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近些年稻蟹种养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走访稻蟹种养者、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查阅近年统计年鉴,分析了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找出限制当地稻蟹综合收益提升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单元格建设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高光效比空栽植稻蟹种养优化模式、多学科结合方式提质增效”等3条建议,以期为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翟玉梅 《北方水稻》2013,43(1):56-57
稻蟹种养是一种稻蟹共生、互惠互利的产业模式。"蟹田稻"要获得高产高效,不仅要注重高产水稻品种的选用,还要掌握施用科学、营养的肥料,并适时恰当地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笔者将当地探索的稻蟹种养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蟹田稻"种养模式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3.
毕金德 《北方水稻》2023,(6):57-58+61
近年来,由于在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地块发挥作用的空间较大,农用无人机在盘锦市推广应用速度较快。以大疆T40无人机为例,总结了农用无人机在稻蟹综合种养生产过程中高质高效开展施药、追肥、蟹料投喂三项标准化作业所必须遵循的技术要点,以加快推进稻蟹综合种养地块农用无人机标准化作业进程,推进稻蟹生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深挖稻蟹种养模式潜力,2019—2021年在辽宁滨海盐碱稻区对水稻单一种植模式(MR)、水稻+成蟹种养模式(RC)、水稻+扣蟹种养模式(RYC)、水稻+成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C)和水稻+扣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YC)的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稻蟹投入产出进行了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养模式间水稻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差异均不显著;稻蟹种养模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下成蟹种养较扣蟹种养具有更高的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中国稻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上千年的演变逐步由散养形成了现代种植与养殖的配套技术体系,主要模式已由稻鸭、稻鱼发展为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综述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应用及其种养模式,以及稻田综合种养下水稻生长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并且从田间工程改造、种养结合技术、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稻田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要强化政府引导、技术支撑和产业开发等,以期充分挖掘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潜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稻田生态种养对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由过去单一模式向多样化、综合性模式演变,目前已形成了稻鸭、稻鱼、稻虾、稻蟹以及稻鱼鸭、稻鱼鸡、稻虾蟹等模式.综述了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演变过程,分析稻田系统生物的组成成分,总结了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稻田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稻田不同生态共作方式,包括稻蛙种养、稻鳅种养、稻鳖种养、稻蟹种养、稻鸭种养等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种养模式均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碱消值,但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生态种养模式能改善了稻米品质,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湖南稻渔生态种养产业现状,指出在稻渔生态种养过程中存在轻稻重渔、稻田工程不规范、养殖技术较滞后、种养面积欠规模、产业开发未形成等问题.提出了制定规范,推进稻渔生态种养的标准化;集中连片,推进稻渔生态种养的规模化;综合开发,推进稻渔生态种养的产业化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研究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对辽粳401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置了辽粳401稻蟹生态种养模式(ERC)和辽粳401单一种植(RM)两种模式,测定了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辽粳401上3叶的SPAD值,以及辽粳401产量和品质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辽粳401的ERC种植模式抽穗期上3叶的SPAD值显著增加9.32%~11.11%,有效穗数显著增加9.27%,结实率显著增加了6.18%,糙米率显著增加3.94%,蛋白质含量显著减低了6.11%,实际产量增加了4.35%,与RM模式差异不显著。辽粳401稻蟹生态种养(ERC)虽然未显著增加稻米产量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增加营养品质,是适合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张泉  蔡教明  余政军  张印  陈灿  黄璜 《作物研究》2022,(2):170-175,188
介绍了武陵山区5种有代表性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稻+鲤鱼、稻+田螺、稻+鳖、稻+小龙虾、稻+鲟鱼),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武陵山区发展稻田生态种养的迫切性展开讨论,最后探讨了武陵山区稻田生态种养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对该地区稻田生态种养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武陵山区稻田生态种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2012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概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趋势,为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投放相同数量河蟹的基础上设置了“6比空”“12比空”和“18比空”3种水稻栽植方式,通过综合分析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河蟹产量等数据,明确适宜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机械化操作的最优水稻栽植方式。结果表明,与普通稻蟹种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相比,比空栽植方式通过边行效应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补充了一部分由于空行引起的水稻产量缺失,同时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整精米率和河蟹的回捕率。综合水稻和河蟹收入,以“12比空”栽植模式的产投比最高,达到2.83,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13 575元/hm2,比普通稻蟹种养模式增收3 120元/hm2,是稻蟹生态种养经济效益较优的水稻栽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蟹生态种养模式利用稻蟹互利共生,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从稻田选择、稻田工程、蟹苗投放前的准备、蟹苗选择与投放、河蟹养殖与田间管理、稻蟹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鲁西南滨湖稻区稻田养蟹技术要点,为滨湖稻区及山东省同类地区稻蟹共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怀化市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总结怀化市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主要经验及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怀化的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稻-鸭-蟹"生态种养高效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实行“稻-鸭-蟹”共育是一项集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复合型种养技术,既能解决传统稻作生产重施、多施农药化肥的不良耕作方式,又能促进以田放鸭养蟹种稻,以鸭蟹排泄粪便肥田长稻的良性循环,并提高农产品稻米、鸭、蟹的安全性、品质及其附加值,为有机生态种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稻虾(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是推进水稻绿色生产的重要方式,促进了水稻产业的提质增效,有利于水稻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稻虾综合种养在全国多地迅速推广,但当前稻虾还存在种养产量和效益不稳、稻虾种养技术亟待优化、尤其是优质高产抗倒水稻品种较为缺乏的问题。已有研究者针对稻虾连作或共生种养条件下的水稻品种选用开展了各有侧重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目前稻虾种养下水稻品种筛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稻虾种养模式对水稻品种特性的要求,提出了今后稻虾种养品种选育和筛选应用的发展方向,可为提高稻虾综合种养质量和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稻蟹共作模式作为相对成熟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给稻田生物带来了显著影响,但对其影响结果,目前缺少系统总结与分析。基于此,结合近年来国内稻蟹共作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稻蟹共作对稻田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稻田生物重点研究的几个方面,进而为发挥稻田生物之间的互作效应甚至更好地保护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怀化地区是湖南省传统的稻渔生态种养模式特色产区,其武陵山区腹地野生田螺种群资源丰富。稻螺生态种养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模式,现已成为怀化各县的主要稻渔种养模式之一。调研怀化武陵山区稻螺综合种养现状,分析其综合效益,探讨该地区稻螺生态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湖南丘陵山区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和农作学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的研究现状,立足生产需要,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稻、蟹种的培育及选用,水稻栽植方式与配套农机具的研发,施肥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稻田生态效应的发挥与高效种养模式的建立以及多学科合作与技术体系的逐步完善等。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盱眙县利用稻田开展稻虾综合种养采取的推广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扶持政策、建设苗种繁育基地、稻虾连作与共作种养模式协同发展、品牌建设、加强技术示范与培训等对策,以进一步推动盱眙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