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无线电波坑透仪的原理、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并通过在徐庄煤矿11280工作面的应用,圈定该工作面的各异常区域,揭示了该工作面隐伏的小构造的位置,为工作面的采掘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物探方法和钻探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将钻探手段和物探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往往能取得既快又准的勘查效果。文章分析某公司井下主运输石门及辅助运输石门进行第二次揭煤作业的情况,同时为掌握清楚石门揭煤区域的煤层赋存状态及异常区,采用瑞利波探测和千米钻机探测的"物探+钻探"的探测方法对石门揭煤区域进行全方位探测。"物探+钻探"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在揭煤前对掘进区域地质构造异常区和水文地质情况的掌握程度,以确保实现石门安全揭煤。  相似文献   

3.
煤矿多年以来的开采,形成了许多采空区域。为探测煤矿采空区域的具体位置、空间形状、积水等情况,对工作面上覆进行了电透视探测,分析了采空区积水测算的过程和方法,对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量测算。工作面钻探结果显示,与物探结果基本相符。物探技术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为工作面能正常生产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V8工作站中瞬变电磁法模块对煤矿进行采空区圈定和断层探测的应用。本次项目前期对该矿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最终选择了适合本矿的合理方法,探测成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探测成果除了与已知采空区范围基本吻合外,还探测出了新的采空区,对矿方下一步布置工作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探测出的断层在空间位置、发育走向、倾向、断距、富水性等方面都与断层已揭露区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深圳市龙岗区属隐伏岩溶、土洞发育区,岩溶、土洞塌陷成为该区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对某小区的岩溶、土洞的探测及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岩溶、土洞的探明及处理总结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高密度电法对不同物性的地质体分辨能力较强,是探测异常地质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广州某盐矿采空区发生震动、开裂、下沉等地质灾害,运用高密度电法对盐矿采空区浅部(地表以下100 m)进行了探测,共布置导线12条,通过分析电阻率断面图,发现低阻异常区19处,因卤水是良导体,其电阻率极低,推断低阻异常区可能是深部卤水通过构造、裂隙运移至浅部形成的含卤水带(或构造带)。可见,高密度电法可为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提供有效地地球物理依据,应广泛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苏利兵 《技术与市场》2023,(11):122-126
为保证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安全回采,对3号煤层片帮、冒顶原因进行分析。经数值模拟计算,3103综放工作面为有效控制煤壁片冒,应控制端面距小于500 mm,调整支架工作阻力为13 000~14 000 kN。通过对打设片帮处锚杆进行补强加固以及对产生裂隙的构造影响区施工采取钻孔注浆等措施,使3103综放工作面片帮大小和范围均大幅下降,最大片帮宽度从6.3 m变为2.1 m,最大片帮深度和距离均低于1.4 m,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空巷(小窑破坏区)对西曲矿回采工作面的主要危害及影响,对该矿存在空巷(小窑破坏区)的24305回采工作面进行初步介绍,并指出在4#煤层松软破碎、地质构造复杂条件下,通过对空巷(小窑破坏区)预先维护、工作面调整、工序优化及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快速、安全、经济地回采通过了空巷(小窑破坏区),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很多煤矿面临的开采环境复杂程度相对于以前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各种类型的断层给综采工作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综采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回采工作整体的效率和质量。将14030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作面过断层过程中回采工艺应当采取的优化措施和具体过断层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工作面采取了相关措施后顺利通过断层,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AIP公司的生产实践,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异常情况的成因、分类及影响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究。针对由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中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生产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和处理这一难题,以及生产效率和交货期等难以管控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对生产过程异常情况进行控制的可行性方案,构建了一种用于车间生产异常事件信息实时采集、快速分析、趋势预判和综合查询信息管理系统。该异常管理系统已被AIP公司成功应用,实践证明它可以全面提高中小型制造企业对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使生产异常问题的处理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这不仅为AIP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为其他中小型制造企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炳凯  虞沐奎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19-121,132
简要介绍了试验林地的概况,选择了25个树种进行试验,并按各树种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平均单位面积蓄积的年平均生长量进行排序。对主要伴生树种的生长发育过程作了说明,指出伴生树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混交形式,同时提出把建立林道和营造生态防火林带相结合。为皖南丘岗地区火炬松人工林提出可供选择的主要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皖南山区大戟科植物的种类和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分布,对该科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淮北临涣煤矿塌陷水域底泥对氨氮的吸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临盘涣塌陷水域底泥对于氨氮的吸附能力很强,一经接触便被吸附,吸附量接近1000mg/kg;而底泥对氨氮的释放是一个复杂动态过程,各采样点各深度处土样的氮释放量相对于吸附量来说都较小,上层底泥氨氮达到释放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要少于下层底泥。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传统的毛竹育种难以获得创新种质,本课题运用60Coγ射线处理毛竹实生种子。2007—2010年在肥西县苗圃开展了苗期试验,并筛选出16个苗期优株;2011—2017年在广德县开展造林试验,以不辐射的竹苗为对照,并对16个优株的6个生长性状指标连续6年进行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优株的优劣性、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生长性状指标在不同优株、不同时期下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将6个单项指标集约于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4.9%;通过隶属函数值D评价优株的生长质量,优CK-1、优10gy-17生长性状最优,结果与造林试验中生长表型相近。本研究为毛竹辐射优株的选择提供1种可行的方法,同时为进一步筛选毛竹辐射诱变出优异基因类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安徽山核桃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将安徽山核桃划分为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两个分布区,研究比较了皖南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在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以及培养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浙皖山核桃”分类名称;还就如何发展安徽山核桃生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根据"突出主题、服务游客"的原则对安徽"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门景区进行了规划设计探索。在分析旅游区现状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门景区的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景点建设规划,以及旅游设施建设与项目设置规划。并根据各个景点与设施的特点,对植被景观规划与植物配置做了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17.
皖南地区林产资源丰富,有众多的古树名木、珍稀树种和林副特产。记述了该地区的林产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皖南地区的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安徽省森林公园基本情况及森林公园景观经营存在问题,提出安徽省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经营对策,为安徽省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借以安徽省林业厅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以提升安徽省竹产业的契机,调查安徽省毛竹面积最多的霍山县、广德县、黄山区三县(区)毛竹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情况,以了解和掌握在当前的经营水平下,毛竹林下灌木与草本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物种结构特征,并且对如何开发珍稀植物物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竹林下灌木主要以株高小于40 cm的蓬藁、紫金牛、山檀、六月雪、山胡椒等为主,草本主要是淡竹叶、中日金星蕨、大油芒等:群落的物种结构特征表现为灌木主要以豆科、蔷薇科、大戟科、壳斗科、樟科为主,草本主要以禾本科、菊科、金星蕨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等为主.保护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利用毛竹林下空间,发展复合经营,对提升毛竹林经营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以来,安徽各地先后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1年12月,安徽共选育出油茶良种36个,其中选育于本地的良种31个,引种良种5个.果实特征:果实颜色有红色、青色、黄色;果实形状有球形、椭圆形、桃形、尖桃形、枣型、三棱柱形、吊钟形、鸡心形等;果实成熟期有寒露籽和霜降籽.经济性状:平均鲜出籽率、出仁率和果油率分别为47.71%(65.96%~ 36.02%)、60.55%(72.6%~43.2%)和8.015%(11.56%~5.6%);安徽省内油茶良种栽培区域按果实成熟期划分,寒露籽主要在皖东和皖西北,霜降籽主要在皖西南和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