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汨罗市城市森林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汨罗市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汨罗市的公园、校园、居住区、道路等四大城市森林类型进行调查研究,计算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四大城市森林类型的物种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以及森林生长总体特征。【结果】1)汨罗市城市森林木本植物总计44科94属120种,以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的物种为主,物种占比分别为36.4%、22.7%和11.2%。2)汨罗市物种多样性不高,且乔木种类总体偏少。在四大城市森林类型中,公园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且树种分布相对较均匀;道路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且差异较大。3)汨罗市城市森林树木树高集中分布在5~10 m区间,树高大于20 m的高大乔木较少。胸径分布总体呈现“两端少,中间多”的趋势,林木的胸径集中分布在10~20 cm区间,胸径大于30 cm的高大乔木比重较小。【结论】汨罗市城市森林植物仍然以少数物种为主导,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道路林带,其乔木种类偏少,规格偏小...  相似文献   

2.
森林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调查青神县城市森林结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空间规律,为森林城市的规划和城市森林的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将青城县城区的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道路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三大类。对这三大类绿地内的木本植物进行全部或抽样调查。分析物种组成特征,计算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和冠幅结构等。结果:(1)青神县城市森林的木本植物一共有96种(不含竹林湿地公园),隶属于45科76属。(2)城市森林绿化木本植物中常绿植物明显占优势,常绿植物物种数是落叶物种数的1.88倍。(3)物种多样性水平以附属绿地最高,其次是公园绿地,街道防护绿地最低。(4)从观赏部位来看,以植株造型和观花物种占优势,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6.73%、29.59%,色叶类物种数占13.27%。(5)乔木物种以胸径10~20 cm、冠幅2~4 m的最多,均占50%以上。青神县城市森林物种多样性还不够丰富,在今后的城市森林建设中,应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合理搭配灌、草物种,并增加色叶、观花、观果类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3.
周素侠  秦飞 《林业科技》2012,37(3):56-59
采用物种相对多度分布模型、生物多样性指数中Simpson指数、物种重要性指数相对多度和物种重现率、物种线密度等指标对徐州市云龙区城市道路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应用的植物有乔木16种,灌木22种;出现频度最高的乔木为悬铃木、国槐、女贞和重阳木,灌木为红叶石楠、金森女贞、蜀桧、大叶黄杨;道路绿化带Simpson指数乔木最高为0.695、灌木最高为0.756;重现率指数乔木为3.45~41.38、灌木为3.45~31.03,相对多度指数乔木为0.25~20.2、灌木为0.02~57.4,物种线密度为1.049~10.40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城区3种类型居住区树木数量结构、径级结构和立木层次结构的分析发现:毛白杨、国槐、泡桐、侧柏、臭椿、白蜡等6个树种是居住区中的主要树种,其累计数量占到了居住区树木总株的48.5%,相对覆盖度累计达到0.651;居住区树木平均胸径23.88 cm,平均株高11.74 m,树木水平胸径等级结构分布相对合理,而在垂直高度空间小乔木植株比例过大;从3类不同类型居住区的比较来看,专属单位附属居住区的绿化效果较好,其树木平均胸径和平均株高水平都要明显高于胡同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详细刻画和分析树种空间优势度,为关键树种保护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林木空间优势度指数(大小比数和双曲正切指数)构造标记二阶特征函数,通过模拟数据检验标记二阶特征函数的有效性以及同种空间聚集对树种空间优势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雅长自然保护区1.6 hm2实测样地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样地中主要树种空间优势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探究树种空间优势度与树种混交之间的关系。【结果】1)研究森林群落属老龄林,结构多样性丰富,共记录木本植物35科61属86种,断面积49.81 m2·hm-2。群落中不同树种具有不同胸径分布范围,其中以较大径级树种如多花杜鹃、枫香树等为主要建群种,较小径级树种如细齿柃、榕叶冬青等个体数量较多,在林分中占有一定地位,不同树种的大小比数和双曲正切指数表明,树种平均胸径与其优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群落中主要树种在小尺度范围内均存在吸引相似大小林木的趋势,较大径级树种空间优势度低于期望值和零模型模拟的随机区间,较小径级树种空间优势度显著高于期望值,随着尺度距离增加,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鄂西南森林动态样地内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更新动态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热带森林科学中心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大样地)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于2014年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建立15 hm~2大样地,调查并鉴定胸径大于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分析其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在垂直结构上,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都随着树木高度层次的降低而升高;在径级结构上,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都随着径级增大而降低,呈倒"J"形分布趋势;按所分布的径级数量不同可将群落内的物种分为10类,多数物种主要分布于小径级范围,但优势种群则集中分布于某个径级或均匀分布于各径级,表明优势种群可能有集中更新和连续更新2种方式;在胸径小于10 cm的径级内翅柃最占优势,而在其他径级内壳斗科物种占主要优势;群落中大部分种群有超过60%个体分布在最低的2个垂直层次内,且有超过85%的个体胸径小于10 cm,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更新趋势,群落总体上处于进展演替中;对群落中径级和高度级上都占优势的25个种群的动态分析表明,16种属进展种群,3种属近期处于稳定状态但远期将趋于衰退状态,2种属衰退状态,4种属进展期与衰退期相间出现及个体数量存在波动的种群。【结论】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树体较小,大径级和高度级树木种类及个体较少,绝大多数优势种群及群落总体均处于进展演替阶段,群落具有良好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广州风景游憩林群落结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为城市风景游憩林群落结构调整和配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00 m^2样方为单元分别在广州发展公园风景游憩林群落样地设置样方15个,华南农业大学风景游憩林群落样地设置样方25个,火炉山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群落样地设置样方20个,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态位风景游憩林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分布。【结果】1)3个样地风景游憩林径级结构呈现一定差异:广州发展公园以大、中径级乔木占绝对优势,华南农业大学样地风景游憩林小径级乔木相对优势明显,火炉山样地风景游憩林群落以中、小径级乔木占绝对优势。2)根据群落中个体的胸径和树高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表明:广州发展公园样地风景游憩林大径级树木开始出现衰退现象;华南农业大学样地风景游憩林由于存在大量小径级的速生树种,导致胸径—树高曲线在初期迅速增高;火炉山样地风景游憩林结构配置拟自然化,胸径—树高曲线增长较为平稳。【结论】根据高度级比重、相对频度和分布均匀度分析结果得出:广州发展公园样地风景游憩林中、大高度级树木比重较大,且分布更为集中,华南农业大学样地风景游憩林的小、中高度级的树木所占比重较高,小高度级树木分布更为集中;火炉山样地风景游憩林小高度级比重,且分布更为集中。建议通过人工择伐、补植特定树种的方式,调控城市风景游憩林群落的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分布,促进风景游憩林的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东北红豆杉系红豆杉属的第三纪孑遗的珍贵乔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研究旨在分析东北红豆杉大样地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及东北红豆杉与其他主要树种的种间空间关联性,为进一步探讨东北红豆杉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群落维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参照BCI(Barro Colorado Island)中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14年在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块25 hm~2的固定监测样地,并对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结果】样地内木本植物共57种,其中乔木32种,灌木21种,藤本4种,隶属于22科38属,包括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20科34属51种;所有树种的平均胸径为7.83 cm,物种丰富度为63 877株,当取样面积为21 hm2时所有物种全部出现;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其中东北红豆杉的径级分布呈正态分布型,毛榛呈"L"型,其余主要树种紫椴、色木槭、簇毛槭、青楷槭、枫桦、臭冷杉和红松均呈倒"J"型;在小于50 m的尺度内,紫椴、色木槭、毛榛、青楷槭和枫桦均呈聚集分布,臭冷杉、簇毛槭、东北红豆杉均呈先聚集分布,再随机分布,后均匀分布,红松呈在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间波动;东北红豆杉与色木槭的空间关联性在小尺度(1,3和5 m)上呈负相关,随着空间尺度增大呈相互独立,当空间尺度大于30 m时呈正相关,东北红豆杉与簇毛槭、青楷槭、枫桦、毛榛和红松的空间关联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均呈负相关,东北红豆杉与臭冷杉在不同尺度上基本呈负相关,仅在个别尺度呈相互独立,东北红豆杉与紫椴在不同尺度上基本呈相互独立,仅个别尺度呈负相关。【结论】东北红豆杉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大部分树种的更新良好,而东北红豆杉更新极差;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生境偏好,物种空间分布与生境紧密关联;红松、臭冷杉、紫椴、青楷槭、毛榛、枫桦、簇毛槭与东北红豆杉可能存在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乔木、灌木树木群落的组成、分布和结构特征。通过对20个样方727株树种调查,结果表明,龙沙公园内共有树木11科18属25种。乔木胸径大多集中在8~24 cm,约占调查乔木总量的80%;冠幅小于0.5 m的占40%以上,其他冠幅分布比较均匀;各树种重要值比较均衡,由于气候、地域原因和人为干扰,种群丰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种植外来种群落的百山祖主峰一带和周围未种植外来树种植被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主峰一带引栽外来树种后,虽增加了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但抑制了本地乔木树种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恶劣的生境条件,从而增加了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木本植物的增多,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区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绿化和种植方式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平江区行道树主要由9种木本植物组成,共计6091棵,其中香樟和二球悬铃木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47%和29.88%。二球悬铃木的胸径和冠幅均明显大于其它树种。平江区主、次干道行道树树种丰富,搭配多样;而支干路和快速路的行道树树种单一。平江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绿化形式多为多板多带式,而绿化方式则多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组合。本文为今后苏州市平江区原有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和新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认识保定市环城路绿地绿化结构特征,进而为保定市环城路绿地的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保定环城路的树木进行了每木实地调查,对保定环城路绿地树木的种类组成、高度、径阶等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主要树种占树木总量的60.24%.其中大约71.5%的树木属于小径木(胸径<10 cm),表明保定市环城路绿地绿化总体水平不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叶表面区域的VOCs成分、研究VOCs与城市道路绿化的关系,文章对该地区道路绿化资源进行调查,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主要绿化树种叶表面区域的VOC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杭州主城区的主要乔木为香樟、悬铃木、朴树、无患子、栾树、枫杨、雪松、玉兰、银杏,主要灌木为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月季、无刺枸骨、紫薇、紫叶李、桂花、金边黄杨;在这些树种叶表面区域检测到的VOCs可分为卤烃类、芳烃类、醛类、烷烃类、酮类、酯类、烯烃类和其他类;在现有的主要树种中,挥发物质相对较少的是香樟、悬铃木、朴树、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无刺枸骨、桂花,挥发物质相对较多的则是雪松、枫杨、紫叶李、金边黄杨等,研究结果对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市平江区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绿化和种植方式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平江区行道树主要由9种木本植物组成,共计6 091株,其中香樟和二球悬铃木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47%和29.88%。二球悬铃木的胸径和冠幅均明显大于其他树种。平江区主、次干道行道树树种丰富,配置多样;而支干路和快速路的行道树树种单一。平江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绿化形式多为多板多带式,而绿化方式则多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组合。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大连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在其市区不同等级的750条道路上设置了702个样地作调研,对其道路绿地的植物种类组成,植物多样性,乔木、灌木植物的构成特点,常绿、落叶树种构成特点,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构成特点以及植物观赏性构成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共计43科72属120种,其中木本植物105种,占总数的87.5%;乡土植物28种,占27%。乔木与灌木树种的比例约为1:0.67;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物种比例为1?3.5。其不同等级道路绿地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排序为,主干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地植物多样性方面呈现出基本相同趋势,显示不同等级道路绿地植物构成存在差异。在植物观赏性构成上体现出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梅州市城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城区20条主要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调查,分析梅州城区行道树的组成特征、结构特征,探讨多样性指数和物种重要值.结果表明:1)梅州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18属23种7 133株,其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树高分别为27.59 cm,4.10 m,6.94 m,总体上看,平均冠幅偏小;2)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偏小且各道路问差异明显,说明各道路行道树存在一定程度的物种单一性、层次的单调性;3)梅州市城区行道树优势树种是大叶榕、垂榕、大王椰子,次优势种为海南榄仁、阿珍榄仁、阴香,它们是梅州城市街道绿化的好树种.基于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提出了梅州城区行道树的骨干树种、一般树种、试用树种名单,共计50种.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结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城市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泰安市的主要道路、高校和公园的树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泰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树木分布情况;同时对每个调查区树木的种类组成结构、胸径分布、树高分布、冠幅分布和树木在碳氧平衡方面的生态经济价值等反应城市森林结构特征的各类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对银川市内30条主次干道的道路绿化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植物种类、道路绿化形式、景观格局、垂直结构等进行分析,针对银川市街道园林景观现状,掌握道路景观的构成以及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的选择。结果表明,目前银川市道路绿地虽然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在植物种类、断面形式、树种搭配上仍有一定不足,种类不够丰富,植物养护缺乏管理,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一种典型的带状绿地,其对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以2022年南昌市所遭受的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为契机,对南昌市经开区十五条主次干道绿化树种进行受害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受高温旱害影响的植株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和规律性,南北向道路植物受灾较为严重,东西向道路植物受灾情况相对较轻;(2)随着树下铺装面积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上升趋势;随着铺装透水率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下降趋势;(3)乔木个体越大、长势越好,其抗干旱能力越强;(4)对耐旱性较差、小胸径及低矮的树种及时养护。适当增加南北朝向道路的人工浇灌及管护频次。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并适当减少树下铺装的面积,以此来缓解高温干旱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道路品质和改善道路空间宜人度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郑州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激光雷达技术,对道路及行道树样本进行定量化调查分析,利用宽高比、树冠占有率以及天空视图3个指标对行道树空间围合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行道树的平均宽高比为3.21,平均树冠占有率为30.83%,平均天空视图数值为0.43。其中,影响空间围合度的因素主要有道路宽度、道路等级、道路板式。研究结果将为城市行道树空间结构的优化及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