讨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回归与反思及城市文化引领下的城市规划踪迹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