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初植密度尾叶桉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雷州半岛的唐家林场设立了尾叶桉5种初植密度:①1m×3m(3333株/hm2);②1m×4.5m(2222株/hm2);③2m×3m(1667株/hm2);④1.5m×4.5m(1481株/hm2);⑤3m×3m(1111株/hm2)的试验,分别于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时进行了调查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⑴尾叶桉初植密度在1111~3333株/hm2范围内,林龄4年内,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平均胸径与树高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⑵密度3333株/hm2由于株数多,产量最高,利润也最高。⑶从第3年开始,密度1667株/hm2的材积年生长量增幅最大。⑷5种密度的胸径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几乎减少2/3,造林密度越大,减少量越多;至第4年各种密度的年生长量几乎相近。树高生长的高峰值也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减少2/3,第4年又减半,至各种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几乎相近。除3333株/hm2的材积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2年之外,其它密度的材积峰值都出现在第3年,第4年开始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2.
5种密度(4、7.9、14.3、16.9、30株/m2)香椿播种苗密度试验表明,香椿苗木对密度的生态对策与一般树种不同。高密度只对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30株/m2的范围内,地径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而苗高则随着密度增加有增有减。高径比是合格苗的重要指标,其值不得超过60。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苗茎生物量是渐增的,但有效生物量以7.9株/m2为最高。育苗合理密度为8株/m2左右。在合理密度、合理生产管理条件下,可保证80%的苗木合格。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与苏柳无性系可作为我省在海涂、河滩地发展短轮伐期纸浆林的主要栽培树种,3年生高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大于5cm,树高8m,蓄积100m3/hm2以上,纯收入1000元/hm2,杨树造林密度可选择(1×3)、(2×2)m,柳树(1×1.5)、(1×2)m,3年生林分已达到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  相似文献   

4.
滩地柳树无性系人工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长江滩地4年生苏柳172等无性系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蓄积量生长和林木干形影响显著,1m×1.5m密度林分,蓄积年生长量达27.5m^3/hm^2,滩地柳林造林密度应不低于1667株/hm^2。  相似文献   

5.
对参试的35.6hm2天然阔叶林伐后迹地进行菇耳专用林定向培育,通过树种选择、清杂、去高桩、补植、抚育、施肥等措施,4年后,幼树密度由2250株/hm2增加到7500株/hm2以上;活立木蓄积由1.5m3/hm2增加到42m3/hm2,平均生长量达10.1m3/hm2·a。  相似文献   

6.
对参试的35.6hm^2天然阔叶林伐后迹地进行菇耳专用林定向培育,通过树种选择,清杂,去高桩,补植,抚育,施肥等措施,4年后,幼树密度由2250株/hm^2增加到7500株/hm^2以上;活立木蓄积由1.5m^3/hm^2增加到42m^3/hm^2,平均生长量达10.1m^3/hm^2.a。  相似文献   

7.
香椿矮化丛状栽培香椿矮化丛状栽培第二年可亩产椿芽360kg,扣除1—2年成本,亩纯利3000元,第三年亩产540kg,亩纯利8000元。安徽省太和县林业局杨灿用的栽培方法:(1)苗木直径1.8—2.5cm,高1.3—1.8m。每丛(1.1m2)栽6株...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是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53、2.18。林木蒸腾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259.7、1527.7、1988.4、4986.1m3/hm2。在一定范围内,林木材积生长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产材积量分别为3.04、4.08、4.51、8.73m3/hm2。虽然22500m3/hm2·a灌溉量的产材量最高,但材积需水系数最高,其耗水量是其它灌溉量的3~15倍。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灌溉量以7500m3/hm2·a为宜。  相似文献   

9.
对5年9个月生三种密度(1666株/hm^2、2222株/hm^2和3333株/hm^2)两种配置(1666株/hm^2,株行距分别为2m*3m、1m*6m)尾叶桉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密度越大的林分,其冠幅、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就越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矮化香椿园中采芽时期和采芽长度对香椿品质的影响。为便于分析,将测定结果归纳为3类指标:外观、口感和其他营养成分。研究表明,春季(4~7月)采芽,各项指标均优于秋季(9月)。春季第1茬芽的品质最好,但第2、3茬芽的品质降低较少。从品质和产量综合考虑,春季采芽长度以10~15cm为宜。秋季(9月),各项指标急剧降低,为确保枝条安全越冬,已不适于采芽。  相似文献   

11.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思茅松种子园保留密度对生长量和球果产量的特性,对7年生相同家系的思茅松种子园开展5种不同疏伐强度(疏伐强度25%、疏伐强度30%、疏伐强度45%、疏伐强度50%和不疏伐)的疏伐试验,观测试验前、2年后的生长量(树高、胸径、冠幅)和球果数,计算出相应的增长量,对增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疏伐强度2年后树高、胸径、冠幅和球果数增长量最大的处理均是疏伐强度为50%的处理,树高增长量次之的处理是疏伐强度为25%的处理,胸径、冠幅和球果数增长量次之的均是疏伐强度为42%的处理。树高、胸径、冠幅和球果数增长量小的处理均是对照CK。5种不同疏伐强度的树高增长量差异不显著,胸径、冠幅和球果数增长量差异均显著。该差异可作为思茅松种子园郁闭期保留密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火炬松(Pinus taeda)无性系花粉产量的变异,在火炬松1.5代种子园选出20个无性系,每无性系5株,共100株火炬松作为研究材料,调查胸径、树高、冠幅和花粉量,通过对比单株花粉量、单位面积花粉量和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来筛选高花粉产量的无性系.结果表明,单株花粉量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花粉量最高的是243无性系,为1302.55 g;单位面积花粉产量最高的是201无性系,为36.70 g/m2;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最高的是243无性系,为34.14 g/m2;花粉活力最大的是298无性系,为100%.火炬松种子园的花粉产量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间,最终筛选出243、201和298无性系3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地区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对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花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长量和结果量影响显著。营造花椒经济林,采取3 m×4 m、3 m×3 m株行距,花椒树生长快、树形成型早,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实现丰产,平均产花椒果皮1 350kg/hm2以上;营造花椒生态经济兼用林,株行距采取2 m×4 m、2 m×3 m,第4年按隔株挖除的方法调整栽培密度,能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第6年花椒果皮产量可达到1 2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对龙泉市林科所杉木第1代种子园盛果前期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嫁接后第3—4年开始投产,第8~9年开始进入盛果期,产量一般稳定在75~120kg/hm2;各无性系间平均单株产量差异板显著,而且重复率达到57.96%~70.61%;同一无性系直冠形接株平均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盘冠形接株,差距达到3.5倍左右,并且随着树龄增加而扩大,而种子发芽率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涩粒率前者低于后者。因此,选择遗传性优良的高产无性系为建园材料,培养直冠形接株,是种子园达到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与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历经“六五”选优,“七五”建园与“八五”投产,长达工5年之久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管理与种子丰产技术。“八五”期间种子园开始生产种子,产量逐年上升,1995年大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375kg,最高小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27.825kg,属于马尾松投产初期高产种子园之列。种子园混系种子质量优异,5年生子代林材积增益比对照大41.4%。种子园的建成与投产,可为速丰林建设提供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17.
杜仲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为了探索基于叶、皮、材兼用的杜仲高效栽植模式,以‘华仲1号’杜仲良种为研究对象,连续6年对6种高密度栽植模式的杜仲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密度和留侧枝数量对杜仲生物量的影响均显著。由于皮、叶、材兼用的高密度建园模式每年都要收割其地上部分,故初植密度对其整体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较大。建园密度小、留侧枝数量少,单个侧枝生长量较大,但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却相对较低;而建园密度大,单个侧枝生长量相对较小,但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却相对较高。适于叶、皮、材兼用的杜仲高密度栽植模式为:宽窄双行栽植,宽行行距1.0 m,窄行行距0.5 m,株距0.5 m,每株留侧枝4个,建园第6年杜仲的平均产叶量达到15.77 t·hm~(-2),叶片和树皮的总产胶量达到0.56 t·hm~(-2),平均木材产量达到22.01 t·hm~(-2)。采用基于叶、皮、材兼用的高密度杜仲栽培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杜仲的生物量,还将有效促进杜仲叶、皮及木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提高杜仲产品的附加值,降低杜仲橡胶的提取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程光  赵斐 《陕西林业科技》2012,(5):60-62,66
经过9年的山地培育试验,实现板栗栽培的早实丰产,连续4年挂果,年均产量达2 928.5kg/hm2,最高达4 346kg/hm2,初步筛选出"蓝田红明栗"、"柞栗11"、"长安寸栗"和"山东油栗"四个适宜本地栽培的丰产优质良种;试验表明,初植密度为600~1 050株/hm2,控制林份郁闭度0.6~0.7,有利于丰产稳产;适宜的栽植方式可以加快建园进程,合理的整形修剪,林农间作,林地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幼林培育技术综合措施,是实现山地栗林早实丰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幼林冠层光合生理特征,进而为西南桦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西南桦无性系密度试验林为对象,每个密度处理选取3株优势木,将每个单株6 m以下树冠按每段1 m划分为2~4个冠层(2~3m、3~4m、4~5m、5~6m),每个冠层选择一位于阳面中间位置的平均枝,测定位于枝近顶端的4片发育完满叶光响应曲线。【结果】1)西南桦幼林冠层间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差异显著(P<0.05),这些指标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表明上部冠层光合能力较强,且对强光的利用能力高。2)西南桦幼林冠层暗呼吸速率随冠层上升虽有降低趋势,但不同冠层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3)相同冠层条件下,造林密度显著影响西南桦幼林冠层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三者均随造林密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特别是冠层3~4 m和5~6 m规律更明显。但是造林密度对于西南桦幼光补偿点和树暗呼吸速率无显著的影响。【结论】总体而言,西南桦幼林上部树冠表现出更大的光合潜力,冠层对于西南桦幼林光合能力的影响要高于造林密度,且两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研究将为珍贵树种通过合理修枝调控林木生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用品种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收集的16个银杏优良单株4年生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间叶产量、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合量以芽最高,叶次之,根枝较低。综合分析表明:WL168号表现最优,其次为桂林3号等,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