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雄安郊野公园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先植绿、后建城"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格局,举全省之力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部署,2017年,雄安新区在国家、省市各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模式启动实施9号地块一期造林绿化项目,高标准营造雄安新区"千年秀林",为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土地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索出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路径,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对不同发展路径下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的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模拟。②协调发展路径下,土地-经济、土地-社会、土地-自然混合子系统均能表现出更强的动力,在2030年雄安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最优。  相似文献   

4.
正雄安郊野公园坐落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北侧、南拒马河南侧、京雄高速西侧,总面积2.68万亩,是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格局中"九片"之一。作为雄安新区北部绿色生态门户,郊野公园能够发挥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作用,体现自然生机、休闲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雄安新区建设,从植树造林开始。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前,对接新区总体规划及森林城市、土地利用、防洪等专项规划,选择符合规划方向且规划用途相对稳定的地块,采用合作造林方式,率先启动植树造林工作,打造伴随千年之城成长的‘千年秀林’。"雄安新区生态投资公司负责人彭晓更说。设立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日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发布,明确规定城市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  相似文献   

6.
刘峰 《河北林业》2023,(1):12-13
<正>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先植绿、后建城”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并按照国家林草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建设森林城市,建立健全林草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新区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格局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底。国土绿化再创新业绩。2022年以来,  相似文献   

7.
大清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自太行山向海洋的最重要生态廊道,白洋淀为该生态廊道的咽喉。白洋淀及其组成水系和大中型水库共同起行洪和调蓄洪水之作用,不仅对保定市、雄安新区等城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而且承担和保障大清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供水之任务,因此,研究和探索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恢复流域调蓄水功能,对保障雄安新区规划与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运用文献研究、经验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在大清河流域自然与社会基础主要要素分析基础上,从流域的生态廊道地位和作用、水资源涵养功能及其产水能力、防洪减灾地位与作用3个方面分析大清河流域生态环境对雄安新区的保障作用,指出流域水资源问题是影响和制约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之一。概略地测算出大清河流域总降水量为264.11亿m3,其中,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只有64.65亿m3,仅占总降水量的24.5%;其余大部分蒸发进入大气或通过地表径流而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转化为包气带水,说明大清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很差。人类强烈活动对流域下垫面进行了过度改造,影响和破坏了流域的汇水、径流、渗水、含水等功能,是造成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缓解雄安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确保大清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措施构想,包括大清河流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宏观调控、地表水调蓄与地下水开采布局联合调整、结合土地整治的地表水治理等6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4月17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北京听取了省林业厅关于雄安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张建龙指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目前公布的雄安新区布局中,明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于一体的新区。这充分表明,在  相似文献   

9.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正式发布。到10月1日,雄安新区半岁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构建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更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目前,有一幅对联在雄安广泛流传:上联是"雄安容天下",下联是"京津冀未来",横批是:"千年大计"。雄安到底有多厉害?半岁的雄安"成长"得怎么样了?未来的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型湿地,研究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经过多个朝代的改造和治理,特别是清代千里堤的修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为了给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修复和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年来对白洋淀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析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白洋淀为核心,从历史、水资源、水质、生态及社会生产系统等多个角度论述白洋淀的变迁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白洋淀环境生态与雄安新区建设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的改造在系统功能上相互制约,在规划布局上要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雄安郊野公园邯郸园建成并正式开园迎客。2020年3月以来,邯郸市上下紧盯工作目标,成立工作专班驻守一线,配强施工力量,强化工作措施,严把工程质量,着力打造邯郸水平、特色和形象,确保了邯郸园高质量按时建成。建设邯郸园是邯郸市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内容包括邯郸展园和邯郸林两部分。邯郸展园位于东部湖区,项目占地面积为25.98亩,建筑面积约8104.35平方米。建有城市核心展园、中式生态酒店及相关配套设施。在设计上"西"宅"东"园,亦古亦今。整块汉白玉雕刻的和氏璧,直径2.5米,  相似文献   

13.
2021年6月24日,河北在雄安郊野公园圆满召开全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工作现场会,7月18日郊野公园正式开园试运营。雄安郊野公园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各地游客纷纷涌入雄安,仅2021年国庆期间就接待游客超过18.2万人次,占新区游客总量的90%以上,郊野公园成为雄安新区最热的网红打卡点。  相似文献   

14.
<正>雄安新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和雄安绿博园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专门成立了新区植树造林指挥部,全力推进新区绿化和雄安绿博园建设。雄安新区2019年植树造林任务20万亩,春季已完成6.8万亩,计划秋季植树造林13.2万亩。新区秋季造林重点是加强公路、铁路、河流廊道及郊野单元生态林建设,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空间,为新区发展铺就绿色基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新区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开展植树造林,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剂作用,开展多种经营,引入综合实力强、技术先进的企业参与新区绿化事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7月19日,省政府在雄安新区召开京雄京张高铁生态廊道建设现场调度会议。会议要求,各有关市、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京雄京张高铁生态廊道绿化实施方案》狠抓落实,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京雄京张高铁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强化造林质量,精心打造高标准高品位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连市森林公安局金州森林公安派出所组建于1984年9月,现有专项政法编制7名,实有民警7人,承担金州新区32万亩森林管护任务.近年来,该所在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农林水利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省、市森林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坚持以"五化"建设为目标,以规范执法场所为切入点,通过提升民警素质、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监督机制,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效地保护了金州新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自2006年至今,该所连续5年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11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命名为"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被省森林公安局记集体"三等功"2次;1人荣立二等功;2人记三等功.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8年5月11日,省林业厅在成立对接雄安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派出10名专业技术干部到雄安新区支持森林城市建设。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省林业厅由厅领导带队,多次到雄安新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对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湿地保护、千年秀林建设等方面提供人才、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2018年专门  相似文献   

18.
《河北林业》2022,(2):20-21
<正>2021年,雄安新区按照省林业和草原局工作部署及相关工作要求,把造林绿化项目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经过一年的努力,新区绿色空间基底初具规模。实施雄安郊野公园、主要交通廊道沿线环境整治一期项目、容易线道路绿化、起步区北部绿化带等多个造林绿化项目,共计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栽植苗木40万株。其中郊野公园2021年完成造林0.9万亩,构建形成了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2021年7月18日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70万人。起步区北部绿化带已完成造林绿化任务0.5万亩,  相似文献   

19.
<正>让世界了解河北,让河北走向世界,雄安是一个窗口。2019年以来,我省11个设区市及辛集、定州两市和雄安新区管委会在雄安新区共建雄安郊野公园,在临近京雄高速区域,以东湖为中心,打造14个主题功能各异的城市展园。目前,全部建设任务已完成,整体移交雄安新区管理运营。各展园各具特色,组团成景、相映生辉,成为集吃住、游购、康养为一体,一站式畅游“微缩”河北的城市公园,尽享燕赵风情。采用“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5℃/10 a,略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升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0.422℃/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年、冬季、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气温自9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增暖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4)年平均气温存在8 a、13 a、19 a周期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8 a、11 a、19 a周期震荡,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13 a、19~20 a周期震荡。雄安新区气温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该区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