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stablish equin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line and induce it to differentiate into chondrocytes. The BMSCs were collected by cutting the bone and flushing the cutting surface by PBS, and then the bone marrow was washed with PBS,the collected cells were cultured after centrifugation. The cells were purified by passaging,the stem cell properties were tested before the induction. And the cells were also appraised by the expression of the special gene of chondrocytes as well as staining the differentiated cells with Alcian blue to insure the induction was effective. The obtained BMSCs expressed Sox2 and Nanog genes, which were the stem cell special genes, and also expressed CD44, CD90 and CD105 genes, but absent of CD34 and CD45 genes. The shapes of the 3rd passage BMSCs were changed after cultured in inducing medium for a few days. Furthermore, the cells were positive to Alcian blue staining,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Col special gene of chondrocyte day by day as well.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BMSC lin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BMSCs were induced and differentiate into chondrocytes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建立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细胞系,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通过获取马BMSCs,进行细胞培养和纯化,对第3代(P3)细胞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对分化后的细胞染色,并检测其软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的马BMSCs表达标记基因Sox2和Nanog,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因子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P3代细胞经诱导培养后形态发生改变,阿尔新蓝染色为阳性,并表达软骨细胞特异基因Col,且其表达量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而增高。综上表明,本试验建立了马BMSC细胞系,并成功诱导其分化为软骨细胞,为软骨损伤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miR-15a在肉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过表达miR-15a对体外培养鸡软骨细胞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PCR、凝胶电泳和甲苯胺蓝染色对体外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进行鉴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5a在肢体内外翻畸形(valgus-varus deformity, VVD)组和健康组肉鸡中(各3只)各组织的表达量。之后通过CCK8和EDU方法分析软骨细胞过表达miR-15a后细胞增殖情况。软骨细胞转染miR-15a mimics后,通过qPCR检测软骨细胞的标志基因Collagen-2、AggrecanCollagen-10,成熟分化基因Runx2、Sox9、VEGFMMP9,炎性因子IL-1β、IL-6、IL-8、IL-10、TNF-αTGF-β3以及凋亡基因FasFasLBcl-2的表达量。并构建FKBP5 3'UTR的野生型载体和突变型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报告检测miR-15a与FKBP5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成功分离得到状态良好的软骨细胞。荧光定量结果显示,miR-15a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健康组相比,miR-15a在VVD组的肝(P < 0.01)、脾(P < 0.05)、胸腺(P < 0.01)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在心和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1)。CCK8与EDU分析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过表达miR-15a组软骨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降低(P < 0.01),增殖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 < 0.01)。qPCR结果显示,与mimics NC组相比,miR-15a mimics组的软骨细胞标志基因Aggrecan、成熟分化基因Sox9、Runx2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5),Fas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 < 0.01),FasL基因和抗凋亡基因Bcl-2极显著下降(P < 0.01)。成功构建了FKBP5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双荧光素酶检测报告结果显示预测的靶基因FKBP5与miR-15a没有靶向关系。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鸡软骨细胞,过表达miR-15a抑制鸡软骨细胞增殖、成熟和分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成年兔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5月龄公兔为试验动物,去除睾丸被膜及血管,分离出完整的曲精细管后用0.5%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消化并进行低渗处理,将制成的细胞悬液植入25cm^2的培养瓶,于38.7℃、5%CO2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经1:3Hanks超纯水低渗处理后,离体支持细胞纯度和活率分别达到72.04%和84.5%,显著提高了离体支持细胞的获取量和活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5月龄公兔为试验动物,去除睾丸被膜及血管,分离出完整的曲精细管后 用0.5%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消化并进行低渗处理,将制成的细胞悬液植入25 cm2的培 养瓶,于38.7℃、5%CO2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经1:3Hanks超纯水低渗处理后,离体支持 细胞纯度和活率分别达到72.04%和84.5%,显著提高了离体支持细胞的获取量和活率。  相似文献   

6.
兔胚胎体外培养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胚胎体外培养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兔胚胎体外培养方法主要采用基础培养液 ,添加各种成分 ,如血清、生长因子、酶及其他营养成分促进胚胎发育。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氨基酸、牛磺酸和亚牛磺酸等能源物质 ,胰岛素及胰岛素样因子 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 ,以及抗氧化剂如EDTA、过氧化氢酶、牛磺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物质促进兔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此外 ,采用联合培养体系及体细胞条件培养液 ,模拟体内生长环境 ,来提供兔胚胎发育所需的物质条件也正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省草地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肉兔养殖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部分养殖户由于缺乏肉兔饲养管理和常见疾病防控知识,导致养殖效益低下。现将肉兔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肉兔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9.
为研究促进精子发生的体外培养体系,通过无血清睾丸组织培养法,将成年牛睾丸组织块种植于培养板, 观测不同时间睾丸细胞的迁出和形态变化。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具有分泌功能的支持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集落样生长的精原干细胞。结果发现该体系可获得生长良好的多种类型细胞,包括表达AP、Oct-4和GFRα1的精原干细胞及具有分泌功能的睾丸支持细胞,并可获得大量精子。说明,该无血清培养体系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来研究生物学和化学因素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也为研究精子体外发生和移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0.
兔原核胚体外序贯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添加 10 % FBS的 RPMI16 4 0培养液和 m RPMI16 4 0培养液对兔原核期受精卵进行了体外序贯培养 ,并与添加 10 % FBS的 RD培养液单一培养作了比较。结果显示 :体外培养至 72 h时 ,2个培养组 8-细胞胚率、桑葚胚率和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 RD单一培养组已有 10 .3%出现退化 ,与序贯培养组之间差异显著 (10 .3%比0 ,P<0 .0 5 ) ;体外培养 16 8h,序贯培养组和 RD培养组的贴附率分别为 5 9.7%和 4 1.4 % ,外延生长率分别为 4 3.1%和 2 2 .4 % ,桑葚胚率为 10 0 %和 89.7% ,脱带率为 33.3%和 5 .2 % ,二者之间贴附率、外延生长率差异显著 (P<0 .0 5 ) ,桑葚胚率、脱带率差异极显著 (P<0 .0 1) ;序贯培养 96 h的囊胚细胞数为 (12 4 .6± 6 .36 )个 /枚 ,RD培养同期囊胚细胞数为 (118.2± 5 .2 5 )个 /枚 ,差异显著 (P<0 .0 5 )。结果表明 ,序贯培养能够有效克服兔早期胚胎发育阻滞 ,促进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胚胎质量 ,并能促进胚胎的孵化和附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离培养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示踪其肝内移植命运,为MSCs的细胞治疗肝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持.采取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兔骨髓MSCs,利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载体感染MSCs,选择最优转染效率,并移植入经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受体兔体内,荧光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2.
成鼠耳皮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为获取转基因研究所需的大量供体细胞,进行了以成鼠耳皮组织为材料的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工作。实验改进了胰蛋白酶消化的程序,成功地分离和培养了成鼠耳皮成纤维细胞。细胞形态正常且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3.
每隔2周用长角血蜱成蜱定量感染家兔,成功构建了具有不同抵抗力的家兔免疫模型。ELISA检测结果表明,家兔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从初次叮咬后第3周开始呈阳性,随着叮咬次数的增加抗体水平逐渐上升,第11周时达到高峰。具有一定抵抗力的家兔对长角血蜱成蜱的吸血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其抗体水平与长角血蜱成蜱在兔体的吸血周期、死亡率成正相关,与雌蜱的饱血脱落率、饱血体重成负相关。结果进一步证明,蜱的唾液腺是其主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家兔抗体水平的持续期足以使长角血蜱完成一个世代,可以满足试验需求,是抗蜱免疫研究理想的阳性对照模型。同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也可以作为判断动物对长角血蜱抵抗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1头黄占鹿的耳缘皮肤组织采用0.1%胶原酶(Ⅰ型)消化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反复传代纯化,获得了成纤维细胞,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并对各代细胞进行了常规冷冻保存。利用Photoshop软件对F12代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黄占鹿的染色体数目为68,常染色体中1号和7号为M染色体,其余的均为A常染色体;X染色体是最大的A染色体,Y染色体是最小的M染色体;该黄占鹿的核型式为4(M)+62(A),XY(A,M);对部分冷冻细胞进行了解冻培养,解冻存活率和贴壁率分别为61.04%、38.85%。  相似文献   

15.
成年黇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1头黇鹿的耳缘皮肤组织采用0.1%胶原酶(Ⅰ型)消化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反复传代纯化,获得了成纤维细胞,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并对各代细胞进行了常规冷冻保存.利用Photoshop软件对F12代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黇鹿的染色体数目为68,常染色体中1号和7号为M染色体,其余的均为A常染色体;X染色体是最大的A染色体,Y染色体是最小的M染色体;该黇鹿的核型式为4(M)+62(A),XY(A,M);对部分冷冻细胞进行了解冻培养,解冻存活率和贴壁率分别为61.04%、38.85%.  相似文献   

16.
17.
旨在探索兔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条件,从而建立成熟稳定的兔PG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两种不同的体外分离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和3种不同的传代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探索第14~18天胎兔的PGCs体外分离传代的最佳方式,另将培养液分为A、B、C、D 4组,以D组为对照组,探究不同细胞因子浓度对兔PGCs形态变化及集落形成的影响。其次,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ing,AKP)法对兔PGCs进行鉴定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结果表明,机械法分离得到的兔PGCs集落数量是酶消化法分离的2.2倍,而兔PGCs经不同的消化法传代发现,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机械法在兔胚胎成纤维细胞(rabbit embryo fibroblast,REF)饲养层上分别成功传至P2、P2、P4代。B组PGCs培养液(基础液+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2 ng·mL-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4 ng·m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10 ng·mL-1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所获得的集落数量最多,具有较好的集落形态,保持未分化的时间较长。AKP染色结果显示,PGCs集落呈红黑色; RT-PCR结果显示,体外分离培养的兔PGCs表达转录因子Oct-4。结果显示,兔原代PGCs最适采用机械分离法和机械传代法进行体外分离传代,适宜浓度的细胞因子添加至兔PGCs培养液中有利于兔PGCs在体外保持较多的集落数量和较长时间的未分化状态。本研究通过筛选和优化兔PGCs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建立稳定成熟兔PGCs细胞系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培养时间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受精的影响。分别用切割法和针刺挤压法取经超排后母兔卵巢表面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复合体(COCs),将COCs分别在不同时间(24、30、36及40h)和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0、50、100ng/mL)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并观察其第一极体排出率。结果表明:①针刺挤压法获得COCs数明显高于切割法(P0.05);②体外成熟培养时间30(36)h的第一极体排出率高于24(40)h(P0.05);③添加50和100ng/mLEGF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①兔卵巢卵母细胞的获得方法以针刺挤压法较好;②兔卵母细胞成熟时间以30~36h为宜;③EGF对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促进作用,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100ng/mLEGF为宜。  相似文献   

19.
对新西兰兔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方式激活后的发育潜能和孤雌胚胎在不同培养体系中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电击激活和化学激活单独使用不能很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两次电击和化学激活配合使用能够较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通过比较发现B2培养基支持兔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试验建立了和体内受精时间过程相似的卵母细胞活化和培养系统,为兔的核移植技术优化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校兔场2003年11月22~27日先后死亡种兔10只,幼兔3只。经现场调查发现:①死亡兔除3只是2月龄左右的幼兔外,全是3kg以上膘肥体壮的壮年公兔和怀孕母兔。②由于是种兔,都是在面对面双向三层重叠式兔笼内单笼饲养。但兔舍通风条件较差,空气不对流,比较潮湿阴冷。③死亡的种兔是2003年9月从外场引入,引入后未注射任何预防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