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计算机网络网络传输速度的关键是找到最佳的路由实现算法,本文从节约存储空间和提高运算效率方面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分析与比较,这种改进算法的效率优于传统的Dijkstra算法,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相似文献   

2.
最短路径是GIS在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提出的求取最短路径的算法很多,其中Dijkstra算法是使用最为普遍。通过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在GIS应用中的分析和研究,对算法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进行了优化。复杂性分析比较以及仿真分析证明该改进算法的效率优于传统Dijkstra算法,既节省了存储空间,又提高了程序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首先,本文以一般Dijkstra算法为基础,对一般Dijkstra算法的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然后,通过具体算例将一般Dijkstra算法与其改进算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详细演示;最后,分析了基于一般Dijkstra算法的改进算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求解步骤更加快捷、方便,最小T标号寻找时间较短且出错率较低,最短路径寻找时间较短及图示算法方便学生理解四方面的优点,期望对《运输与配送》课程中关于最短运输路线问题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Floyd算法解决了Dijkstra算法无法解决的弧权为任意实数的网络最短路问题,并且给出了Floyd算法的最短路长与最短路径的MATLAB程序,此程序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Dijkstra算法、A*算法和Floyd算法等最短路径算法的分析研究,选择Dijkstra算法作为物流配送路线规划的核心算法;并且针对原始Dijkstra算法的不足,分别对原始Dijkstra算法的数据存储方式、执行效率和数据结构提出了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杰    温小荣    汪求来  叶金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6):129-137
树木建模广泛应用于林业信息化等领域,点云各项优良特性使其也称为树木建模主要方法。基于几何特征的树木枝干点云骨架提取中以根节点距离相似归类的方法在枝条分叉处更加合理,而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受制于传统使用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的Dijkstra算法因而较少。主要针对树木枝干点云,将现有若干最短路径算法进行相应的改进以应用于基于几何特征的树木枝干点云骨架提取中。通过实际数据验证可知,利用邻接表能够大幅度降低内存需求,相较于以往采用的Dijkstra算法,SPFA的执行速度是理想的,更加快速,能够对精细化点云树木建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利用动态规划思想求解运输最短路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利用这种思想编写计算机程序,辅助完成其最短路径的求解,可以为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在编写程序时建立数学模型、借助数学工具写出其源程序,并在VC环境下得以实现.程序简单易懂,并没有单纯地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而是编写了一种新的程序克服了Dijkstra算法不能实现多路径输出的缺点,在现实生活中为运输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温室大棚的智能化和实时监测的目的,结合ZigBee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大棚远程监测方案。由于ZigBee树型路由算法存在路径选择不优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一种适用于温室大棚实时监测系统的ZigBee路由优化算法。该算法并不特定选择下一跳节点,而是根据一跳范围内邻居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剩余跳数这一优先权来限制剩余跳数较多的邻居节点作为被选节点,从而降低节点转发跳数,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多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节点跳数、端到端的延时及可靠性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森林防火中的路径分析算法为研究对象,针对森林防火中对路径分析算法的特殊要求,以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为基础,对它们进行改进与优化。结合林区交通网络自身的特点,引入道路宽度、最大限速、必经地和忽略地等森林防火路径分析约束因子,并以此作为道路权值确定的依据,提出了带约束条件的森林防火最优路径算法,并给出详细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该算法符合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能够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与决策中发挥作用。图2表2参17  相似文献   

10.
拓扑控制与拓扑维护是优化无线Ad hot网络拓扑结构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无线Ad hot网络中各节点在失效情况下,为维护网络的连通性,提出一种以Dijkstra SPT算法为基础,以减少Ad hot网络拓扑维护开销,低代价节能运行的最短路径树算法—ELSPT。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利于对Ad hoc无线网络带宽的空间重利用,提高网络容量,减少分组碰撞的概率,对优化网络的拓扑控制和拓扑维护有着显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维不规则零件排样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优化排样算法.对最小包络矩形求取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运算速度;借助最优选择策略,对选择算子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提出了高度调整法,对解码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精度.排样实例表明,算法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最短路径算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应用于交通运输、设备更新、线路设计等各方面。本文介绍了Dijkstra算法,并针对衡水市某区域蔬菜农产品配送到小区超市要求路线最短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最短道路的城市公交智能查询系统,首先针对城市公交线路网络图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研究基于上述数学模型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和相应的算法设计,和以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基于道路最短的公交线路查询算法,并通过简单模拟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简要介绍按此思想设计实现的城市公交智能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4.
矩阵算法是求解不含负回路的网络中所有顶点对之间最短路的有效算法之一,但当节点比较多时,计算的矩阵多,重复计算量大,降低了计算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矩阵算法,该算法的思路是利用权矩阵计算网络任意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路长。计算实例表明,优化的矩阵算法减少了重复计算,简化了路径标注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满足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追求精神上愉悦,因此,旅游业方兴未艾。面对如火如荼的旅游在线平台的发展,如何为游客提供多点组合的最优观光路径,成为当下迫切的需求。本文摈弃传统的点对点导航模式,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具有旅游线路推荐功能的大学生出游App,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平台载体,为游客方便快捷地规划合理的游览线路。  相似文献   

16.
对公交网和道路交通网进行预处理,提出了出行网的概念,给出了相应的构造算法,出行网为后续选路算法的实现提供高效平台.基于所提出的出行网,在综合考虑换乘次数、出行距离、出行耗时以及步行换乘等多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出行线路选择算法——BRC(Best Route Chioce)算法.该算法可通过调节系统参数求得不同目标条件以及综合目标条件下的最优乘车方案.理论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可行的,算法正确性也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鉴于无线传感器具有能量有限性的特点,从硬件方面进行改进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引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找到一个好的路由算法来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本文介绍了最典型的分簇路由协议LEACH协议及在LEACH路由协议算法缺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算法LEACH-C协议算法。从对两种路由协议的仿真结果来看,改进后的算法能够使各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得到均衡,网络的负荷也相应得到了均衡,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河流水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求解,为预估河流水质参数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用混沌序列的产生过程模拟粒子初始化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加入单纯形算法提高计算精度,建立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一维及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一维及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求解;随着参数取值区间的不断扩大,算法的运算时间增加;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比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且计算精度更高。【结论】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改善原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是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预估一维及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往二维平面条件下确定天然气管道最优路径难以符合真实环境的情况,利用GIS软件Global Mapper提取高分辨率离散化三维地形数据,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基于DEM模型,以天然气管道长度最短为评价指标,管道弹性敷设曲率半径为约束条件,建立地形起伏地区管道路径寻优模型,采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A~*算法),应用启发式搜索方式,求解两点间最优的曲面路径。通过实际地形模拟分析表明,基于Global Mapper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工作量小、精度高,能够有效模拟地形的真实情况;A~*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和计算鲁棒性,适用于管道路径寻优模型的求解,能够有效缩短管道总长度,降低路径的起伏程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规划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配电网的辐射型结构,在无功二次精确矩选择补偿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网无功优化分区的方法,并在选点时考虑已选补偿点对后续优化选点的影响,运用动态规划法来确定最优补偿位置;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补偿点的最优补偿量,对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进行改进,每一代群体进行分组进化,并采用自适应罚因子、交叉率和变异率,以提高收敛速度和解的质量.采用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使配电网各分区得到合理的无功补偿,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经济性和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