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人机监测松材线虫病的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进行遥感拍摄,在430 m和700 m两个飞行高度下采集异常枯死松树遥感影像,将野外GPS采集的位置信息同ENVI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处理与解读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人工甄别和NDVI值提取枯死松树分别为6株与7株,数据有效率提取为85.71%;对无人机遥感获取的6株枯死松树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实地验证,水平误差在0.86 m^4.20 m之间。表明无人机遥感基本实现了松材线虫病致死松树的精准定位,对于松材线虫病监测和后期除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襄阳市松材线虫病监测现状,构建了枯死松树天空地监测体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测、人工地面踏查等技术,采取“互联网+无人机举证+人工地面踏查”的模式,对枯死松树进行监测核查。基于GNSS、卫星遥感、互联网+等技术,研发了《襄阳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核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枯死松树的坐标定位及身份证化管理。监测体系在襄阳市的推广使用,基本实现了疫情监测智慧化、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刍议枯死松树的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死松树及时精准监测是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基础,传统人工线路踏查难以保证全覆盖和高时效。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采集区域级地表覆盖数据,获取单木与树丛级森林资源健康状态信息,服务于枯死松树监测;地面调查是航天和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疫情遥感监测必不可少的工序。枯死松树的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天空地遥感技术互为补充的集成运用,是提高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工作实时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为精准监管森林资源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也是完善和丰富现有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体系、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早期发现以及疫情处置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病变色松树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评述了松材线虫病变色松树遥感监测的数据和方法研究进展,并就星-机-地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监测变色松树提出展望。[方法]通过分析松材线虫病染病松树的生理生态特征和冠层光谱,综述遥感数据的获取、基于遥感数据的变色松树解译方法,讨论当前松材线虫病变色松树遥感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不同的遥感监测平台对于变色松树的识别各具其优势,地面调查具有高可靠性优势、卫星遥感具有多时相优势、无人机遥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活性优势。其中以无人机遥感和高分卫星遥感为主的遥感技术的发展,伴随着遥感图像解译算法和计算机软硬件的改进,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变色松树的快速定位和计数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新手段在变色松树监测过程中还存在着监测手段单一,定位位置偏差大、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低等问题。[结论]未来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多和无人机影像获取成本的减少,从多源遥感影像上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定位出单株变色松树和疫区变色松树的计数将成为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掌握永仁县云南松枯死的分布情况及死亡原因,通过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方法及内业数据整理分析,基本查清了松树枯死的原因,次期性害虫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枯死松树发生地点、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为今后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松材线虫病发生初期的扩展规律,对两块面积均超过400hm2、处于病害发生初期的试验地进行连续12个月、每月1次的无人机航拍.对航拍图的分析表明,实验地1在2021年没有新发现枯死松树;实验地2从2021年6月至10月,共发现21株枯死松树,但每个月的枯死松树分布均为随机分布或离散分布,没有出现病害由发病中心向四...  相似文献   

7.
松墨天牛取食为害与松树枯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赵锦年  应杰 《林业科学》1989,25(5):432-438
笔者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松墨天牛成、幼虫的取食习性;阐明了松墨天牛成虫取食与松树生理衰弱、幼虫钻蛀与松树枯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蛀干害虫之间的关系;对成虫产卵习性和幼虫种群分布规律也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松墨天牛成、幼虫取食是造成我国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止松树的大面积死亡,必须密切注意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拟松材线虫分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拟松材线虫分布简报姚晓华(江西省森防站南昌330006)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发生松树枯死现象,鉴于毗临本省的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生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省森防站对松树枯死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各地、市、县森防站每年...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越南松树枯死的原因,对越南南部的林同省,中部的承天-顺化省,北部的广宁省的思茅松、马尾松和南亚松枯死症状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别从枯死、濒死、健康松树木质部中抽取52份样品,用于线虫分离镜检。调查发现松树在感病后,树冠部分针叶失去光泽,逐渐褪绿变黄,进而褐红干枯,最后整个树冠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全株枯死,针叶下垂且当年不落;随着病程的发展,松脂分泌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树干上有天牛产卵刻槽,死亡的松树上有天牛的羽化孔。在抽取的松树样品中分离鉴定到了泰国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thailandae BrasschBrassch-Bidasak,2002),为病原的确定和防治工作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松、赤松等松科针叶树是大连地区森林资源中的主栽树种,自2016年松材线虫病疫情在大连地区发生以来,为防控疫情,以黑松为代表的大量疫木和疑似疫木被伐除,松树资源损失严重。为了科学论断松树枯死的根本原因,该文通过标准地调查及取样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地内松树总体枯死率为25.4%~62.9%,其中因松材线虫病引起的黑松枯死率仅为0~4.8%,其它原因引起的黑松枯死率为18.1%~62.5%;在标准地枯死木中,因松材线虫病致死所占比例为0~48.0%,其它原因占52.0~100%。建议除针对松材线虫病进行专题防治研究,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外,还建议开展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