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属全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2004年底,三门峡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5.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3.3万亩,涉及全市6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76个乡(镇),480个行政村,12.56万农户,国家累计投资2.886亿元。2005年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面积31.1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6.72万亩,荒山荒地面积11.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2.9万亩。目前,2005年度退耕还林资金直补工作正在进行中。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后续产业培育工作,三门峡市以发展基地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直辖6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先后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唤回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营运立下了汗马功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3582万亩天然林资源进行了较好的常年管护;开展了554.2万亩公益林建设;全面停止了木材的商业性采伐;一次性安置富余人员4954人。退耕还林工程。到今年春季,全市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826万亩,预计年底可累计完成1076万亩,成为全市最大的一项民心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全市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7660公里,累计投入5.8亿元。长江干流生态林工程。规划实施区内的13个区县累计完成营造林48.8万亩。三峡库区百万亩环湖绿色屏障工程。涉及三峡库区沿江147个乡镇,营造林总规模100.3万亩,目前已完成85万亩。百万亩优质笋竹产业化工程。已完成新造麻竹、甜龙竹、杂交竹、毛竹等优质笋竹近40万亩。中德合作重庆造林项目。计划营造林45万亩。到今年春季,已完成营造林31.5万亩。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059万亩,四旁植树11亿株。世界银行贷款多功能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53万余亩。全市林业重点工程,已累计完成营造林2600万亩...  相似文献   

3.
杜勇 《云南林业》2011,(6):40-41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年来,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353.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33.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992万亩,封山育林170万亩;完成巩固成果项目建设后续产业种植594万亩,补植补造64.4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工程覆盖129个县,惠及130万户、544.6万退耕农民。  相似文献   

4.
"都说秦地无闲草,群山闲草都是宝,谁说秦地无闲草,绿色成她主色调".近年来,宜君县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治理生态环境、加快农民致富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入的大力支持下,退耕还林工程实现了生态增量、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2.2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0.3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16.95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成果补栽补造2.5万亩.  相似文献   

5.
榆林市以退耕还林工作为核心,以“两绿”工程和种苗工程建设为重点,全市完成造林90.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5.8万亩,人工造林中新造林31.5万亩,补植造林24.3万亩,飞播造林3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750万株,育苗1.8万亩,新栽绿篱9.44万延长米,草坪7.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正>宁陕县退耕还林工程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61万亩,其中退耕地9.31万亩,荒山造林17.3万亩。截止2009年12月,宁陕县退耕还林政策兑现面积累计达到64.9万亩,共兑现粮食17991.2万公斤、生活补助费  相似文献   

7.
《河南林业》2002,(6):61-61
汝州市2002年的退耕还林工作按照林业厅的部署,以退耕地造林和荒山造林为重点,抓住有利时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迅速掀起退耕还林高潮。截至8月底,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4.3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3万亩,占任务1.9万亩的121%。荒山荒地造林2.03万亩,占任务2万亩的102%。他们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市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5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8.0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区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习称“陇东”。全市总土地面积4067.9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031.7万亩,1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463.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641.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尤为重要从1999年起,庆阳市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通过7年的努力,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8.7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66.36万亩,荒山造林204.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建设成效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新增造林地面积378.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较“九五”提高了5.3个百分点。完成陡坡地、沙化地退耕还林166.3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相似文献   

10.
陈庆 《陕西林业》2003,(1):19-20
退耕还林是治理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安康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四年来,全市累计完成退耕造林面积184.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16.06万亩,荒山造林68.22万亩),累计争取国家粮钱投资4.35亿元,涉及10县区209个乡镇1864个行政村,17.4万农户,户均享受国家粮钱补助2500元,仅次于延安市居于全省第二位。按照总体规划目标,10年完成退耕还林474万亩,差距还很大,工  相似文献   

11.
一、退耕还林现状从2000年开始,固原市的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4县1区被列入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到2002年工程正式启动,六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6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59.3万亩,荒山造林204.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市65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合阳县紧紧抓住国家大搞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机遇,精心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三大工程,六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7万亩,封山育林42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通过工程建设,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并进。合阳县2000年度  相似文献   

13.
4月下旬以来,巴盟林业建设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林速度不断加快,每天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截止到5月21日,全盟共完成人工造林79.6万亩,是计划任务66.9万亩的119%,比去年同期增加19.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44.1万亩,是计划任务51万亩的86%;“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完成5.8万亩;日本海协贷款造林完成24.2万亩,是计划任务15.9万亩的152%;速生丰产林工程完成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以来,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八年了。八年来,国家共确认和下达我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3209.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荒山造林1590.7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退耕还林3208.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荒山造林1589.7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累计已经向全省10市102个县级单位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业》2012,(4):48-48
鄂尔多斯市于2000年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乌审旗率先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工程,2002年在全市8个旗医全面实施。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53.7万元。其中,退耕地还林135.8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83.9万为、封山育林34万亩。国家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25亿多元,工程涉及全市8个旗区的49个苏木乡镇.惠及11.03万农牧户、41.2万人。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三门峡市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面积95.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3.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2.3万亩,圆满地完成了4年的工程建设任务。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三门峡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分别在各县(市)区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科技示范点,采取多种措施,突出精品工程,狠抓规模治理,基本实现了“乡乡有亮点,处处有精品”的目标。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退耕还林路子。一是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基地、果品加工基地、木本粮油经济林基地、通道防护林基地、城郊绿化基地、生态防护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药用和特用经济林基地八大特色林业产业基地,总面积为250万亩。其中,300亩以上退耕地还林有110余片3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千亩以上的有80余片2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流域为单位,一面坡、一道沟统一规划,连片治理的造林绿化新格局。二是科学治理,严格管理,充分发挥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实行三种造林模式:第一,保灌造林模式。在坡度大、土层薄,造林难度大的地方,采取鱼鳞坑整地,保留原有灌草植被,营造生态林,形成乔灌草一体化的植被结...  相似文献   

17.
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几年来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生态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多种原因,该县退耕还林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令人担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就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年开展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6万亩,宜林荒山造林3.4万亩。工程覆盖17个镇,156个村,3.5万农户。国家累计投  相似文献   

18.
周燕华 《热带林业》2003,31(1):8-11
在刚刚闭幕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 ,省委、省政府将退耕还林作为加强我省农业基础建设的七大工程的首要工程 ,向全省发起了“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以浆纸原料林和‘三边防护林工程’建设为重点 ,改善生态环境 ,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号召。2002年国家下达给我省退耕还林计划20万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至2003年验收结果统计 ,2002年完成任务185419亩 ,其中退耕地造林92344亩 ,荒山造林93075亩 ,基本完成了该年度的退耕还林任务。各市县通过实施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 ,加深了对国家有关退耕还林政策的理解 ,积累了经验 ,为顺利…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景德镇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26.335万亩,其中,造林23.72万亩,封山育林2.61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坡耕地造林7.45万亩。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民实现了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围绕进一步加快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和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要求,大城县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抢抓有利时机,强力推进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结合实际,大城县秋冬季造林绿化重点实施了新造林工程、补植补造工程、改造提升工程、森林抚育工程等四项重点工程,计划完成造林2.12万亩(其中新造林0.9万亩,补植补造1.22万亩),完成林木抚育2.25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