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阐述国土空间分类、自然保护地分类及整合类型分类,解析整合类型内涵,包括调出和调入、归并转化和保留的内涵解析。重点讨论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区域的整合类型适用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整合类型分为调出、调入、归并转化、保留4个类型;自然保护地涉及交叉重叠时,重叠区域若不是全部调出,那么除保留一个保护地外,其他保护地的整合类型按调出来处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的分类系统,将贵州黔东南的竹种归并整理为14属40种1变种1变型,并简要介绍了各竹种的资源分布,用途。  相似文献   

3.
华南壳斗科木材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地处热带北部至中亚热带,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华南壳斗科树种很丰富,为阔叶村第一大科,其蓄积量占阔叶材约1/3,采伐量及木材利用均属阔叶材首位。本文将华南壳斗科木材归并为14类,有分类检索表、分类树种志要、材性及用途表。  相似文献   

4.
湖南特有植物生态地理分布特征为:种类丰富,特异类群多;多集中于西部与南部;富含石山造林树种和资源植物;分布范围狭小,宜加重点保护。本文还就部份特有属种的分类进行了讨论,涉及了已降级或归并的特有种。  相似文献   

5.
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是立地分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立地条件类型是在大气候、大地貌基本一致的经营单位内,将土壤和地形等立地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相似的造林地段归并为同一个立地类型。衡量立地质量是以主导因子和特殊因子作为主要依据;将植被状况作为参考依据;将现有森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着手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涉及到土地使用制度与政策创新。目前的土地使用制度存在土地产权不清、一级市场管理不到位、土地批租制度助长短期行为等弊端。应从国家和集体土地产权的归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归并等方面着手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甘肃民勤县荒漠化区未利用地的遥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荒漠化土地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对象,以30 m的Landsat TM5与TM7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不同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荒漠化区的戈壁、沙地、沙漠、风蚀劣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细分,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06%。决策树分类法总体效果较好,为荒漠化区土地管理以及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油茶林地土壤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油茶分布广,面积达6000多万亩.中国油茶林地土壤类型的划分,为油茶林地选择及土壤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应用土壤发生学分类方法,建立了土类、亚类、土属、类型四级分类系统.将中国油茶林地的土壤划分为4个土类、5个亚类、28个土属、107个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每个发生类型作为样本,A层和B层有机质、全氨、全磷、全钾含量等8项指标作为变量,用系统聚类方法对4个亚类分别进行聚类,归并为13个肥力类型.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晋东南太行山山地油松人工林,收集了l18块标地资料,阐述了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根据数量化理论,选择海拔、坡向、土厚三个主导因子,将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个立地类型,并利用最优分割法将其归并为4个立地类型组,其立地质量依次为I立地组>Ⅱ立地组>Ⅲ立地组>Ⅳ立地组,基本解决了太行山中南段油松造林的“适地”问题,为育林目标的确定、人工林的分类经营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林业规划设计中,常常按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发育影响的关系,将因子进行组合,归并为不同立地类型。归并的方法,统称‘聚类’或‘判别’。在此基础上,根据林木对立地类型的适应程度,再评定立地质量等级,称立地质量评价,以便能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数据叠加分析后,会产生的大量的小面积地块需要解决,须探索一种高效的细碎图斑自动归并技术,同时能满足争议林地数据处理的需求。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编程环境,采用Arc Engine组件库开发方式,提出细碎图斑自动归并的算法流程,将细碎图斑并入相邻图斑中,以满足林地变更调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潘虹 《安徽林业》2007,(2):16-16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其中煤、铁、铜、石灰岩等3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这些矿产大多分布于林地之下,采石采矿生产活动与林木林地管理一直  相似文献   

13.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景观生态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件为基础,结合二类调查资料和GPS实地布点,借助于ARC View和Fragstats软件,从不同尺度将集水区森林景观进行了分类归并,包括2个森林景观类、3个森林景观系、6个森林景观组、5个森林景观型和9个森林景观亚型。其中,生态型森林景观系是研究区域内的森林景观主体,森林景观多为幼龄林和疏林,针阔混交林的比重相对较低。各种森林景观类型景观斑块面积较破碎、形状较规则,受人类活动干扰普遍较为严重,宜以培育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为主要目标,加强森林抚育,发展多种模式的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14.
以《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标准绘制的分幅房产图为土地调查底图,依《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对房产图上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进行提取。详细探讨从分幅房产图上的商业金融业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交通等用地中提取地类信息的归并情况,指出从分幅房产图上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存在的问题为:概念范围界定不统一、相同地类名称不相同、表示信息侧重点不同和精度差异等。为共享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建议统一地类划定标准,多种地图一体化综合测绘等。  相似文献   

15.
剖析海域利用变化的演进过程和特征规律,建立有效的海域利用变化动态模型,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海域利用管理政策,保障中国陆海统筹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以中国锦州市海岸海域为对象,基于城镇距离、河流距离、交通线距离等6个驱动力因子,以研究区锦州市海域利用类型等数据为基础,借助Dy...  相似文献   

16.
《林业资源管理》2017,(2):58-64
基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014年3个月份的Landsat 8遥感影像及其矢量数据,采用基于CART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芦苇、碱蓬、米草、鱼塘、浅滩、海域等湿地信息,并分析2014年植被变化情况。其中采用植被指数NDVI,RVI,DVI时间序列光谱分析曲线获得湿地植被类型窗口期,通过各植被指数、第一主成分分量、缨帽变换、原始波段(红外、近红外)、非监督分类影像等因子构建时序因子集。结果表明:1)3—12月份为植被分类窗口期,芦苇、碱蓬、米草区分度最大;2)CART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盐城湿地植被区分度较好,3个月份影像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99.88%,99.18%和97.61%,Kappa系数分别为0.99,0.99和0.97;3)2014年间,芦苇的面积从61.69km~2增长到63.08km2,米草从38.01km~2增加到44.78km~2,碱蓬从26.37km~2锐减到19.63km~2。  相似文献   

17.
对赤竹亚族Sasinae 4属33个竹种样品进行RAPD和ISSR分析,在30条RAPD引物和100条ISSR引物中进行筛选,筛选出9条RAPD和11条ISSR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分别产生249、271个多态位点,利用Popgen32、MEGA4分析软件,构建聚类图,分析结果表明:1RAPD聚类分析支持异枝竹属单独成组;2RAPD和ISSR聚类分析都支持铁竹属单独成属;3两种聚类分析都支持华箬竹亚属单独成属,鄂西箬竹与华箬竹属关系密切;4不支持具耳箬竹和巫溪箬竹归并的处理;5RAPD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8.
许正亮  余泓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3):31-34,39
对工程建设中占用征用的林地以法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在实施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着地类分类粗放、林种划分不规范、林地类型概念不清、划分混乱、征收标志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地类细分、由人民政府确认林种、林地类型细划、调整灌木林地征收标准、完善现行征收标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洛阳市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洛阳市的矿产资源情况,并通过调查查清了矿产开发、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的现状及生态恢复的情况,提出了防止生态破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为贯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目的、对象、任务、原则等总体要求,提出了体系转换、整合归并、范围调整和区划优化规则,以及预案、确认和实施三步走的实现路径,探讨了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分级分区管理以及治理支撑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总体规划等基础工作,构建统一规范、管理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