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蛋白类胶黏剂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胶合板生产,但在刨花板领域应用较少。采用不同热压工艺参数,以改性双组份大豆基胶黏剂制备木质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等因素对大豆基木质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其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热压压力次之,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影响不显著。生产性试验表明:大豆基木质刨花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4897—2015《刨花板》标准要求,可作为基材广泛应用于家具、墙体板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将油菜籽蛋白和丙烯酸酯乳液共混制备胶黏剂,以其代替部分醛类胶黏剂用于胶合板生产。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油菜籽蛋白和丙烯酸酯乳液添加比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该胶黏剂制备胶合板工艺;通过热重分析评价胶黏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菜籽蛋白与丙烯酸酯乳液配比为8∶2,胶合板制备理想的热压工艺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添加量4%、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700s、热压压力0.8MPa,板材剪切强度1.71MPa,符合GB/T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木单板为试材研究了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了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压制胶合板的胶合工艺。分析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涂胶量对三层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后的豆基蛋白胶黏剂,在压力为1.4MPa,温度为165℃左右,热压时间为1.4~1.6 min/mm,涂胶量为220g/m~2,压制的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较佳且达到Ⅰ类胶合板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小球藻蛋白具有可再生、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制备蛋白基胶黏剂。采用氢氧化钠(Na OH)、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TE)改性处理小球藻蛋白后制备胶黏剂。多种方式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处理破坏了小球藻蛋白的球形结构,提供了更多的交联位点,从而提高了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及耐水性能。在优化工艺参数:双面涂胶量400g/m2,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8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三层桉木胶合板的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1.78、1.11 MPa,满足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II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3 mm以上厚度的竹篾片编织竹帘生产厚帘竹胶合板模板的工艺条件,讨论了热压时间、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及浸胶的胶液浓度对覆膜厚帘竹胶合板模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确定出最佳的可供生产应用的热压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热压压力1.4 MPa、热压时间60 s/mm板厚、热压温度135 ℃、浸胶胶液浓度26%的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出竹胶合板模板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一种新型木素基无醛胶黏剂在三层杨木胶合板中的应用。为了探究经活化还原处理后的碱木素与大豆蛋白共混制备生物质胶黏剂的工艺,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为性能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漆酶加入量、碱木素,大豆蛋白共混比例、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等因素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漆酶加入量为木质素的3/5,碱木素一大豆蛋白共混比例1:1,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10 min,且此碱木素一大豆蛋白胶合体系的胶合强度达到并超过国家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各热压工艺因子对稻草刨花板薄木贴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刨花板表面饰贴薄木是切实可行的,进行0.2 mm厚水曲柳薄木贴面,在选用PVAC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00 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为0.7 MPa、热压温度为100℃、热压时间为120 s;在选用GB-3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00 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为0.8 MPa、热压温度为90℃、热压时间为180 s.进行0.6mm厚白橡薄木贴面,在选用PVAC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20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0.8MPa、热压温度90℃、热压时间240 s;在选用GB-3胶黏剂且涂胶量为120g/m2的条件下,其较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压力0.7 MPa、热压温度90℃、热压时间180 s.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树脂作为交联剂,制备共混改性豆基胶黏剂。探讨了助剂加入量、助剂种类、胶液pH值及热压温度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助剂加入量为胶液的3/1 000、助剂为聚氯化铝、胶液pH值为3.75时,压板工艺为热压时间6 min、热压压力1.1 MPa、热压温度125℃时,胶合板胶合强度为0.74 MPa,符合GB/T9846—2015中Ⅱ类胶合板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施胶量为影响因素设立正交试验,采用杉木芯板和桉木单板为原料,测试产品的横向静曲强度和浸渍剥离长度,对无醛大豆基胶黏剂细木工板热压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杉木板芯厚度为11.5 mm、桉木单板厚度为2.6 mm、热压时间为8 min时,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25℃、热压压力1.2 MPa、单面施胶量250 g/m2。各因素对细木工板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影响的主次为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  相似文献   

10.
韩健 《木材工业》2007,21(6):4-6
基于前期对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研究成果,以改性MF为胶黏剂,选取热压温度、单位压力和时间为试验因素,研究竹帘胶合板制造工艺.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当热压温度为140 ℃,单位压力为2.6 MPa,时间为70 s/mm时,竹帘胶合板的力学性能最佳,可达到JG/T 156-2004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环氧树脂和水性聚酰胺对豆粕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无醛胶黏剂,对豆粕胶黏剂的性能指标和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以下最佳工艺参数:当热压温度为120℃、环氧树脂与水性聚酰胺改性豆粕溶液的质量比为20:80、热压时间600 s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最高,为0.7628 MPa,达到国家标准GB/T 9846...  相似文献   

12.
豆胶染色杨木胶合板的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豆胶染色杨木胶合板的工艺,并且对其胶合强度和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60℃,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时间80 s/mm;用此工艺压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1.50 MPa,表面颜色较好;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了热压后豆胶染色杨木单板的相对结晶度有所提高,达到76.27%.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胶因其可再生、可降解和环保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豆胶的热反应特性和胶合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以20℃/min速率升温时,豆胶胶液在157℃时完全固化,在173℃开始降解;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涂胶量呈线性正相关。按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80s/mm、压力1.6MPa、双面涂胶量450g/m2的工艺制备豆胶胶合板,其湿态胶合强度为0.78 MPa,满足GB/T 9846.3-2004《胶合板第3部分: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胶因其可再生、可降解和环保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豆胶的热反应特性和胶合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以20℃/min速率升温时,豆胶胶液在157℃时完全固化,在173℃开始降解;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涂胶量呈线性正相关。按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80s/mm、压力1.6MPa、双面涂胶量450g/m2的工艺制备豆胶胶合板,其湿态胶合强度为0.78 MPa,满足GB/T 9846.3-2004《胶合板第3部分: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重组竹材胶合板制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的条件下 ,对胶液固体含量、热压压力、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四个主要参数及去青工艺对重组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生产的重组竹材胶合板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适宜作建筑模板、车厢底板等用途 ;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生产重组竹材胶合板时 ,胶液固体含量以 2 0 %为宜 ,热压工艺参数以热压压力 3.1 4MPa、热压温度 1 50℃、热压时间 0 .9min· mm-1 为宜 ,去青工艺以采用竹材去青机去青和喷砂机去青为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漆酶活化木素或其磺酸盐制备胶黏剂用于人造板生产,可以消除游离甲醛的污染问题。以漆酶、工业木素及其磺酸盐、杨木为原料,在处理时间分别为30、45、60min,pH值分别为3.5、4.5、5.5,温度20℃条件下,分别以漆酶处理工业木素、木素磺酸钠和木素磺酸铵三种底物制备胶黏剂,然后在热压时间30min,压力4.5~5MPa,热压温度150℃条件下生产杨木胶合板。结果表明,除漆酶木素磺酸钠胶合体系外,漆酶木素和漆酶木素磺酸铵的胶合体系的胶合板胶合强度均达到并超过国家Ⅲ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单板胶合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尾叶桉(E.urophylla)木材的特点,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尾叶桉生产胶合板的可行性。重点讨论了胶合板的热压工艺(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涂胶量以及心边材对三层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采用厚度规时,压力为1.2MPa,温度为140℃左右,热压时间为0.8~1.1min/mm,涂胶量为250g/m2,用pH值为 12.5的PF胶,生产出的桉树胶合板胶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8.
对所开发的满足三种不同用途的Ⅱ型淀粉基API胶黏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胶的最佳应用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15℃,单位压力1.2MPa,热压时间3.5min(0.8min/mm板厚)。  相似文献   

19.
豆胶杨木/麦秸复合刨花板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无醛豆胶生产杨木/麦秸复合刨花板的制造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施胶量、杨木/麦秸刨花质量比例、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工艺因素对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无醛豆胶生产杨木/麦秸复合刨花板是可行的,厚度11 mm复合刨花板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施胶量14%、杨木/麦秸刨花质量比70/30、热压时间10 min、热压温度170℃。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和施胶量对使用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造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0~ 220℃热压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胶合强度显著增大;在35~60 s/mm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强度随热压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时间从60 s/mm升至85 s/mm,胶合强度几乎保持一致;热压压力在1.25 MPa时,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施胶量在130 ~430g/m2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强度随施胶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由此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25 MPa,热压时间60 s/mm,施胶量为310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