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美国肯塔基州的地下盘桓着全球最长的洞穴——长度超过650公里的猛犸-弗林特脊洞穴系统。宁静黑暗的洞穴中至少栖息着160种动物,包括至少14个特有种。美国肯塔基州猛犸-弗林特脊洞穴一段向公众开放的洞道。像这样体量硕大、较为水平而缺乏精美洞穴沉积物的洞道是猛犸洞的特点之一。这些洞道一般位于较易溶于水的灰岩中,灰岩之上有更耐侵蚀的砂  相似文献   

2.
广西西北部的凤山县,有数个天窗如串珠般由地下河连通的世界奇观—三门海天窗群,洞道高度世界第一、连续长度最大的特大型喀斯特洞穴—马王洞,中国二叠系发育最长洞穴—江洲地下长廊……凤山完好地典藏着洞穴、地下河、天窗、天坑、竖井、天生桥、峰丛、峰林、边缘波立谷、洼地、岩溶泉等系统完整、全球罕见的喀斯特美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户外运动,探洞与攀岩、攀冰、速降及溪降一样,从登山运动逐渐发展而来,是深海潜水、漂流运动、登山运动和洞穴潜水之外的第5种风险性技术运动。在山城重庆,就活跃着一支较有知名度的洞穴探险队,23名探洞队员中有男有女,均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兴趣爱好者。正因为不是职业,所以才更专业,他们个个身手不凡,装备精良。队长杨志就是这支洞穴探险队的创始人,有着14年的户外探险经验和10年的探洞实战经历,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河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洞蟹”,要提高河蟹的养殖质量,必须防止河蟹打洞穴居,减少洞蟹的生成。根据笔者养殖实践,形成“洞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养殖水体溶氧过低,不能使其正常生活。致使部分河蟹往岸上爬,定居岸上,时间一长,不再下水觅食,既不脱壳,又不生长,体色奇异。二是水位变动太大,水位上升时,有些河蟹在水面附近打洞,水位下降后,它们来不及向下迁移,时间一长,就适应了洞穴生活,懒于活动。三是投喂…  相似文献   

5.
穿山甲是地球仅有的一种鳞甲哺乳动物,系国家二类保护的稀有野生动物。穿山甲又称鲮鲤、陵鲤,其甲片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排脓、通络的功效,是中医师们常用来治疗闭经、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痉挛等病的药材,又是中成药工业的原料。如对穿山甲只捕不养,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后果严重。故发展工试养势在必行。1.习性。穿山甲习栖于山麓、丘陵或平原的杂木林潮湿地带,特喜于有小石碎瓦混杂的泥地山场。多以泥洞为“家”。但平时穴位不定,通常以觅食时所控的洞穴为居。雌兽育仔期则有固定洞位。洞穴道宽约20-30cm,…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贵州是世界上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之一,地下岩溶地貌发育尤为突出。依托丹寨扶贫旅游项目,以金瓜洞洞内沉积物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丰富多样的洞内边石坝类型为基础,从成因学、形态学两方面将金瓜洞洞内沉积物分为重力水沉积、非重力水沉积、叠置沉积、异因同形沉积和协同沉积几种类型,并反推边石坝的形成过程,以期对整个洞穴的水文微环境变化的探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喀斯特洞穴的演化发育过程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到目前为止,贵州喀斯特洞穴的总体数量仍不清楚、旅游开发价值仍不明确,极大地影响了贵州洞穴旅游发展程度和知名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未搭建统一的调查、探测以及数据共享与管理平台。因此,构建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洞穴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有力途径,将给传统的洞穴游览增添新的动力,为洞穴旅游资源科学规划与保护开发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实现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有序和深度开发,是贵州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业大省"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喀斯特旅游洞穴空间数据库规范构建、不同软件平台数据转换、数据挖掘以及智慧旅游等方面对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进行了设计,力争实现喀斯特洞穴旅游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上最草根的居民,它们以打洞著称,是十分伟大的"地下工程师"。旱獭对洞穴地点的选择和洞穴结构的营造十分讲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旱獭高超的造洞智慧。  相似文献   

9.
某抽水蓄能电站主变洞长度242.35 m,跨度18 m,高度22.15 m,顶拱层开挖高度9 m,其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条件差,Ⅳ类围岩洞段超过50%,穿过主变洞的断层发育,构造、岩溶发育,同时个别断层存在涌泥现象.采用半幅开挖、支护跟进,不良地质段采用合理的处理措施,保障了施工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户外运动,探洞与攀岩、攀冰、速降及溪降一样,从登山运动逐渐发展而来,是深海潜水、漂流运动、登山运动和洞穴潜水之外的第5种风险性技术运动。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区,水对可溶性岩石长期溶蚀,地表水多数转入地下,形成地下河。随着地质抬升和地下水进一步向下溶蚀,就形成了洞穴。有些洞穴还处在有水的阶段,这就是常说的水洞或尼涮,而有些地下水在洞穴的下层形成了新的通道,洞穴已经脱离了地下水,形成了旱洞。  相似文献   

12.
中华鼢鼠(Mgospabax,fontanieri Can-sus Lyen)是秦岭林区发展林业生产的大敌之一,近年来给育苗和更新造林工作构成了严重威胁,危害严重地区可造成毁灭性灾害。据查,森工系统受害面积约为6000~7000ha。1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鼢鼠终年生活于地下,打洞能力很强,在松软地上,每分钟可打洞30cm,其洞系主要由寻食洞、交通洞、盲洞、朝天洞及窝、贮食洞、厕所等构成,总长度可达百米以上,洞穴辐射面积可达200m~2以上。鼢鼠  相似文献   

13.
木材形成是木本植物特有的生物学过程,拟南芥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也能形成类似“木材”的维管组织,因而可以借助拟南芥丰富的基因资源研究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前期建立的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再生实验体系,通过拟南芥表达谱芯片分析再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获得149个差异表达基因.选择其中转录因子等调控基因及功能未知基因共89个基因的总计151个拟南芥突变体,经次生诱导培养发现,20个突变体的发芽率或成活率降低,10个突变体表型变化明显,出现维管系统次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等,推测这些基因参与调控拟南芥的次生生长.将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研究体系相结合,利用拟南芥次生生长诱导体系研究木材发育相关基因功能,为木材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条可行、有效,快速解析基因功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较高的白木通品种,对8个不同地理种源白木通的果实经济性状、果肉营养成分、藤条药用成分、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相关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种源间的果实性状中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安徽省宁国县军天湖乡天湖街道种源的可食率较高,超过30%,单果质量和果肉质量均最大,分别为276.64 g和84.82 g,显著高于其它7个地理种源,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种源间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除不饱和脂肪酸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安徽省宁国县军天湖乡天湖街道种源的含油率最高,为47.09%,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较高,为72.61%,具有较高的油用价值。(3)种源间果肉营养成分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江西省九江市东林寺东林村种源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2.35%和16.31%,显著高于其它7个地理种源,总酸及维生素C含量中等,果肉营养价值较高。(4)种源间藤条药用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重庆市武隆县仙女乡白果村种源的齐墩果酸B含量最高,达到0.6%,显著高于其它7个地理种源,且其藤条的总药用成分含量最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摘荟萃     
阱底森林据报载,我国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块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大的洞穴,人们给这个洞穴取名“通天箩”.“通天箩”位于该县大坪区石灰岩高原上,洞口直径达73米,周围被层层植被所环抱.进入洞口,人们可以看到灰白色的洞壁,呈倒立的梯形,好像一个肚子大开口小的大谷箩.在洞下90米左右的深处,生长着一片茂密葱茏的原始森林,这里是“通天箩”的首层溶洞.溶洞里生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深圳市龙岗区属隐伏岩溶、土洞发育区,岩溶、土洞塌陷成为该区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对某小区的岩溶、土洞的探测及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岩溶、土洞的探明及处理总结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弄清贵州旅游名洞双河洞洞系大风洞上层土壤CO_2浓度变化,选取洞穴上方-25 cm、-50 cm、-75 cm、-100 cm处土壤CO_2浓度进行了一年土壤CO_2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洞穴上层土壤CO_2呈现夏高冬低特点,CO_2整体变化趋势变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大而增大。因为降雨、温度、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植物根生长环境因素的差异,不同监测点CO_2浓度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中俄边境森林火灾的控制对象及扑救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扑救边境线发生的森林火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受界线两侧地形、资源、社会活动、经营状况及双方对林火管控的综合影响。我国东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陆地接壤处大部分是林地接攘 ,现存在着大面积阔叶次生林带 ,容易形成较大面积的火灾。因此搞好边境地区的森林防火基础建设 ,抓好林火控制和火灾扑救措施的落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 建设边境防火阻隔带根据中俄双方在界线两侧各伐开 15 m宽界线的要求 ,沿我方一侧开设一条 40 m宽的林火阻隔带。其开设方式可根据地貌、坡度、土质、植被等自然状况采取以下形式 :坡度小、土质好、交通…  相似文献   

19.
以思茅松1 a生母树不同质量穗条为材料进行扦插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穗条长度、穗条有无次生叶和不同采条位置及木质化程度穗条等对其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及不定根平均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思茅松穗条生根基本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8 cm穗条生根效果较理想,生根率28.2%;无次生叶的为19.0%;半木质化萌条生根率为73.7%。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萌条经机械伤害处理后次生乳管的分化特征,为成龄大树割胶后次生乳管的分化能力提供早期预测,为鉴定和评价魏克汉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4份魏克汉种质,用刀片刮伤其幼嫩萌条茎的表面,深至皮层。萌条受伤害5天和10天后采集茎皮,经碘-溴染色处理制备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种质次生乳管的分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次生乳管出现的早晚和多少。【结果】不同魏克汉种质萌条经机械伤害处理后被诱导分化出次生乳管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刮伤后5天,在304份种质中,有95份种质分化出明显的成列的次生乳管;有172份种质分化出未成列的分散的次生乳管;余下37份种质未检测到次生乳管。刮伤后10天,有265份种质分化出明显的成列的次生乳管,其中22份种质分化的次生乳管有2列及以上;有37份种质分化出未成列的分散的次生乳管;仅2份种质未检测到次生乳管。机械伤害处理后10天萌条分化出次生乳管的比例明显多于伤害处理后5天。不同种质受伤害诱导分化次生乳管的敏感性不同,响应强弱各异。在不同育种系列中,次生乳管诱导效果好的种质主要有大丰、保亭、热研、大岭系列,以海南选育的种质为主。根据萌条分化出次生乳管的早晚以及分化乳管的强弱程度可将304份魏克汉种质分为敏感型、敏感叠加型、迟缓型和迟缓叠加型4种类型,生产中的高产品种大多属于叠加型分化种质。【结论】不同魏克汉种质萌条经机械伤害处理后诱导分化次生乳管的反应不同,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机械伤害处理5天可用来筛选次生乳管分化敏感的种质,而10天更适合用来筛选分化滞后叠加的种质。在4种不同分化类型中,叠加型种质可成为筛选优良高产品种的主要来源。萌条的伤害诱导性乳管分化能力可作为高产育种早期选择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