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点难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振兴事业当中最为关键的建设内容之一,在乡村经济发展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乡村振兴的重大阻碍,主要存在城乡义务教育不平衡、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高等农科教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包括通过再教育培养现代化的农民、通过义务教育振兴农民的下一代、通过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发展现代化的农业、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因此,需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改革举措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3.
宏观战略背景下咸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宏观战略背景下,咸阳市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摸清问题,找准痛点,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产业发展难题、生态困境难题、乡风文明难题、有效治理难题、人才队伍难题和资金短缺难题6个方面梳理了宏观背景下咸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痛点、难点问题。解决好这些难点,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得以正确、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全社会多种主体、各方力量、多种机制的介入与协同,这种介入与协同的结构应该是新兴职业农民主体、人民政府主导、各个企业引领、高科技支撑、社会全面参与的"五位一体"。切实抓好乡村的改革发展、建设和村务治理方面的乡村振兴规划,围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拿出科学可行的乡村振兴规划,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这里就青海省互助县班彦新村的发展和进行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目前我国若干个农村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风貌和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基于区域发展角度拟定乡村建设规划对于乡村振兴十分必要的。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岛镇应从区域发展条件出发,结合自身的地域资源,旨在通过新农村资源保护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但实施乡村振兴以来,我国新农村依然存在特色保护与新建之间的矛盾、公共设施与历史文化的失调等问题。所以应在保护新农村资源特色的同时,实现主题休闲体验、城郊生态游乐等产业及类型丰富的农业旅游项目相结合,打造出集生态、文化、经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农村多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去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央对乡村的政策红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今年2月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聚焦乡村振兴,提到2018年最重要的农业农村工作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代表委员热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选择,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实现全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宁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笔者通过参与宁夏不同类型的城乡规划工作,结合勘察研究,对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加大贯彻落实力度,浅谈了对策建议,以供同行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社会发展描绘出的新蓝图,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的重大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至今,在我国广大山区、林区、沙区分布着480个贫困县和许多贫困乡村,这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乡村不能掉队。因此,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林业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部署,吹响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号角,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方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德昌县大力推动林下药材种植,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林下药材示范基地,保护农户发展林草产业的信心和积极性,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助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进入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推进,如何发挥地方院校教育优势资源助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广受社会关注。以渝东北地区为例,从高校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出发,结合高校扶贫实践,经分析发现高校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相对贫困群体识别不精准、巩固脱贫成果方式扁平化、信息化投入高等现实挑战,通过搭建多元化智能服务平台、探索多元化帮扶模式、转变高校师生帮扶理念等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乡村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近年来,五里界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为统领,高举乡村振兴大旗,增强“红色引擎”,充分利用中国光谷旁、梁子湖畔的生态和区位两大优势,按照“农民组织化”要求,推行“组织区域化”,创新党建与社建融为一体,社区治理“1+16+N”模式,推动“发展融合化”,走出“产城融合+文旅互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努力实现“治理精细化”,建成了乡村振兴样板街道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林业兼具了资源、生态保护、生态文化和产业发展等多项功能,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战略,基于林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密切联系,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林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推进林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实现途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挥农业科技驱动、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林草专家们认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重视发挥林草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支撑作用。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国家林草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家胜教授说,林草院校是林草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一是要加紧培育农业创新拔尖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破解农业发展“卡脖子”难题,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要推动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双线联动”。聚焦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而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针对长寿乡村生态振兴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生态振兴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实现民族复兴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石,唯有如此,才能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自从开始实施这一乡村振兴策略,我国乡村地区正朝着振兴的方向不断加快脚步前行,但是在这发展的路上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等问题。林业经济是乡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的水平是直接反映乡村振兴策略实施的根本效果。另外,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策略与乡村林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及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只有合理地实施乡村振兴策略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林业经济作为我国乡村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事关农民教育权利,而且深刻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耕文化的传承、生活理念和经营意识的改变不仅是影响农民素质高低的深层次原因,更是事关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文中以服务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立足点,围绕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农村新生活发展理念与经营意识改变为主线,结合思想认知、价值认同等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深层次因素,从教育主线、教育机制、教育渠道、教育方式等方面探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了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一九七九年起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我们只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使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富裕起来,也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为此,中央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联网的木材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物联网及其核心射频识别技术,对基于物联网的木材管理系统体系、功能结构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设计.物联网技术在木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将实现木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识别、跟踪和监控,实现木材的集约化和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