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木材防腐现状、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木材防腐工作。70年代以来, 发展中国家的木材防腐发展迅速。当今世界木材防腐的发展趋势为: 防腐品种趋向多样化, 保护剂向高效、低毒或无毒的方向发展, 处理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木材防腐数量小、品种少、差距大。作者提出了发展我国木材防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木材资源短缺是影响我国家具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木材资源占有率仅9m3/人左右。尤其是家具用材,由于长期以来的无计划采伐和一些人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主要珍贵用材已趋于枯竭,实木家具用大径级木材严重短缺。然而,随着人工林工业  相似文献   

3.
木材材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材色是木材基本属性,关乎木质品视觉美感及其装饰性能,其色彩变化是评价木材品质及其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木材材色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是用材树种良种选育、人工林定向培育及木材加工利用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木材材色分析技术,介绍现行的材色分级标准,阐释材色形成机理和变异来源,并面向未来木材市场需求及高价值人工林定向培育目标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木材材色形成机理和实木用材树种良种选育、优质木材定向培育及加工利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降低汽车运材成本的措施武学文(东北林业大学)鲍海军(西林吉林业局)目前,我国森工企业的木材运输,汽车运材占主要地位。木材运输成本约占其生产成本的1/3~1/2。降低汽车运材成本,降低木材生产成本,可使企业增加利润,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现将降低汽...  相似文献   

5.
首次采用非破坏性测定木材材质方法、并用立木木材弹性系数指标来研究9年生马尾松不同家系间材性的差异,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初步说明了立木木材弹性系数在马尾松材性育种上的应用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应用该技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丰富了我国木材材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材挂车更新的探讨段惠民,张文斌(大兴安岭筑路工程局)(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李东玫,李君,江杰(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哈尔滨木材转运站)(黑龙江省上甘岭林业局)我国林区运村挂车保有量为1万余辆。运村挂车与牵引车组成的汽列是木材生产的主要运输工具,担...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铁路货车材应力分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目的与试验材料所谓应力分等 ,就是用一种机械设备来测试木材的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 ,再根据强度或抗弯弹性模量确定木材的等级。我国对木材等级的确定 ,不论是何种用材 ,都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 ,从外观上按木材的自然缺陷如节子、斜纹、虫眼等来划分。而往往有些表面缺  相似文献   

8.
首次采用非破坏性测定木材材质方法、并用立木木材弹性系数指标来研究 9年生马尾松不同家系间材性的差异 ,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初步说明了立木木材弹性系数在马尾松材性育种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同时提出了应用该技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丰富了我国木材材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湖南林业》2002,(2):10-10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木材消费总量也呈持续上升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木材总需求量在2.6~2.8亿立方米左右,而且由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北京申奥成功以及建材、造纸、装修、家具市场的升温,木材的需求量呈进一步攀升之势。一方面是木材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木材供应量又呈递减之势。特别是从1998年全国性洪灾以后,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了大江大河及生态脆弱地区林木采伐,商品木材的年产量由原来的每年6000万立方米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年产量4000万立方米左右。除去薪材、人造板代木材外…  相似文献   

10.
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选育材性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国  韩一凡 《林业科学》1991,27(3):284-288
格性直接影响木材的用途及其经济价值。材性育种已成为现代林木育种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是主要的两个材性特征,往往是林木材性改良的两个性状。木材密度直接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直接影响纸浆和纸的质量。研究木材密度和木材纤维特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有助于指导林木材性育种工作。本文报道I-69杨×I-63杨F1杂种无性系木材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压缩木制造技术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兰  李庆峰 《林业科技》2005,30(1):35-36,39
目前 ,我国已进入大量应用人工林木材的阶段 ,为了实现人工林木材和间伐材的高效利用 ,首先应从软质人工林的材性 ,如强度、耐久性等方面进行改良 ,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压缩木、人工林软质木材的表面密实化加工、压缩整形木、木材横纹压缩变形的固定等一系列课题在压缩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压缩木是通过对实体木材进行压缩 (热压 )处理而获得的一种材料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密度大、质地坚硬、强度高、耐磨性好 ,同时其尺寸稳定性也得到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压缩木制造工艺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 ,希望对…  相似文献   

12.
相思类树种木材的资源、材性与加工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思类树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广泛引种栽培。通过对其木材的解剖特征、天然耐腐性、干燥特性、制浆造纸性能以及人造板和细木工等加工性能的分析,结果显示,相思类树种木材不但是优良的纸浆材原料之一,而且多数树种木材也是生产人造板和实木家具等的较好原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木材检验中造材后量材改锯中存在的问题。如原木的一断面腐朽为薪材,而另一端为优良断面的木材,如何进行量材改锯等等。并提供了木材改据参考一览表。  相似文献   

14.
刘婕 《国际木业》2002,32(8):4-4
今年我国木材(原木和锯材)进口数量的增幅会大大超过前两年,但金额的超出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针叶材比重的大幅增加。今年我国木材(原木和锯材)进口数量的增幅会大大超过前两年,但金额的超出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针叶材比重的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5.
把树脂单体、添加剂等浸入到木材中,木材受热后,树脂单体在木材内部聚合,与木材纤维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从而改善了木材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中、小径级原木制材工艺的探讨吴万荣,丁廷文(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1目标我国目前中、小径级原木制材工艺的发展目标是围绕提高制材工业水平,侧重提高锯材出材率、加工规格质量和木材利用率,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削片制材新工艺,并以此作为示范...  相似文献   

17.
对南方松、桦木的热处理材,化学改性处理材和ACQ防腐处理材,进行木材尺寸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木材的吸湿率和体积膨胀(收缩)率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尺寸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国外木材热处理工艺进展及制品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目前国外常用的几种热处理工艺,分别对其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和其产品的性能及应用进行阐述.对比化学方法处理的浸渍材而言,热处理后的木材产品更加符合环保要求.采用热处理工艺来处理我国人工林木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其尺寸稳定性、耐候性和防虫性等,而且还能拓宽人工林木材的使用领域.木材热处理将是我国木材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消耗量大于总生长苗,木材供需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1980年,我国木材进口量仅为181万m3,但1990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已达4000万m3,在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进一步加大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使供需缺口扩大到5900万m3;2006年为1.42亿m3,预计2015年中国木材供需缺口将达到2亿m3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木材产品质量是影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本论文从树木生长特性、采伐技术、集材、造材等六种因子对木材产品质量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控制,以减少木材损伤,提高木材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