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的一株野生大型真菌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Fr.) Singer]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结合形态鉴定法及ITS分子序列鉴定法对菌种进行了鉴定,并对该菌种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rDNA ITS片段长度为651 bp,测序结果登录NCBI与GenBank中已知菌种进行BLAST比对,序列相似性在97%~100%之间,下载相似高的ITS序列,用Clustal W进行序列比对,MEGA 2.0软件构建系统树,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分离菌种为花脸香蘑纯菌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的氮源为硝酸铵,适宜的pH值为7.0,菌丝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2.
选择园林养护中枯枝等剩余物,在同等温度湿度、同等启动因子等外部条件下,分别以美博士及百惠品牌单菌种及美博士百惠品牌混合菌种发酵,研究混合菌种对基质发酵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对于菌种产酶效率具有明显影响。由单菌种向混合菌种的发酵菌种的改善,可以有效的缩短基质发酵周期,新周期为原周期的1/3,新周期比原周期缩短15天生产时间。经此工艺发酵的基质对于植物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固定化混合菌种对戊糖和己糖同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影响,以海藻酸钙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固定化混合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混合菌种发酵可以快速利用葡萄糖,解除葡萄糖代谢对木糖代谢的抑制作用,提高发酵效率,发酵时间从固定化单菌发酵的24 h缩短至20 h,发酵时间缩短16.67%。乙醇产量从13.28 g/L增加至14.89 g/L,升高了12.12%。固定化混合菌种的优化条件为: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质量浓度为45 g/L,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70 r/min,休哈塔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菌体的比例为4∶1。在此条件下得到最佳乙醇产量为15.21 g/L,较优化前(13.74 g/L)提高了10.70%。本研究结果可为固定化混合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园林古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接种的真菌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为能够找到有效的灭菌方式和抑菌剂,我们分离、纯化了组培过程中污染的菌种,并对这些真菌的rDNA-ITS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序列比对,结合形态学方法快速鉴定出污染菌种8个,并使用制霉菌素对鉴定出的8个真菌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显示35mg/L的制霉菌素可以对4个真菌起到抑制作用,浓度升高到70mg/L可以有效地抑制6个霉菌,但对其余2个菌株没有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组织培养中出现的真菌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是食用菌生产、科研工作的基础。优良纯正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基本保证。因此,对分离、转化、选育、引进的菌种,应予质量鉴定,留优去劣,才能应用于生产。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   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   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6.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利用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培养的形式产纤维素酶,以两个菌种的不同接种比和延迟黑曲霉的接种时间来寻找两个菌种发挥最大协同作用的结合点.以农林废弃物之一的玉米秸秆为底物,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用作产酶碳源.以里氏木霉单一培养与黑曲霉单一培养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接种较里氏木霉延迟48h,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量比为5: 1时,滤纸酶活最高,达3.295IU/mL,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2.480IU/mL),β - 葡萄糖苷酶活达1.010IU/mL,也远远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0.243IU/mL).本实验充分证明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培养产酶是可行的,并优于单一菌种培养.  相似文献   

7.
对采集的野生林地蘑菇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蘑菇分离株r DNA ITS片段长度为705bp,测序结果登录NCBI与Gen Bank中已知菌种进行BLAST比对,序列相似性在99%~91%之间,下载相似高的ITS序列,用Clustal W进行序列比对,MEGA 2.0软件构建系统树,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分离菌种为林地蘑菇纯菌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的氮源为硫酸铵,适宜的无机盐为硫酸钙和磷酸二氢钾,菌丝最适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8.
1980年12月,西北地区黄斑星天牛科研协作组的同志们,在甘肃省天水市四十里铺大队发现一具该种幼虫僵尸,交我们带回。1981年,我们从事了三项工作:1.僵菌的分离、培养和提纯;2.菌种鉴定;3.对黄斑星天牛幼虫寄生活性的测定。1982年,我们又从事了三项工作:1.生产成品;2.野外定性和定量试验;3.毒力测定。现摘要于下。一、僵菌分离、培养及提纯根据柯克氏假定(Koch,Sopostula-tes),将天牛幼虫僵体组织分离,培养,提纯,再接种,再分离,反复三次。结果看出:所分离培养的菌落颜色,形态和接种后寄主发病过程及症状均一致。从而可得出黄斑星天牛僵体传染病是病原僵菌所致。二、菌种鉴定经镜下鉴定,黄斑星天牛幼虫的致病病原菌是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在食品与医学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红酵母是其重要的微生物菌种来源,因其生产要求简单、发酵周期短且发酵工艺易于调控,具有较好的规模化培养潜力而备受关注。实验优选了1株红酵母,提取其油脂,并运用HPLC法对其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4种胡萝卜素,即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红酵母红素和圆酵母素,并测得了其在每克油脂中的含量分别为:48μg、60μg、206μg、544μg,在每克干菌体中的含量分别为23μg、29μg、98μg、259μg,实现了对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可为红酵母提取类胡萝卜素工艺参数的优化与优良产油红酵母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大型真菌子实体进行了菌种分离,并对获得的菌丝进行了rDNA ITS序列分析。结合形态鉴定,对分离株r 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长度为649 bp,登录NCBI与GenBank中已知的菌种进行Blastn比对,序列相似性在99%~91%之间,下载相似性高的菌种的ITS序列,通过ClustalW进行序列比对,MEGA5.2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树图分析,鉴定出分离的菌株为紫丁香蘑纯菌种。然后,对紫丁香蘑液体菌种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中配方3生长速度最快,适宜紫丁香蘑液体菌剂培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法与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法对采自湖北省恩施地区的2株野生真菌(样本编号: HBES1003、HBES1096))进行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依据其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该2株菌株为绒盖牛肝菌属 (Xerocomus)菌种。为进一步确定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对2株菌株样本的ITS全区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采用 NJ(Neighbor-Joining)邻接法构建出系统发育树,通过探究其与已知菌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样本HBES1003为绒盖条孢牛肝菌Xerocomus subtomentosus,样本HBES1096为黑斑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nigromaculatus。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2月,西北地区黄斑星天牛科研协作组的同志们在甘肃省天水市四十里铺大队进行虫害木剖析调查时,发现一具该种幼虫僵尸,交我们带回。1981年,本着探求对该害虫微生物防治途径的目的,我们从事了三项工作,即:1、僵菌的分离,培养及提纯;2、菌种鉴定;3、对黄斑星天牛幼虫寄生活性的测定。工作中,得到西北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研究室李建义副教授鉴定菌种和指导,得到西北林学院森  相似文献   

13.
几种VA菌根真菌载体繁殖的比较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VA菌根菌种对红三叶草接种的实验表明,4种VA菌根对红三叶草都有一定程度的侵染,只是侵染率不同。根内球囊霉对红三叶草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比较高,地表球囊霉次之,摩西球囊霉和洛桑混合菌种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较低,说明前2种菌的繁殖效果较好,可继续扩大繁殖。  相似文献   

14.
基本情况:研究工作1984年开始,1986年列入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1989年由江苏省科委组织鉴定,1990年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银奖。1991年列为林业部科技兴林100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研究成果:选育了优良的竹荪菌种433、531,创立了竹林系列栽培法。433、531菌种的特点是抗杂菌能力特强,产量高,质量优,适应性广,适宜于我国南方各地室内外、林内法栽培,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15.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6):77-77
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林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在福建农林大学共同签署了“香菇菌种分子鉴定技术”联合攻关协议。该攻关项目是为了对我国香菇菌种进行科学评价与鉴定和配合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实施,在三方各自取得的研究基础上,集中三方科技人才、科学研究设备和香菇种质资源等各种优势,在平等互利、强强联合、共享成果的原则下签定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从印染厂爆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能降解分散染料的微生物,通过分离培养,再进行分散染料的生物降解对比实验,降解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形态结构上的初步分析为一种酵母样真菌,通过生化试验鉴定,确定该酵母菌为克勒克酵母属的一个菌种.  相似文献   

17.
最近湖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等单位研制成功6YC—100型食用菌制种摇床。它是通过对液体振荡以满足菌丝发育所需的空气,进行培养液体菌种的。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具有生长快、菌龄一致、接种简便等优点。该床采用往复振动,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造  相似文献   

18.
木屑与玉米粒混合培养基制备黑木耳二级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玉米粒培养基制备黑木耳二级种具有方法简便、材料易得、发菌怏等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菌种生产中的急需。但此菌种菌丝细弱,易老化。为克服这一不足,笔者采用木屑与玉米粒混合培养基制备黑木耳二级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Das Panna  Kayang Highland 《林业研究》2010,21(2):137-142,I0003,I0004
调查了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Meghalaya)3个黄兰种植区(Umdihar,Umsaw和Mawlein)内丛枝菌根真菌和暗隔真菌的侵染。分离和鉴定了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根据不同黄兰种植区内菌根菌种分布和丰富度评价了菌根菌多样性和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显著高于暗隔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暗隔真菌的侵染分别是50.91%~58.95%和1.84%~4.11%。真菌孢子密度在三个种植区内变化较大(p0.05)。在所鉴定的7个属29个菌种中,球囊霉属菌种的丰富度最高。Sorenson系数在0.35-7.0之间。种植区内菌种丰富度在2.0~2.9之间。总的菌种丰富度与总的相对丰富度显著相关(p=0.001)。真菌分布、相对丰富度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Glomus multicaulic、缩不囊霉(G.constrictum)和无梗囊霉是黄兰最偏好的菌种,可能是由于寄主的营养获得和生长较为适当。图6表5参27。  相似文献   

20.
鄢雨朦 《绿色科技》2021,(6):108-109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石油降解菌,对该石油降解菌进行了鉴定,经16SrDNA测序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结果确定其为阴沟肠杆菌。该菌可以将石油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代谢,实验结果表明:在菌株投加量为1%时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到2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