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Ⅱ优15系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选配的弱感光型新组合。1999年引人我省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白叶枯。2000~2002年,在临高县博厚镇南贤洋共制种50hm^2,其中对55户高产田块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组合制种单产3.90~4.05t/hm^2的最佳苗穗结构是:博ⅡA基本苗150~180万/hm^2,  相似文献   

2.
博Ⅱ优15是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利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晚造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性,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省晚造主要推广的新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3.
博Ⅱ优15是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利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HRl5配组而成的晚造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性,是我省晚造主要推广的新组合之一。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对杂交香稻Ⅱ优15在闽北地区作双晚和中稻种植的特性、产量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Ⅱ优15为大穗型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优良、耐肥抗倒、丰产性好、熟期适中、米质较优、抗稻瘟病;高产栽培应以插短龄秧、保蘖、足穗、提高穗重为主攻方向,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插足苗数,促前、稳中、健后的肥水运筹,加强螟虫防治为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博Ⅱ优15是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化州市于2000年引进,经5年示范种植,总结出了其特性及适时播插、疏播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901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直播栽培、化学除草、间苗和补苗、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为博Ⅱ优901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Ⅱ优650”系江苏省盐城市靛都区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650”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2年育成,2003年开始参加江苏省水稻中问试验,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Ⅱ优650”(苏审稻200603)。该组合在江苏省水稻中间试验和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Ⅱ优536是南平市农科所用自行选育的恢复系536与Ⅱ-32A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我站于2004年开始引进该组合,经两年试验示范,该组合在中稻区种植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较突出,适应性广。现将两年的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阐述杂交稻新组合杜博Ⅱ优26直播栽培的生长特性,并介绍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严防杂草危害、开沟精播、肥水管理、鼠害螺害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能够为该品种的扩大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Ⅱ优辐8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辐819配组而成的晚籼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04年7月获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再生能力强等特点,深受种植户的欢迎,是适宜德化县推广的理想组合,将成为德化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组合之一。一、产量表现Ⅱ优辐819做中稻大面积试种示范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增产潜力,一般亩产500~600千克,高产种植可超过650千克。2000年在上涌镇下涌村种植5.3亩,平均…  相似文献   

11.
博Ⅱ优15是湛江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广东、海南两省和南方稻区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好等特性,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Ⅱ优084是江苏省镇江农科所用镇恢084与Ⅱ-32A配置而成的突破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其表现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好栽培、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为了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我镇今年在坪洋村白砍口建立7hm^2单季晚稻优质高产示范方,采用杂交稻新组合Ⅱ优084,配套使用富硒增产剂等高产技术。经县农业局组成验收,结果每667m^2平均实割亩产642.7kg,每667m^2理论亩产663kg,在面上起到了推动作用。示范方的主要栽培技术为:  相似文献   

13.
14.
总结博Ⅲ优273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秧、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Ⅱ优53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R53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从2003年引进该组合,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米质好等优点,现将两年试验示范结果及高产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稻杂交新组合。其特点是:高产优质、穗粒适中、结实率高、千粒重高。2004  相似文献   

17.
Ⅱ优536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53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武夷山市吴屯乡引进试种,2004年扩大试种,2005年进行高产示范,2006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4a来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Ⅱ优084系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镇恢084测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引进我市在罗东镇埔心村、柳城街道三堡村作双晚种植:在翔云镇福庭村、向阳乡旗星村作中稻种植.经过两年试验示范种植,该组合表现稳产、超高产、熟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市中晚稻主推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郭华 《福建农业》2006,(3):9-11
杂交稻“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中晚熟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4-2005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稻,烟后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博Ⅱ优815是广西博白县农科所利用该所选育的博ⅡA及新育成的R8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3、2004年参加广东省水稻新品种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55.2 kg和458.6 kg,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20~122天,米质较好,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