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深圳市滨河大道绿化品质提升项目立项为例,探讨城市道路绿化品质提升项目立项阶段的全新工作管控模式,提出道路绿化品质提升项目立项研判及论证的工作方法,以循序深入调研、客观评估,对标国际、精准施策,全程管控、无缝衔接,和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通过结合周边环境变化、居民诉求和道路绿化要素3个方式进行评价论证。应用《深圳道路绿化建设品质提升工作指引》中指定的立项论证评价指标,分析和深入论证项目立项的必要性、科学合理性和依据,提高绿化管理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项目背景、功能定位、景观塑造等方面为提升项目的具体方案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道路绿化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需要随着道路绿地植物种群的演变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养护。针对城区道路绿化现状,提出了城区道路绿地改造提升的策略和设想,以创造常熟城区道路优美、长效的绿化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道路绿化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绿化特色定位与提升原则,应把握的重点技术,设计出适用于道路通直地段、平坦开阔地段、道路转弯地段、后坡、陡坡下方、农田、村庄、道路外可视范围等八种绿化模式,旨在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和交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4.
提高道路绿化质量旨在提升城市品味,满足城市居民改善城区环境的要求。总结10余年的白银城区道路绿化提质改造探索历程,先后采用过造景样式17个,筛选确定其中8个样式不适宜道路绿化,9个样式适宜道路绿化;先后使用过36个植物品种,筛选确定其中19个品种不适宜道路绿化(含1个两用树种),18个品种适宜道路绿化。改造后,展现出整洁、重复建设少、景观效果持续久的生态环境,城区道路绿化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以龙岩大道绿化改造提升工程为例,根据生态性、艺术性及文化性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问题,对龙岩大道的中分带、侧分带、交通岛、路侧绿化带等4个方面的绿化改造提升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的模式,以期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提升。文章以北京市道路绿化为调研对象,力求阐明植物配置及苗木规格对城市道路绿化效果的影响和作用,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建议性指标和方式,进而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绿化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晋中市榆次区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今后道路绿化设计建议,以促进城市景观发展,提升城市内涵。  相似文献   

8.
刘倩 《绿色科技》2019,(17):65-67
指出了构建海绵城市是我国发展可持续社会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建设具有海绵作用的道路绿化设计,有助于使城市蓄水功能得以增强,减少城市内部水分流失,促使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助推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结合工作经验,重点探讨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以期促使我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在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分析了道路绿化对道路和城市的重要性,探讨了通过加强道路绿化工程建设,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甚至调节地面温度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探讨了莆田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发展变化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通过LINTAB年轮分析仪,分析了青岛山地黑松胸高位置径向生长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抱虎山和金钱鼎山黑松连年径向生长量表现为不稳定的波动变化,近30年间,抱虎山黑松的连年径向生长量为1.91~6.00mm,平均为3.47mm;金钱鼎山黑松的连年径向生长量为1.42~5.86mm,平均为3.00mm;黑松东西向(WE)、南北向(NS)的连年径向生长量变化规律不尽一致。近30年黑松的连年径向生长量累积分布均符合Logistic式的S形增长。  相似文献   

13.
立木结构特征是森林资源调查、评估及经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150株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175株银杏(Ginkgo biloba)立木结构特征因子的实测,基于立木地径(D_0)、胸径(D1.3)、冠幅(CW)、树高(H)等特征因子的实测和相关关系分析,构建了水杉和银杏立木结构特征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杉、银杏的不同部位直径之间的相关性最强。水杉的D_0-D1.3、D0.1-D1.3之间的关系用Logistic式拟合优度较高,而银杏D_0-D1.3、D0.1-D1.3、D_0–D0.1之间的关系用直线式拟合优度较高。水杉和银杏D1.3-H之间的关系均可用Gompertz式拟合。水杉和银杏的胸径D1.3、H与冠幅CW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模型的拟合优度不高。本研究可为区域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结合马山地质公园的总体概况、公园性质及地质地貌,对公园出入口、道路、功能分区、景观分区的规划布局与人群使用概况进行了阐述,主要从自然地质遗迹景观与人文景观两个角度探讨了该公园的特色,并提出相应问题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SiO_2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高温焙烧法制得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mpg-C_3N_4),以浸渍法负载Pd纳米粒子制得Pd/mpg-C_3N_4,并用于催化松香加氢反应。采用XRD、FT-IR、TEM、ICP-AES、XPS、氮气吸附-脱附及GC分析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特征、Pd负载量、金属价态、比表面积和孔径以及催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d纳米粒子成功地均匀分散在了氮化碳的层状结构中,Pd的负载并没有改变mpg-C_3N_4的骨架结构,Pd/mpg-C_3N_4仍然保持着介孔结构;但是Pd的负载使mpg-C_3N_4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有所减小,Pd/mpg-C_3N_4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47.73 m^2/g、0.17 cm^3/g和3.39 nm。在负载量为7.96%,5 MPa H_2、150℃和反应4 h的松香催化加氢优化条件下制得去氢枞酸GC含量5.99%,枞酸GC含量小于1%的氢化松香产品(其中四氢枞酸为37.12%,二氢枞酸为56.71%)。催化剂Pd/mpg-C_3N_4重复使用4次后,四氢枞酸GC含量由37.12%下降至24.71%,去氢枞酸GC含量由5.99%上升至9.76%。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是由德国殖民者始建的城市,由于在开埠时德国殖民者引入了先期合理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环境建设和注重管理养护的理念,从而构架了青岛市与中国传统城市风格明显不同的、东西方园林风格兼收并蓄的园林城市形态,形成了青岛市城市园林景观涵纳古今中外风格于其中却能杂而不乱、变化中见统一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历史角度和风景园林景观角度论述德国园林建设思想对青岛市园林城市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森林经营规划的基础上,利用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以山东省的15种主要森林类型作业法为框架,根据即墨区的特点、森林类型、森林主导作用、目标树种培育或栽培树种的组成等特点,设计了即墨区11种森林作业法,形成了一整套从建群开始(森林形成)到森林抚育、木材采收、更新造林等一系列全周期经营措施,以期能实现森林的动态平衡,确保森林生长过程的自然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多功能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18.
国有林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创新国有林场发展,实现国有林场现代化,构建国有林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通过阐述现代国有林场的基本内涵,提出国有林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及其分值,进而确定评价对象的现代化水平。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A国有林场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其综合评价指数达到90.138分,符合现代国有林场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青岛市冬季植物景观应用的树种种类、配置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突出冬季景观的植物配置形式和改善青岛市冬季植物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青岛地区城市公园绿地多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公园多样性南北差距比较大,沿海一带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较高。并且除中山公园和八大关外的城市公园的多样性较低,尤其是山头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