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0.57R-0.18G-0.2B色差分量法对刺梨图像进行处理,通过Ostu自适应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和二值图像白色色素面积阈值等方法对图像进行一次分割。根据刺梨果实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再采用YCbCr颜色空间模型中各分量的阈值对图像进行二次分割。通过标记分水岭分割算法对粘连果实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利用Hough圆变换对独立、遮挡和重叠情况下的果实外圆进行拟合和修复,最终获取果实质心坐标及其半径。试验结果表明:刺梨果实识别正确率均高于92%,说明本算法能够对刺梨果实进行有效地识别。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驾驶人眼睛状态检测对环境、头部姿态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红外成像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眼睛定位和特征提取的方法。对采集的3名驾驶人脸部红外图像平滑处理算法、阈值分割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适于驾驶人眼睛状态检测的实时算法。在驾驶人脸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采用连通区域标记法对眼睛区域进行精确定位,通过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获取瞳孔位置,使用Harris角点检测获取普尔钦光斑位置。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对驾驶人眼睛进行定位,并准确提取相关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式识别的农田目标定位线检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农田图像的特点,采用K-means模式识别算法,实现农作物与背景的分离.通过对二值图像进行水平扫描.检测定位区域和定位点,利用定位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聚类判别函数,实现农田目标定位线的检测.多幅农田图像实验表明,定位线能够正确提取出来.该算法处理640×480像素的彩色图像蒂要0,12 s,在自动导航系统中是一种有效、快速的图像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射线图像复杂大背景下微小目标检测,研究强噪声、大灰度梯度下微小缺陷的分割方法。提出面向射线图像的视觉显著度模型,模拟人眼视觉注意机制,采用线扫描及自适应中央-周边差策略,以视觉显著度为尺度,通过特征图计算与融合、显著图获取等算法,从射线图像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注意区域;进一步通过显著度竞争标记排序各注意区域,并根据显著度阈值识别可疑缺陷区域,由此减少图像数据处理量,排除射线图像其他部分的干扰。提出以显著图上可疑区域的注意焦点为种子点,基于各点显著度的区域生长分割方法,实现了可疑区域图像中微小缺陷目标的准确提取。在复杂大背景X射线图像的实验中,准确提取出含有未知缺陷目标的区域,对微小目标的分割取得了较好效果,准确率达到96.1%,比传统方法高8%以上,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边缘检测与扫描滤波的农机导航基准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时、准确地提取作物行基准线,提出了一种将边缘检测和扫描滤波(Boundary detection and scan filter, BDSF)相结合的基准线提取方法。首先对RGB颜色空间采用G-R颜色特征因子进行图像灰度化,再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对灰度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像,获取较好的作物信息。然后分别对图像的底端和顶端部分进行垂直投影,获取作物行的位置,形成一个包含作物行直线的条形框;在这个条形框内,再用等面积的小条形框对图像进行扫描并统计有效点的个数。最后根据扫描的结果来提取导航线。试验结果表明,对比Hough算法和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 LSM),BDSF算法处理一幅分辨率为640像素×480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为67ms,与LSM算法耗时相当,精度接近Hough算法;并且在杂草和株数稀缺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作物行基准线。  相似文献   

6.
棉种图像精选方案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棉种精选算法.精选作业前,先设定种子通道工位;精选过程中,使用首帧差分阈值分割的方式提取种子区域的二值图像,然后在原图像的种子区域计算红色像素数并判断红色种子,通过分析二值图像判断破壳种子,最后对种子图像进行微分处理并去除边缘像素判断裂纹种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判断出缺陷棉种,速度快、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为害状色相多重分形的椪柑病虫害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自动识别椪柑病虫害,研究了以椪柑病虫害为害状多重分形谱特性参数为输入变量的小波神经网络病虫害识别方法。利用改进型分水岭算法提取椪柑病虫害为害状边界,对非连续的边界进行边界跟踪,将过分割区域进行区域合并,标记为害状边界,提取标记区域,生成病虫害为害状目标图像;对病虫害为害状目标图像0°~120°这一主要色相区域4等分,产生4幅色相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进行多重分形分析,计算其标度不变区多重分形谱的高度及宽度;以此高度及宽度作为小波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椪柑病虫害识别,5种病虫害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7%。试验结果表明:椪柑病虫害为害状的4对多重分形谱高度及宽度值较充分地反映了椪柑病虫害色相累计信息、分布信息及区间形状的典型特征,能用此方法进行椪柑病虫害机器识别。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区域生长的微小缺陷提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生长算法。首先通过计算二维灰色绝对关联度,将原始图像转换为仅包含高频信息的灰色关联图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阈值处理和区域标记,获得缺陷区域的形心。然后将该形心作为种子像素在灰色关联图像内进行区域生长,实现微小缺陷的在线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区域生长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简化计算过程,满足在线提取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网格和分区域聚类的玉米苗带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苗带中心线提取受自然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6×6动态网格与分区域特征点聚类的玉米行定位算法。首先将获取的玉米苗带图像进行像素归一化,采用改进的过绿特征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玉米苗带与土壤背景,得到二值图像;然后通过动态网格扫描二值图像,获取候选玉米苗带特征点,并对候选玉米苗带特征点采用分区域聚类算法,得到玉米苗带特征点;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特征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玉米苗带中心识别线。田间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很好的适应较为复杂的田间环境。玉米苗带识别准确率为93.4%,处理一幅分辨率为1 920像素×1 024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320 ms。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缘检测和区域定位的玉米根茎导航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玉米根茎图像信息,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区域定位的玉米根茎导航线提取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分割2G-R-B灰度图像,得到二值化图像,结合形态学处理、位置/面积去噪方法提高二值化图像质量,对去噪图像按列累加得到列像素累加曲线;针对传统方法得到的特征点中伪特征点较多的问题,引入高斯滤波器平滑累加曲线,并运用极值法减少玉米根茎伪特征点的干扰,在提取玉米茎秆边缘直线时,提出基于最远茎秆成像宽度的双侧边缘判别思路,通过扫描每条边缘直线的四边形封闭邻域有效剔除伪边缘直线;最后,根据边缘直线二次定位玉米的根茎区域范围,并剔除伪特征点,采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准确提取导航线。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处理一幅1280像素×720像素图像耗时约236ms,特征点拟合准确率为92%。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算法精度高、实时性好,在缺苗、杂草较多和株距不标准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奶牛身份的识别度,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识别奶牛身份的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耳标式电子标签来标记奶牛的身份,并在计算机系统建立一个电子数据档案。由于奶牛身份识别系统实行一畜一标,奶牛养殖规模大,植入的电子标签众多,射频识别技术中多标签存在冲突,因此防止多标签冲突问题是研究的重点。防冲突算法有ALOHA算法和二进制搜索算法两种常见算法:当采用ALOHA算法时,电子标签过多会造成防冲突时间长,甚至会出现判断错误;二进制搜索算法虽然不会出现错误,但用时较长,且安全性差,将二进制搜索算法进行改进成为返回式二进制树形搜索算法,可以解决这些缺点。为此,提出了基于返回式二进制树形搜索算法设计的奶牛身份射频识别系统的防冲突技术,试验表明:该设计可以解决识别系统中的防冲突问题,使系统采集信息与奶牛身份信息一一匹配,且缩短了识别时间,能迅速识别电子标签。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水岭和改进MRF的马铃薯丁粘连图像在线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铃薯丁粘连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分水岭和改进马尔科夫随机场(MRF)的分割方法。分水岭方法可以将粘连图像分割为若干一致性较好的区域,恰好有利于MRF进行标记,同时,针对实际应用中区域势团势能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改进势函数确定MRF的条件概率,使其在全局上具有一致性,从而解决粘连分割问题。用分水岭方法对图像进行初始分割,将图像转化为块状表示。综合考虑初始分割区域的相对高度和面积,用改进的MRF标记正确分割区域和过分割区域。计算过分割区域与邻域的紧密度,选择紧密度最大的邻域并与之合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继承了分水岭方法优点的前提下,解决了过分割的问题,正确率为95%。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迁移学习和Mask R-CNN的稻飞虱图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稻飞虱图像识别研究中自动化程度较低、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Mask R-CNN的稻飞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根据稻飞虱的生物特性,采用本团队自主研发的野外昆虫图像采集装置,自动获取稻田稻飞虱及其他昆虫图像;采用VIA为数据集制作标签,将数据集分为稻飞虱和非稻飞虱两类,并通过迁移学习在Res Net50框架上训练数据;最后,基于Mask R-CNN分别对稻飞虱、非稻飞虱、存在干扰以及存在黏连和重合的昆虫图像进行分类实验,并与传统图像分类算法(SVM、BP神经网络)和Faster R-CNN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条件下,基于迁移学习和Mask R-CNN的稻飞虱图像分类算法能够快速、有效识别稻飞虱与非稻飞虱,平均识别精度达到0. 923,本研究可为稻飞虱的防治预警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然环境中成熟荔枝识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自然场景下成熟荔枝的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荔枝彩色图像的颜色和灰度特征,选取YCbCr颜色模型进行处理,对其Cr分量图进行阈值分割去除复杂背景,并采用形态学和连通区域标注法消除分割后的随机噪声;然后结合一维随机信号直方图分析法与模糊C均值聚类法( FCM)对处理后的荔枝图像进行聚类和分割,实现荔枝果实和果梗的识别.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均能有效分割出果实和果梗,综合识别率达到95.5%.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四杆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机构优化设计中,为了避免基本蚁群算法容易出现停滞现象、收敛速度慢的缺陷,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结合起来,在蚁群算法的每一次迭代中,首先根据信息量选择解分量的初值,然后使用变异操作来确定解的值。针对机构运动轨迹能够最佳逼近某一给定运动规律,且机构约束较多,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计算。证明改进蚁群算法应用于机械优化计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域生长的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套基于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信息和颜色因子相融合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为保证茄子图像分割最佳的颜色空间和颜色因子,提取了50幅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茄子图像的RGB颜色空间分量灰度图和直方图,比较了茄子果实、叶子、茎秆和空隙等的颜色特征,得出了G-B颜色因子对于茄子果实分割最为有利的结论。按照灰度级相同和空间8邻域连通的原则确定种子区域,进而通过扫描整幅图像进行初始分割。融合G-B颜色因子和空间信息对初始区域进行合并,直到分割形成的区域类间距离最大时停止生长。通过顶点链码与离散格林技术提取出果实的最小外接矩形,求解果实的生长位姿,试验表明:其分割效率均大于93%,平均用时为0.32 s,能够满足果蔬采摘机器人对视觉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源图像融合的自然环境下番茄果实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果采摘机器人面对的自然场景复杂多变,为准确识别和分割目标果实,实现高成功率采收,提出基于多源图像融合的识别方法。首先,针对在不同自然场景下单图像通道信息不充分问题,提出融合RGB图像、深度图像和红外图像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实现了机器人能够适应自然环境中不同光线条件的番茄果实。其次,针对传统机器学习训练样本标注低效问题,提出聚类方法对样本进行辅助快速标注,完成模型训练;最终,建立扩展Mask R-CNN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采摘机器人在线果实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扩展Mask R-CNN算法模型在测试集中的检测准确率为98.3%、交并比为0.916,可以满足番茄果实识别要求;在不同光线条件下,与Otsu阈值分割算法相比,扩展Mask R-CNN算法模型能够区分粘连果实,分割结果清晰完整,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往土地利用监测大都采用监督分类算法,成本较高、错分漏分严重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概率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分类算法.该算法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分类器的参数,提高分类器的精度,运用香农熵选择高置信度的样本扩展初始训练样本集,将大量未标记的样本扩展到训练样本集中,减少了初始标签样本的数量,节约了...  相似文献   

19.
叫声是评估生猪福利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猪叫声与福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与生猪福利密切相关的三种生猪叫声包括咳嗽声、尖叫声和呼噜声。基于这三种声音进一步分析声音与环境,声音与身体状况,以及声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随后,对当下的生猪福利监测所采用的传感器,包括穿戴式与非接触式两大类进行分析,并简述不同方式的优劣势。基于非接触式的优势及麦克风传感器技术的可行性,从声音的获取和标记、特征提取以及声音分类三个方面对现有的生猪声音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和评估。最后,从声音监测技术、生猪个体福利监测、商业应用以及养猪从业者四个角度讨论了叫声在生猪福利监测中面临的研究困境以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关于生猪声音分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分类器的选择和识别算法的改进上,而对端点检测和特征选择的研究较少。同时,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还包括不同生长阶段的音频数据获取难度较高,缺乏公共的猪舍内音频数据库以及缺少完善的声音指标与动物福利监测评价体系。总体来说,建议进一步对声音识别过程中涉及的各部分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加强跨学科专家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声音监测在生猪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从而加快精准畜牧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复合四位置刚体导引机构综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通  韩建友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3):203-207,196
对于有限分离四位置及复合四位置刚体导引机构综合,用位移矩阵法给出布氏曲线的方程式,并通过坐标变换将方程式化为标准形式,再依据射影几何中二射影低阶曲线束构成高阶曲线的原理,以圆束和直线束中二对应线交点的轨迹得到布氏曲线,实现布氏曲线的单值有序绘制。最后根据映射理论建立机构解域,使设计者可以直观准确地知道机构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