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天麻仿野生栽培是在天麻适宜生长地区模仿野生环境进行的人工栽培活动.野生天麻适生于年平均气温8~15℃,最高气温低于30℃,空气湿度较大的冷湿环境.仿野生栽培首先要考虑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应选择适宜天麻生长的林地、林间、遮荫地进行仿野生栽培.  相似文献   

2.
天麻是一味大宗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领域药谱中广泛应用,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林地效益,黎平县开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本文主要从种植区选择、菌材选择及培植、整地种植、天麻基地管理与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运输、加工和分级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以期为黎平县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德江县及类似生产区实现天麻种植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德江县城区及其辖区乡镇仿野生天麻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江天麻仿野生种植品种主要为红天麻、乌天麻和黄天麻;主要采用春、夏、冬连续滚动种植模式,春冬栽以无性繁殖技术扩大规模,生产商品麻;夏栽以有性繁殖技术培育麻种。德江县仿野生天麻种植存在种植技术应用及推广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及资金利用效益低、市场对接及产品研发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提升"两菌一种"的规模和质量、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及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升仿野生栽培天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镇雄县天麻仿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野生天麻数量急剧下降,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弥补野生天麻数量上的不足,人工仿野生栽培天麻技术在镇雄县试验了多年,人工仿野生栽种天麻的技术适种地域广,生长周期短,极具种植、开发、推广价值。现将人工仿野生天麻栽培技术介绍如下,旨在让镇雄县天麻种植户在天麻种植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续2002年第12期) 5、天麻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1)菌材的制备 菌材的制备是天麻栽培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结合天麻栽培管理实践,从选地、菌床培养、菌材加工、菌材摆放、接种蜜环菌、菌塘管理、种植方法、生长期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阐述了天麻栽培技术,以期推进天麻仿野生种植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天麻复合压块栽培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天麻复合压块栽培下的优势,为天麻的栽培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与仿野生木棒伴栽法比较分析,考察复合压块栽培法的优势。[结果]复合压块栽培法天麻增殖率较木棒伴栽法高,且成本比伴栽法低;2006~2008年复合压块栽培法分别比木棒伴栽法增产5%、6%和9%。[结论]复合压块栽培法优于仿野生木棒伴栽法。  相似文献   

8.
宜红优1号杂交天麻是由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天麻技术协会育成的既适宜低海拔平原地区室内栽培,又适合高海拔(500~1800米)高山丘陵地区室外仿野生栽培的杂交天麻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填补了我国高山、丘陵,尤其是平原地区栽种天麻无杂交良种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天麻栽培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天麻栽培大多采用传统的"窖栽法".该法之弊是开挖窖坑深、菌材堆积多、播种量大、填充料层厚、费工费时且产量不高.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食用菌协会403专家组改"窖栽法"为"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高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藏仿野生种植天麻Gastrodiaelata中天麻素含量,并将其与野生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西藏波密县仿野生种植天麻的天麻素介于0.41~2.28 g/kg,其平均含量为0.88 g/kg,比当地野生天麻高4倍。[结论]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挖季节相同或较接近情况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品质高于当地野生天麻。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种植天麻技术切实可行,该项目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天麻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药用和保健价值。由于野生天麻产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不断创新。该文总结了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要点及加工方法,为天麻人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天麻栽培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窖栽法".该法之弊是开挖窖坑深、菌材堆积多、用种量大、填充料层厚、费工费时且产量不高.针对这些缺点,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食用菌协会403专家组改"窖栽法"为"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天麻栽培目前大多数采用传统的“窖栽法”。该法之弊是开挖窖坑深、菌材堆层厚、播种用量大、填充料需专门制备、费工费时和产量较低等。湖北省宜昌市三峡菌协403天麻专家组经8年攻关,终于攻克了上述难题,探索出“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新技术”,1999年在下堡坪天麻基地栽培15万平方米,产鲜天麻105吨,收入1500万元,获得了“1平方米土地,投入1  相似文献   

14.
以大方当地野生天麻驯化种、当地野生蜜环菌为供试材料,选用正交表L_9(3~4)进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天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索在仿野生环境条件下栽培天麻的合理施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施P元素200 g/穴能提高栽种天麻带来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正>彝良县把做优做强天麻产业作为全县脱贫致富重要抓手来抓,截至目前,全县天麻仿野生种植总面积达5.99万亩,采挖天麻2.68万亩,鲜天麻产量达1147万千克,实现种植产值15.28亿元,按全县超过50万农业人口计,人均天麻收入超过3000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大产业。彝良是"昭通天麻"的主产地,仿野生种植的核心区,人工仿野生种植天麻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因  相似文献   

16.
贵州作为中国天麻的三大产区之一,大方是其主要产地,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2008年,大方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大方县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天麻之乡"。简述大方县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的条件以及效益,并为大方县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蕺菜的仿野生栽培,总结提出仿野生蕺菜栽培技术,指导蕺菜仿野生栽培,生产优质的蕺菜产品,提高膳食安全。充分利用资源,实施庭院栽培与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多品质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栽培出品质好、药用价值高的铁皮石斛,对活树仿野生、死树仿野生、大棚仿野生、石头仿野生、岩壁仿野生、林下仿野生、纯野生栽培方式下铁皮石斛的多糖、甘露糖、醇溶性浸出物、黄酮、多酚、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以干基计)在28.62%~48.73%,平均含量35.12%;甘露糖含量19.08%~28.07%,平均含量23.01%。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最高的为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分别为48.73%、44.15%和28.07%、26.4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栽培方式。粗纤维含量(以干基计)在9.63%~16.49%,平均含量11.69%。含量最低的是石头仿野生、死树仿野生、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分别为9.63%、9.76%、9.85%;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49%,极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含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不同人工栽培方式生产的铁皮石斛均可替代野生铁皮石斛,而以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生态环境更适合道地药材品质的形成。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醇溶性浸出物(以干基计)含量为4.04%~16.05%,平均含量为7.21%。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05%,极显著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酚含量(以干基计)为0.31%~0.66%,平均含量为0.43%;黄酮含量(以干基计)为0.09%~0.25%,平均含量为0.16%。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均为纯野生铁皮石斛,含量分别为0.66%和0.2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多酚和黄酮含量最低的均是大棚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分别为0.31%和0.09%,说明大棚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在醇溶性浸出物、多酚和黄酮含量上与纯野生铁皮石斛仍存在有极显著的差异,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龙眼果园林下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为例,总结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的场地要求、移栽技术、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灰树花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是栽培场所与原料的优选、仿野生出菇、科掌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无公害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