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调查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国有及集体天然林所分布的北豚尾猴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北豚尾猴共有15~20个种群,约300~500只,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且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分布区,分布海拔为700~2 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4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非法猎杀等问题,提出保护栖息地、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等北豚尾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猕猴     
正猴科分为猴亚科和疣猴亚科。在中国,猴亚科只有猕猴一个属。猕猴属是中国现在灵长类组成的主体,目前共有8个种,即短尾猴、熊猴、台湾猕猴、北豚尾猴、白颊猕猴、猕猴、达旺猴和藏酋猴。猕猴属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有些猕猴的尾巴比躯体略长些,有些猕猴则没有尾巴。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五十年代初,地球上计有灵长类18科153属。到六十年代初,世界各地就只剩灵长类11科62属222种了。它们主要生活在亚洲、非洲和中南美的60多个国家,如马达加斯加、哥伦比亚、马来西亚等。我国共有20种灵长类,其中有16种分布在云南,占我国总数的84%。据资料统计,树鼩、蜂猴、猕猴、平顶猴、熊猴、菲氏叶猴、恒河猴、滇金丝猴、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黑长臂猿、合趾长臂猿等,在云南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熊猴别名 :蓉猴、山地猕猴、阿萨姆猴学名 :Macacaassamensis英文名:Assamesemacaque猴科 :Cercopithecidae分布 :云南、广西、西藏、贵州等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熊猴个体略大于猕猴 ,雄性体重8~15千克 ,体长55~65厘米 ;雌性较小 ,体重5~9千克 ,体长42~62厘米。其憨态可掬 ,体胖如熊 ,性情粗暴 ,故名熊猴。与一般灵长类不同 ,熊猴的皮下脂肪较多 ,抗寒能力也比其它猴类要强。体毛蓬松棕黄色 ,面部呈肉红色。与猕猴相比 ,其头大、面长、吻部突出。头顶具“发旋” ,从中间向…  相似文献   

5.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于80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它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群丰寓,是各种珍禽异兽栖息繁衍的优良场所,特别是保护区内的亚洲象,在我国仅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保护区有分布,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孟加拉虎、白掌长臂猿、菲氏叶猴、獭猴等珍稀动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访问调查和野外调查两种方法对曾经分布于西双版纳北白颊长臂猿种群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北白颊长臂猿曾分布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尚勇)、勐满、勐伴、勐腊、瑶区、关累(麻木树)等乡(镇)及管委会区域内,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白颊长臂猿种群分布范围逐年缩小。60年代勐腊县有北白颊长臂猿约615只,80年代约有142只,2000年之后已不足10只,种群密度和数量都呈下降趋势,而本次调查中,西双版纳地区没有发现北白颊长臂猿野生种群的分布。致危因素主要有:生境破碎化、猎杀、林下经济的发展等。种群保护及恢复途径有:加强北白颊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及巡护监测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区跨境联合保护工作,加强生物廊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开展北白颊长臂猿回归方面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依文献记载,在西双版纳州设定鼷鹿调查范围,运用访问调查法对74个村民小组进行调查,共有120位受访者提供有效信息。运用Arc GIS 10.5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鼷鹿水平分布范围为勐腊县北纬22.189 752°~21.149 920°,东经100.614 550°~101.776 686°,分别位于勐腊、瑶区、勐伴、易武、勐满、磨憨(尚勇)、关累、勐捧8个乡镇。通过红外相机调查,发现鼷鹿栖息的海拨范围为624~1 099 m,以海拨600~900 m为主,占总栖息范围的83.35%。鼷鹿种群受到的主要威胁有生境破碎化、猎杀、林下经济发展等。提出加强鼷鹿栖息地保护、严肃查处猎杀鼷鹿的行为、做好生境恢复工作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访问及样方调查探究芒市菲氏叶猴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等基本信息,结果显示菲氏叶猴主要分布区域位于芒市镇河心场村和轩岗乡芹菜塘村所属天然林,种群数量共计4群170~190只个体。栖息地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性及稳定性较高,能维持菲氏叶猴种群生存。加强天然林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并开展保护宣传和科学研究是下一步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景东县发现豚尾猴豚尾猴(Macacanemestina)是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的临沧、勐海、景谷等地。科学家发现豚尾猴是研究人类克星──爱滋病的良好模型,因此国外对该物种的研究极为重视。在国内,由于多种原因,一直缺乏有关豚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现状分析,采用相对值法评价森林干扰度。评价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干扰度值为6.48,勐腊、尚勇、勐养、勐仑、曼搞子保护区的森林干扰程度值分别为6.38、6.87、6.44、6.49、6.23;干扰程度总体处于"轻度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6月,笔者对神农架林区野生猕猴资源现状进行了考察。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野生猕猴主要分布在林区东南部的长坊乡、宋洛乡、新华乡、徐家庄和新华林场的中山地带,约有18个较大的猴群,1600只左右;神农架林区的猕猴栖息地已有所缩减,生境受到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猕猴的生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同时本文对神农架猕猴保护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7年11月—2018年3月开展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冬候鸟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冬候鸟32种,隶属于6目13科,占尚勇子保护区鸟类总数的22.5%,占西双版纳州冬候鸟总数的58.2%。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即中华秋沙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分别为红隼、苍鹰、普通鵟、短耳鸮;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种,占尚勇子保护区鸟类总数的78.1%,初步获取了西双版纳尚勇子保护区冬侯鸟名录。此次调查的鸟类有14个分布型,主要来自在寒温带地区繁殖而向南迁徙越冬的种类。在调查的5类生境类型中,以农耕地和居民地生境中分布的种类最多,有25种,占候鸟总数的78.1%。  相似文献   

14.
西域青荚叶是亟待开发的一种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域青荚叶植物群落多项特征所作的样地调查,在该保护区西域青荚叶的分布地带共收集到维管束植物57科96属128种。对其生境植物群落区系植物成分的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其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与古热带、泛北极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而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的联系较为缺乏,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其群落成分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西域青荚叶种群,生活于该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或中山常绿阔叶林以及竹林中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段,生活力强,以分蘖繁殖为主。其生存环境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或弱的光照;高或中的土壤湿度、微酸性或酸性的土壤,高或中等的土壤肥力是适合该种植物生存的生境。  相似文献   

15.
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高度2 300~2 540 m较原始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其2 500 m2的样地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种子植物有44科、93属、149种,蕨类植物有7科、9属、13种。其群落的5个层次组成显明。群落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有24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及其变型的属,有15属。热带性质的属(51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32属),无中国特有属,显示该保护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国特有种多达76种,包括保护区特有的2个种,与云南共有的28种,与中国其他地区共有的46种,其中与西南片共有27种,表明本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其群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2种)和热带亚洲成分(30种),显示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地区的区系渊源。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113种)比热带性质的种(35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了大量温带的种类。以此认为,相对干燥的山地气候,是本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能够分布到海拔高度2 540 m,明显高于高黎贡山和无量山的原因。此外,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种类明显少于无量山的相同林分(177种),这或许也与两地区降雨量的差异有关。同样的由硬斗石栎、木果石栎等优势物种组成的林分,在高黎贡山和无量山属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在本保护区则属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说明具有类似优势成分的森林群落,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高等级植被类型(如植被亚型)中,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态特征,而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6.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1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 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 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13年至2014年于野外监测中通过活动痕迹证实了板洞保护区内确有猕猴存在,并于2015年监测到一个由30余只个体组成的猴群。考虑到猕猴生存对保护区的依赖,提出了以下几个保护猕猴的思路:加大对猕猴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违法捕猎的执法力度;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加强对猴群的监测,三管齐下达到监测与管护共同进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准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未阳市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分布现状、生境及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阳市分布有胸径10cm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大树53株,树龄100a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古树23株,主要分布于2个乡13个村。南方红豆杉资源主要分布在村旁宅院和毛竹林中,少量分布在次生阔叶林及灌木林内,其中独立木资源数量为37.74%,毛竹林资源数量为33.96%,次生阔叶林资源数量为16.98%,灌木林资源数量为11.32%。  相似文献   

19.
黄腹角雉栖息地恢复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息地丧失及片断化是黄腹角雉面临的主要威胁。在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选取3块典型的针叶林样地,对其进行择伐和补植以加快其向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改善黄腹角雉的栖息地状况。结果表明,择伐及补植以后群落更新加快,生物多样性大幅提高,黄腹角雉在试验区活动频率增加。说明采用人工林分改造促进自然更新的方式可以加快针叶林向常绿阔叶林植被的演替,有利于黄腹角雉栖息地恢复重建,是人工保护黄腹角雉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Jiulianshan Mountain was analyzed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community ecology. The community is rich in species diversity, with 144 spermatophyte families including 379 genera and 647 species, in which there are 6 gymnosperm families including 8 genera and 9 species, 21 monocotyledon families including 77 genera and 116 species, and 117 dicotyledon families including 294 genera and 522 species. Dominant families of the flora are Fagaceae, Lauraceae, Aquifoliaceae, Rosaceae, Ternstroemiaceae, Theaceae, Rubiaceae, Moraceae and Euphoarbiaceae, most of which are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distribution. As for family systematic distribution, the ratio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genera is 100:62.8 in 142 genera of 16 families. As for generic distribu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areal type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genera, in which there are 205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areal type, 131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temperate areal type, 35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cosmopolitan areal type and 8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endemic-to-China areal type. The ratio of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genera was 100:63.9.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forest community in Jiulianshan and the typical species of the zonal flora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stand rehabilitation and stand establishment approximating a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sample data based on community research are valid and convenient for floristic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from the Jiulianshan Mount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