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洲  朱晓冬 《森林工程》2012,28(3):57-61
从国内外利用FRP材料增强木结构的相关研究入手,通过对FRP材料增强木结构的力学性能、FRP材料的粘结性能,以及使用预应力FRP材料对木结构进行增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木结构使用FRP材料增强的研究趋势,并针对我国建筑特色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应侧重的方向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古建筑木结构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但在环境侵蚀、人为损坏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下,其材料、构造与结构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结合古建筑木结构残损与破坏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木材性能,榫卯节点、斗拱节点以及梁、柱等典型构件残损,以及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理论、试验与数值模拟等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残损对古建筑木结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残损的古建筑木结构力学性能研究发展趋势并进行展望,以期为木结构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未来研究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军伟  云建辉 《林业科技》2019,(2):31-33,42
对木结构工字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木结构工字梁的规格尺寸及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后,木结构工字梁具有卓越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满足使用相关性能的要求;木结构工字梁作为替代实木梁的木建筑构件,具有其突出的自身优势,木结构工字梁比实木梁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尺寸稳定性,具有更大的跨度能力以及更小发生几率的翘曲、扭曲和劈裂,有更低的伸缩率。  相似文献   

4.
《林产工业》2015,(2):61-62
<正>木结构螺栓连接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螺栓连接已广泛用于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系统研究其力学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意义重大。文章从螺栓连接强度的预测方法、力学行为模拟、螺栓预紧、螺栓连接的破坏方式,以及抗火抗震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针对目前的木结构螺栓连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项目,建议加强复螺栓连接的力学行为模拟、可靠性评价等研究。[张俊珍,钟永,赵荣军,等.木结构螺栓连接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木材工业,2012,26(4):39-42,52.1  相似文献   

5.
榫卯是指木结构建筑中柱、梁等构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然而,木材作为一种生物材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出现的干缩湿胀、开裂变形等损伤会对榫卯连接节点的连接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究木结构榫卯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木结构建筑中,榫卯连接节点的构造多种多样,力学特点和传力机制也各不相同。根据榫卯连接节点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功能将其分为公母榫、直榫、燕尾榫、管脚榫、馒头榫和搭扣榫等六大类,简要介绍了各类榫卯连接节点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情况。综述了常见榫卯连接节点半刚性的连接特性和节点刚度的求解方法,总结了不同种类榫卯连接节点和模拟残损榫卯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及木结构建筑模型中的榫卯连接节点在人工模拟地震中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的相关研究,概述了常见榫卯连接节点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及破坏特征。根据榫卯连接节点的破坏形式,重点从金属构件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两个方面对榫卯连接节点的加固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了有限元分析法在榫卯连接节点力学性能方面的相关研究,指出了榫卯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榫卯连接节点研究的相关建议及其发展方向,以期为榫卯连接节点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牧原  李军  王燕 《林产工业》2020,57(1):37-41
单层球面木网壳结构是具代表性且应用较多的一种大跨空间木结构形式。从单层木网壳整体结构、节点形式及其力学性能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单层球面木网壳结构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果,提出了单层球面木网壳结构研究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如抗震性能、施工误差影响、新型节点形式的研究等,对我国今后的大跨度木结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以低质落叶松木段为原料,生产木结构用集成芯板墙面板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落叶松集成芯板墙面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能.经有关测试(算)表明,落叶松集成芯板墙面板产品的各项性能达到了木结构用墙面板产品的技术要求,其生产成本可降低约500元/m3.  相似文献   

8.
木结构金属连接件连接性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国内外木结构的相关研究内容,着重从五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国外连接性能研究现状,探讨了现代木结构建筑金属连接件中连接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现阶段我国在木结构金属连接件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螺栓类连接具有简洁、可靠、美观、防火等特点, 是木结构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 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木结构。深入研究螺栓连接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对现代木结构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详细阐述了国内外螺栓连接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我国木结构螺栓连接性能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木结构连接用圆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钉连接是木结构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圆钉是木结构钉连接的主要材料,本文对国内和美国不同厂家生产的圆钉力学性能和尺寸进行了检测。试验证明,国产圆钉与进口圆钉的尺寸及力学性能相近,国产圆钉可以代替进口圆钉用于现代木结构建造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古木建筑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叙述了我国木结构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从标准制定、构件材料、结构性能和构造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在现代木结构建筑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分析了我国木结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木结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俊珍  钟永  赵荣军  周海宾 《木材工业》2012,26(4):39-42,52
螺拴连接已广泛用于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系统研究其力学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意义重大.本文从螺栓连接强度的预测方法、力学行为模拟、螺栓预紧、螺栓连接的破坏方式,以及抗火抗震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针对目前的木结构螺栓连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项目,建议加强复螺栓连接的力学行为模拟、可靠性评价等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林产工业》2021,58(1)
胶合木力学性能可靠、尺寸稳定性好,一般作为承重构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木结构建筑,对木结构安全有重要影响。欧洲、日本等木结构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胶合木的原材料、组坯方式、产品性能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胶合木标准中的关键项目要求,分析我国胶合木标准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胶合木相关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利清  赵亮 《森林工程》2010,26(5):76-79
介绍轻型木结构楼、屋面板冲击荷载性能试验的条件、装置和方法,根据规范要求研制加载装置,并进行木结构用意杨结构胶合板的冲击荷载性能试验研究,旨在为国产速生林用于轻型木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国外结构胶合板具有相同厚度的轻型木结构用意杨屋面板和楼面板,其冲击荷载受弯性能均优于我国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传统营造技术在现代木结构中的传承应用与创新发展,梳理木结构梁柱间榫卯连接节点、榫卯连接木构架的力学性能及榫卯节点加固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工程木产品及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梁柱间榫卯连接节点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特点和进行有限元分析的一般步骤。通过在木桁架、木结构剪力墙和木结构楼板3种结构中应用得知,ANSYS可以用于对木结构构件的建模和应力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预测,且研究精度高、速度快,可节约大量的产品试制和试验经费,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声学性能是衡量木结构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障用户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蜂窝隔声结构、微穿孔吸声结构和蜂窝与微穿孔复合结构声学性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其在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蜂窝与微穿孔结构的深化研究与木结构建筑声学性能相关的基础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木结构建筑防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居室环境要求的提高,现代木结构建筑已成为新的热点,木结构建筑的防火问题亦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我国的木结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对比木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火特点,阐述改善木结构建筑防火性能的措施,提出我国今后木结构建筑防火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主要回顾木结构中钉节点性能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材料性质、节点形式、加载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推导钉节点性能理论计算模型。系统介绍钉连接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钉连接节点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概述,阐明木结构中钉节点对结构的重要性,以期为木结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维界面冲压工艺制备不同厚度的空芯刨花板,在前期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再依据相关标准测试保温隔热与隔声性能,为其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墙体材料的前期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数据参考与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随着空芯刨花板厚度增大,其保温隔热性能增强,平均导热系数为0.131 W/(m·K),满足保温材料对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