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对植物习性的不明确、各地区土壤条件的不同,栽植观赏植物时成活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通过观察不同土壤酸碱度对"紫色宫殿"矾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状况影响,研究了其耐受极限与最适土壤酸碱度;通过观察酸雨对不同土壤酸碱度条件下矾根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了酸雨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通过干旱实验,研究了土壤pH环境对矾根抗干旱能力的影响。结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矾根对土壤pH值的适应性较强,在弱酸性环境下适应性良好。此次实验为预测其潜在的分布范围和对该种的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其它类似植物的园林应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无性系"鲁柳1号"耐盐响应,阐明旱柳无性系耐盐机制,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旱柳插穗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扦插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1‰、3‰、5‰、7‰),研究了盐胁迫对"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光合特性(叶绿素、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逐步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苗高地径相对增长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呈极显著负相关。盐胁迫对旱柳无性系"鲁柳2号"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3‰时,可以通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适应盐胁迫,但超过3‰后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高羊茅为冷季型草坪草,在夏季生长过程中,常遭受高温与干旱的双重胁迫。试验通过模拟干旱和高温环境条件,研究了高温与干旱双重胁迫对高羊茅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双重胁迫时间的延长,对照组高羊茅无明显伤害症状,而处理组高羊茅的伤害症状逐步升级;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6 d始发生显著性差异;叶片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6 d始发生显著性差异;叶片Pro含量逐渐增加,叶片含水量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9 d始发生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楝树1年生根插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自然干旱5,10,15,20 d条件下,干旱胁迫对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胁迫0—10d土壤水分的缺失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生长的影响,15—20 d时则反之;主根长、根幅和株高/主根长比值先升后降,地径/株高比值先降后升,说明楝树幼苗具有为适应胁迫环境提高根系主动吸水能力的适应机制,而根系对干旱胁迫较株高生长敏感;总生物量先增后减说明干旱胁迫初期,土壤水分的缺失能促进其生物量的积累,但随着胁迫的增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趋势向根系转移,根质量比显著增大;干旱胁迫使幼苗根、茎、叶含水率显著降低,且叶片含水率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植物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桑树(川桑)B家族MAPK基因MnMAPK5的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活性,并将其转入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研究,探讨MnMAPK5在逆境胁迫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nMAPK5的上游启动子连接到p BI121载体上,通过花粉介导法转入拟南芥中,经高温、低温、NaCl和PEG处理后进行GUS染色分析。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将MnMAPK5转化到拟南芥中,用T3转基因植株进行抗逆境胁迫分析。【结果】MnMAPK5基因的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在拟南芥中检测MnMAPK5启动子驱动的GUS活性的结果显示,MnMAPK5启动子活性受到了高温、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的诱导。在高盐、干旱、低温和H_2O_2处理条件下,过表达MnMAPK5抑制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和生长。在盐胁迫下,过表达MnMAPK5提高了转基因植株中的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了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H_2O_2含量;在干旱胁迫下,过表达MnMAPK5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中的MDA和H_2O_2含量,降低了CAT和POD活性;在低温下,转基因拟南芥相比野生型植株表现出更低的CAT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氧化环境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而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要低。此外,在各个胁迫环境条件下,AtPOD、AtCAT和AtRD22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转基因植株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结论】MnMAPK5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活性受到了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过量表达MnMAPK5降低了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表明MnMAPK5在逆境胁迫下起着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普陀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陀樟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普陀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普陀樟的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植物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5 d的胁迫解除后,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轻旱>冠淹>重旱>根淹,根淹处理不能恢复,逐渐枯亡,而冠淹处理因为植株干部皮孔增大反而比根淹的表现好,与干旱胁迫相比,普陀樟对水淹胁迫的反应更敏感,且耐受时间更持久,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的刺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动态变化,揭示其对NaCl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刺槐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1.5‰、3‰、4.5‰)下苗木的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分配和NS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1)随着土壤NaCl浓度增加,刺槐苗木的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随着NaCl胁迫持续时间增加,叶生物量的增速逐渐降低,而根生物量增速变化不显著,导致叶生物量比显著降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显著增加。2)随着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粗根、细根、茎和叶中的NSC(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土壤NaCl浓度3‰以下梯度间差异不显著,但达到4.5‰各个器官中的NSC含量均显著下降,粗根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细根、茎和叶。3)相关分析表明,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生物量比、粗根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根淀粉与细根可溶性糖和茎可溶性糖、茎淀粉与茎可溶性糖有着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NSC动态变化影响生物量分配进而影响器...  相似文献   

8.
以苗龄30 d的圆齿野鸦椿幼苗为研究材料,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条件,分析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碳水化合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圆齿野鸦椿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淀粉含量仅为非高温胁迫下的68.5%;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含量比对照组降低20.5~31.5%,叶绿素b含量降低20~30%,总叶绿素含量降低22.5~30.5%,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8.5~29.5%;幼苗同化力(NADPH、ATP)的形成受阻,影响植物对碳的固定和同化。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圆齿野鸦椿耐热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多叶羽扇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外源Ca2+,研究外源Ca2+对高温胁迫下多叶羽扇豆的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多叶羽扇豆的耐热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多叶羽扇豆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膜透性增大,细胞膜受到损伤,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高,SOD活性、POD活性升高。喷施CaCl2可降低电解质外渗,降低细胞膜的伤害率。外源Ca2+对降低MDA含量有一定的作用,可帮助多叶羽扇豆抵抗高温环境。喷施外源Ca2+能够提高SOD、POD酶活性,不能提高多叶羽扇豆叶片内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持续干旱对油茶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林52"2年生油茶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利用自然干燥法获得控水梯度,测定持续干旱条件下油茶苗叶片光合色素,叶片及根系(D≤2 mm)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持续降低(P0.05);叶片及根系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持续增加(P0.05),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降低(P0.05),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下降(P0.05);叶片及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当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30.6%时,复水后油茶苗能恢复正常生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1.1%时,复水后油茶苗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河竹鞭根对淹水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以在淹水环境中能长期生存的河竹为材料,测定了人工喷灌供水(对照)、淹水6个月的河竹1年生竹鞭上的一级根、二级根的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河竹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一级根明显高于二级根。长期淹水环境下,河竹一级根、二级根的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水中生长根的根系活力、CAT活性显著高于土中生长根,SOD、POD活性则相反,并能通过维持总体上较高水平的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的胁迫,尤其是一级根和水中生长根。河竹鞭根通过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调节作用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维持生存,其中一级根对淹水环境的响应明显强于二级根,水中生长根在适应淹水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朴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朴树的耐盐机理,为朴树在盐碱地的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对朴树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大小基本一致的1年生朴树幼苗,正常生长3个月后分别在0‰(CK)、2‰、2.5‰、3.5‰和5‰盐浓度下进行胁迫处理,7d后测定所需生理指标,以后每10d测定1次。结果显示:0~3.5‰低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均缓慢增加;5‰盐浓度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SOD、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表示:朴树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和保护酶活性的增大来适应一定的盐胁迫环境,但高浓度、长时间的盐分胁迫对朴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迫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人工模拟控水法干旱胁迫,探讨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巴东木莲幼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在对照处理略高,在轻度胁迫处理和中度胁迫处理明显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巴东木莲幼苗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再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保护酶SOD活性均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巴东木莲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沙滩黄芩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梯度盐(NaCl)胁迫对沙滩黄芩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沙滩黄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浓度0.5%及以上处理沙滩黄芩均表现为整株枯黄、营养不良,花或是果实未成熟就全部枯萎在植株上。与对照相比,在一定盐浓度范围内,随盐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SOD、POD活性、根茎叶中的K+含量均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MDA含量及根茎叶中的N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盐浓度过高时,除了POD活性转为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转为降低外,其他上述指标变化趋势不变。说明沙滩黄芩能够适应适度的盐胁迫,但是盐浓度过高时则会影响沙滩黄芩的正常生长。本试验表明沙滩黄芩能够忍耐0.4%及以下的盐溶液。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实用技术》2021,(4):66-69
以‘黑比诺’葡萄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环境,研究高温胁迫下外源褪黑素预处理对葡萄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以期探明褪黑素与葡萄耐热性之间的关系,为葡萄生产上进一步应用褪黑素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下,葡萄幼苗叶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渗透调节物质提高,SOD、POD和CAT活性也显著增强;同时,外源褪黑素预处理能显著降低高温胁迫下葡萄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增强葡萄幼苗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以上可知,外源褪黑素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保护脂膜的完整性,从而增强葡萄幼苗抵抗高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硼酸钠对桂花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低温胁迫下,随时间的延长,外源硼酸钠处理桂花叶片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持续上升;外喷0.5%~1%浓度的硼酸钠可显著减少桂花叶片MDA含量,增加游离脯氨酸,促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提高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0.5%浓度的硼酸钠可促进植株纵向生长,1%~2%浓度的硼酸钠对低温胁迫下桂花幼苗纵向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性越强。低温胁迫对桂花幼苗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适当浓度外源硼酸钠处理可以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桂花叶片的伤害,提高桂花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广东含笑嫁接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法,以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1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不同时间低温胁迫环境(6℃)对嫁接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苗木恢复生长48 h后,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但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与MDA含量均有所下降。2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广东含笑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水分利用率(WUE)均持续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后上升;恢复生长48 h后,Ci有所下降,其余均不同程度回升。表明广东含笑嫁接苗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油橄榄幼苗为材料,在旱棚盆栽条件下进行苗期干旱胁迫试验。对株高、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后,株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SOD含量无明显变化;可溶性糖、CAT、MDA、POD含量逐渐升高。研究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油橄榄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以"津研7号"和"津春4号"黄瓜幼苗为材料,在其生长期外施不同浓度的H2O2,研究了H2O2对黄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经低温胁迫后,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急剧上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外施H2O2能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渗漏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提高黄瓜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其中以10 mmol.L-1的H2O2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玫瑰在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的适应反应,揭示其抗重金属铅的能力,对不同含量铅胁迫对玫瑰1a生植株生长、叶片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玫瑰对铅富集与转移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胁迫强度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各指标出现不同变化规律,同一时间内,铅胁迫低于800 mg·kg~(-1)时,促进玫瑰生长,高于800 mg·kg~(-1)时,抑制其生长;随铅含量增加,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玫瑰叶片色素含量随铅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转折点出现在800 mg·kg~(-1)处理水平上;玫瑰体内铅含量随土壤中铅含量升高而逐渐增加,铅在玫瑰体内分布特征为根茎叶,根中铅含量远高于茎和叶。通过对玫瑰在不同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特性的研究发现,玫瑰在铅含量小于800 mg·kg~(-1)时能够正常生长,可以作为修复土壤铅污染的备选种植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