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椿矮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香矮化栽植密度以19500-24000株/hm^2为宜,采用菱形双行种植方式有利于香椿的生长和产量,整形、修剪是香椿矮化和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通过整形可使树形成灌木形、扫帚形、分层形等,结合截干、环剥及采摘回缩等措施可控制树高在2m以下。菜用香椿经多年生长后,抽枝、萌芽能力逐年减弱,可采用断根促萌来更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作为营养价值高、无污染食品的“椿芽”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将香椿的矮化密植技术介绍如下。1 矮化苗木的培育为适应密植生产栽培 ,对需要分枝多的矮化苗 ,除按照培育一般壮苗的常规方法外 ,还应通过摘心或化学药剂处理 ,进行矮化造型。对于 1年生实生苗 ,可从 6月中旬开始 ,每年 3月摘心 1次 ,连续进行 3~ 5次 ,最迟的 1次应于 9月中旬以前进行。对于多年生苗木 ,应先平茬 ,后再摘心 ,即将苗木自地面 10cm以内处截干 ,待苗木从根颈处萌出新芽 ,选留位置合适的 3~ 5个…  相似文献   

3.
香椿保护地矮化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椿温室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包括(1)品种对比,山东曹县红香椿最佳,采芽量超过其它品种34%;(2)栽植密度,以40株/m^2为最好,但有待进一步研究;(3)截干高度,以1.5cm为最佳,每株平均生芽数为3.37个;(4)矮化激素,效果最佳者为多效唑(PP333);(5)突破顶芽试验,喷施0.005%,赤霉素(920)最好,在15天内有80%左右植株突破顶芽。  相似文献   

4.
5.
5种密度(4、7.9、14.3、16.9、30株/m2)香椿播种苗密度试验表明,香椿苗木对密度的生态对策与一般树种不同。高密度只对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30株/m2的范围内,地径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而苗高则随着密度增加有增有减。高径比是合格苗的重要指标,其值不得超过60。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苗茎生物量是渐增的,但有效生物量以7.9株/m2为最高。育苗合理密度为8株/m2左右。在合理密度、合理生产管理条件下,可保证80%的苗木合格。  相似文献   

6.
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其现有资源分布零散,且多为果、叶、材兼用型并侧重于产果,产叶量低,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对叶用银杏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幼龄叶用银杏园的合理密度做了初步研究试验。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鄂西北银杏产区随州市中部,海拔100~300m,系浅山丘陵地形,年日照时数2060~2173h,年均气温15.℃,1月均温2.2℃,7月均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年降水量1000mm,无霜期240d,土壤为轻壤和中壤,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地下水位较低。2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幼龄柑橘果园套种香椿是增加果农前期经济收益的有效办法。本文从香椿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栽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出广西省南宁市区域幼龄柑橙果园套种芽用矮化香椿栽培技术,为南宁市及相似生态区域的柑橘类种植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以提高果农收入和促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菜用香椿矮化密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菜用香棒矮化,在造林的当的应不进行截干平葜与摘心,以养树势。自第2年起,每年在采收第二茬嫩芽后,对茎干和一、二级侧枝进行一次截干平茬。在生长枝每年摘心次数以2次为好,时间以5-6月份为这且,截干平茬与摘心的部位对促进萌芽数的多少没有影响。矮化密植密度以2800-3400株/667m^2左右为好,初植尖不大于4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9.
油橄榄密度 整形及间作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我省初选并已扩大栽培试验的九个优良品种进行密度、整形方式、间作物试验。提出初期密度以2m×2m为宜;幼树的整形方式以“灌木”形为好;间作物以经济林苗木(核桃嫁接苗)最佳,黄豆、地瓜次之;经简单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与冠幅之间相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香椿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开展了香椿大田育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密度对苗高、地径、高径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大,地径逐渐减小,苗高总体减小,高径比与育苗密度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育苗密度对苗木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0.05).叶、根、地上部分与单株生物量随育苗密度的减小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环割及芽体涂抽枝宝、发枝素等措施,研究了促进矮化香椿园幼树休眠芽萌发和成枝的作用,证明以芽体涂发枝素的综合效果最好。用喷施或土施的方法研究了PP333对香椿播种苗和幼树生长的影响。喷施以250~500mg/L为宜,土施可达500mg/株。  相似文献   

12.
香椿根插繁殖可采用粗0.8~2.4cm的根作插穗。0.3~0.5cm的细根宜用平埋方式,覆土厚1~2cm,成苗率可达85.7%。硬枝扦插,在窖藏前用IBA500mg/L或NAA500mg/L处理插穗;或在扦插前用2,4-D50mg/L处理插穗,均可提高生根率。插穗在扦插前用IBA100mg/L的酒精溶液速蘸,插后20d再用IBA1000mg/L酒精溶液速蘸,生根率可达89.5%。嫩枝扦插因极易腐烂而难于成功。在扦插生根过程中,镰刀菌、色串孢菌、假丝酵母、链格孢菌及地霉菌等弱寄生病原真菌,均可能侵染插穗,使其腐烂,应注意防治。香椿植株有内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导致插穗腐烂。经鉴定,内生菌属于欧氏杆菌属(Erwiniasp.)。  相似文献   

13.
香椿水培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香椿嫩茎(俗称香椿芽)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枝段粗度(或单位长度的枝条重量)、培养温度、培养液成分和枝段上的芽数等4个因素。香椿硬枝的芽在室温、最低温5~7℃、最高温20~22℃条件下均可萌发。0.1%KH2PO4或清水作为培养液,优于其他处理。其产芽重量与培养枝段的重量密切相关,可根据枝段重量与芽产量之间的相关回归方程,预测香椿芽的产量。河南香椿和河北香椿在营养成分含量上各有所长,二者均可采用溶液培养香椿芽。  相似文献   

14.
PP333对香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用不同浓度PP333浸泡香椿种子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上胚轴伸长、幼根生长及培养24d幼苗干重等的影响。并测定了发芽种子的呼吸强度,还原糖、脂肪含量及脂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的生理效应。试验证明,低浓度(10mg/L)PP333可明显抑制下胚轴的伸长,而促进幼根生长,但对幼苗干重影响不大,且对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也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对香椿矮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提高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及品质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光生  雷秀嫦 《林业科学》1994,30(4):296-305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耕松土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火炬松种子园栽植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英德火炬松种子园进行了 6m× 6m、8m× 8m和 1 0m× 1 0m等 3种栽植密度试验 ,1 3a结果表明 ,不同栽植密度的高、径、冠幅及产果量差异显著 ,以 8m× 8m密度能发挥个体与群体作用 ,产果量最高 ,6m× 6m次之 ,1 0m× 1 0m最差 ;在郁闭度进入 0 6以后 ,便逐渐抑制产果量上升 ,需及时疏伐 ;6m× 6m密度因单位面积株数多 ,早期较高产 ,适于早期丰产栽培 ,且因树体较小 ,便于采果。8m× 8m密度适于中长期经营 (1 3a以上 ) ,如需二者兼取 ,则可采用 4m×8m或 4 5m× 9m密度 ,中期疏伐 1次 ,这 2种栽植形式利于疏伐与机耕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子园高产稳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迟健 《林业科学》1992,28(4):302-310
根据全国7省26个杉木种子园有关数据,及浙江杉木种子园高产稳产研究协作组的研究报告,从高产稳产角度,对园址选择、建园材料选择、定砧密度、结实前管理及结实后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园址最好选在撒粉期雨量不过多、不常遭冻害的杉木一般产区;选取低山向阳缓坡、隔离条件好、土壤深厚而肥力中等、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建园。建园材料选遗传增益高而结实中等以上无性系,注意花期相配。定砧密度要适当。结实前狠抓嫁接株保存率及直冠率,通过土壤管理及适当疏枝培养宽大、透光树冠;结实后狠抓土壤管理、花粉管理、及时疏伐及病虫防治,结实衰退时及时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18.
从杉木林中采集七株优树的种子,并在种子园内采集相同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种子,进行成对对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四年后,来自种子园的后代其生长量显著高于来自林分的后代,树高增长9.1%,胸径增加14.5,由此,对杉木初级种子园的遗传效应加以肯定并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9.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书振  罗云伍 《林业科学》2000,36(Z1):86-89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历经1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1)同一立地指数级,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当某一密度的林分经间伐后同另一个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两者优势木高、平均木高无明显差异;两者胸径差异明显,即间伐的林分小于未间伐的林分;两者立木蓄积,间伐的低于未间伐的;间伐林分部蓄积量(立木蓄积+间伐蓄积)高于未间伐的蓄积。初植密度不同的林分,间伐后与未间 林分的总蓄积量百分比,其比值,初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