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鳞苞锥是宁化县的乡土阔叶树种,是福建省省级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繁育和发展鳞苞锥,笔者对鳞苞锥的人工育苗及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栽植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对栽植的初期成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鳞苞锥可以进行人工育苗,种子经过处理后用无纺布营养袋育苗,成活率可达95%,出圃率可达80%以上。鳞苞锥适宜当地杉木林采伐迹地人工栽植,用无纺布营养袋人工繁育的苗木栽植成活率可达96%以上;不同坡位对鳞苞锥生长有一定影响,中、下坡好于上坡,但鳞苞锥在上坡、中坡、下坡均生长良好。鳞苞锥可以作为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栽植的优良阔叶树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挑选优质的赤皮青冈种子进行沙藏,在种子的胚芽刚露头时进行播种,芽苗子叶全部出土后移栽到容器中,移栽时适当剪去主根促进侧根生长和避免窝根现象。苗期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分苗、炼苗等。赤皮青冈容器苗9个月出圃时平均苗高可达25 cm,平均地径0.3 cm,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3.
2018—2019年,在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苗圃将1年生的闽楠轻基质营养袋苗直接移植到不同材质的无纺布营养袋、塑料营养钵、塑料薄膜营养袋中进行培育,并对移植1 a后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容器材质对闽楠移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容器对闽楠苗的移植效果有显著影响,以无纺布营养袋移植的闽楠苗木生长最好,塑料营养钵的苗木生长次之,塑料薄膜营养袋移植的苗木生长最差。移植1 a后无纺布营养袋的平均苗高达58.7 cm,平均地径达0.57 cm,苗高≥50 cm的株数比例达83.5%,平均主根长度达28.3 cm,平均侧根长度达15.3 cm,侧根长度≥10 cm平均条数达21.8条。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应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培育优质红椎实生苗新技术。基质以泥炭60%、炭化锯末20%、炭化树皮20%为轻基质配方,用湿润沙层积种子催芽,待胚根长到一定长度移入容器袋中,并进行遮阴、防鼠害、水肥、病虫害防治和炼苗等管理,当苗木地径≥0.3 cm、苗高≥30 cm,且充分木质化和无病虫害,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5.
降香黄檀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基质配制与处理、种子处理、育苗圃地选择、播种、幼苗移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容器苗修根与苗木出圃等方面介绍了降香黄檀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利用该技术培育的降香黄檀幼苗,约1年生时85%以上苗木的地径大于0.50 cm、苗高大于30 cm,此时可以出圃造林;其育苗成本为0.45元/株,造林成活率可达98%以上,4月份造林,至12月份调查,平均树高达102 cm,平均地径1.8 cm。  相似文献   

6.
在提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的基础上,从生长量、生物量,生长量区间分布,苗木质量等级评价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探究1年生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40.87、0.50 cm,均达到Ⅰ级苗出圃标准;裸根苗平均苗高43.35 cm,达Ⅰ级苗出圃标准,平均地径0.54 cm,仅达到Ⅱ级苗出圃标准。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苗高分别有73.3%、74.2%分布在30~50 cm范围,苗高分布差异较小;轻基质容器苗地径有78.0%分布在0.3~0.6 cm范围,裸根苗仅为62.4%,说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生长更加均匀。轻基质容器苗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裸根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沙床培育,可获得高质量等级和高出圃率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  相似文献   

7.
从广东、广西地区引进优良的抗性马尾松种子,采用营养杯进行容器育苗30万株以上,成苗率超过70%。苗龄5~6个月时平均苗高15.94 cm、平均地径0.339 cm,苗木出圃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8.
民勤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民勤干旱荒漠区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播种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催芽、营养土配制、苗床设置、营养钵播种方式和苗期管理等。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播种苗当年平均苗高15.7cm,平均地径0.38cm,其生长呈S形曲线,8月份苗高和地径生长较缓慢,9月份生长迅速,10月份生长缓慢并开始木质化直至停止生长。唐古特白刺夏季容器育苗可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9.
对草珊瑚种子采用不同方式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种子采用清水和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浸种,育苗试验地Ⅰ、Ⅱ、Ⅲ容器育苗,营养土配置采用不同的营养土,红壤、农田土,家禽粪、牛大便、钙镁磷等配置,经过一个月的发酵成了有机质肥料。采用容器袋育苗结果显示:应用吲哚丁酸溶液浸种播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能提高5.64%。不同原料配置容器袋育苗,试验地Ⅰ一年生的容器袋苗木生长高大、径粗壮,苗高、苗径粗分别比试验地Ⅱ、试验地Ⅲ一年生的容器苗木平均苗高大提高6.86%、9.00%。平均地径粗大7.89%,10.81%。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笔者近年来在昌宁县进行的红花油茶容器苗木培育的实践,从选择苗圃地、配制营养土、采种、种子处理、播种、砧木的管理,嫁接,嫁接苗的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红花油茶容器苗出圃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福建低山丘陵造林,在培育麻栎苗过程中采用了容器袋育苗、遮荫网、综合控根等措施,当年9月点播的容器苗次年2月出苗率可达到80%以上,苗木出圃规格达到合格苗标准。育苗次年在林冠下造林表现良好,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可达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在麻栎容器苗培育中,宜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24 h、30~70%透光率遮阴网、使用修枝剪断根的物理切根辅以定期挪动容器苗采用空气切根进行控根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油松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2年生苗木合格率达到95.3%,其中Ⅰ级苗81.2%,Ⅱ级苗14.1%.同时,该技术可有效减少育苗工序,降低育苗成本,提高成活率和出圃率,是油松育苗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木栽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安地区种植园的1年生和泰州地区种植园的2年生‘波尼’薄壳山核桃苗为试材,研究裸根苗、土球苗、无纺布容器苗等3种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栽植后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新梢和根系生长差异较为显著。两处均以无纺布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到100%;新梢生长量最大,1年生和2年生苗木的生长量分别为110.77 cm和53.44 cm;根系也最为发达。土球苗次之,裸根苗的新梢、根系生长量最小。分析表明,在江苏淮安和泰州这两个地区,无纺布容器苗的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枝数、总的新梢生长量、主根长度、粗度、侧根数量等均优于土球苗和裸根苗的。此外,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2年生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均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容器育苗和田间苗床播种育苗2种方式进行赤楠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赤楠容器育苗与田间苗床播种育苗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95.7%、94.3%。田间苗床播种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5㎝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32.2cm、0.30cm、23.5cm、8.4条,分别比容器苗提高17.1%、25.0%、91.1%、68.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保留无纺布容器袋对移植苗木生长的影响,以苗龄为50d的红竹柳(Salixsp.)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雨季移植时分为埋土前取下和保留无纺布容器袋两个处理,11月调查移植苗成活率、苗高、地径、壮苗株数,结果表明:去袋苗株高、地径平均值极显著大于留袋苗;去袋苗与留袋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成活苗中壮苗率极显著大于留袋苗。红竹柳无纺布容器苗雨季造林埋土前取下容器袋有利于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高效培育黄樟壮苗,本文以黄心土、稻谷壳和泥炭土为育苗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19种基质配方,来进行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侧根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和分析,综合评价值及育苗基质成本等条件来筛选出适宜培育黄樟容器苗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黄樟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稻谷壳:黄心土=7:2:1,使用该基质配方培育的1年生黄樟容器苗平均苗高可达86.2 cm,平均地径可达0.80 cm.  相似文献   

17.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特有的针叶乡土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沙地云杉的种子处理、基质、容器、播种、补充光照、施肥、病害预防、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得出容器出苗率达到92.5%,当年年底苗木成活率达到89.2%;经过强化培育3a,容器苗平均苗高达到21.2cm,造林成活率达到91.5%。  相似文献   

18.
以栓皮栎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采用传统容器苗和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两种苗木进行了对比,探索了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在凉山州山区造林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地径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77.1%。(2)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苗高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77.8%。(3)基质无纺布容器苗≥5 cmⅠ级侧根数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80%。(4)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相较于传统容器苗具有无污染的特点。为此,提出了建议:在类似山区造林工程中应积极推广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红锥生长快、成材早、材质好、价值高,是广西重要的乡土阔叶珍贵、高效多用途树种,在广西乃至华南地区发展前景广阔。基于此,从育苗气候环境、圃地准备、种子催芽处理及种子苗上杯、小杯苗培育、中杯苗培育、苗木出圃等方面对桂中北地区优质红锥容器苗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点及经验,为广西林业生产单位或个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林业科技》2022,(1):117-120
采用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福建省2012—2017年间繁育的红锥1年生容器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比、根幅比、成苗率和种子千粒重6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苗木质量主要性状指标,并分析相关量化标准。结果表明:影响红锥苗木质量的主要性状指标是苗木地径、苗高、生物量比和种子千粒重;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苗木繁育生产实际,选定苗高和地径作为红锥容器苗质量分级的性状指标,制定得出Ⅰ级苗质量标准为:苗高≥35 cm,地径≥0.30 cm;Ⅱ级苗质量标准为:苗高≥25.0 cm,地径≥0.20 cm。研究结果可为红锥良种优苗的选择及苗木繁育生产上的苗木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