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自然教育概念、我国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自然资源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空间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郴州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建设管理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和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郴州市自然保护地持续健康发展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十堰市核桃基地的实地调研,结合对当地林业部门和林农的问询调查,摸清了十堰市核桃生产现状,总结了阻碍核桃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现状、形成快速发展局面的对策和建议,为十堰市以及湖北省其它核桃产区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围绕“四山八水”生态格局正在努力构建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喀斯特山地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地共314个,总面积456.88 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97%。分析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面积占比相对偏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整合优化未达预期,综合利用研究匮乏等问题。藉此,提出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公园,稳步推进整合优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价值研究等自然保护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6.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资源现状及保护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的土地利用、森林起源和类别、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物种和景观资源等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多样性、典型性和脆弱性、稀有性和特有性、自然性等方面评估其保护价值。结果显示,云南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27.61%的湿地生态系统、57.90%的原始林、超过90%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重要的地质遗迹、自然风景资源在保护地内得到有效保护。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资源状况的全面掌握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以及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七台河地区自然保护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地区自然保护地重叠及矛盾冲突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的建设,西藏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和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自然保护地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科研监测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通过整理"十三五"时期,西藏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旨在促进西藏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保护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自然保护地涉及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建、文广新旅等多个部门.根据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方式和保护特征差异,按照推行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自然保护地统一归林业部门负责管理.在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形成了各自然保护地发展不平衡、建设不完善的现状.本文根据南昌市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对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保护管理提出科学建议,为南昌市自然保护地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已涵盖除海洋和荒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构筑了牢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目前尚存在资源本底不清,保护地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区域存在空缺,自然资源产权复杂,总体规划滞后,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文中从政策、管理、资金、人才与技术、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发展措施,助推云南省统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通化市湿地发展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加快国家层面湿地绿护立法、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推动湿地恢复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整合优化的背景下,从研究对象、类型数量、利用规模、旅游现状等方面科学判析新形势下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的空间、资源和需求潜力,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强化自然生态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等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4.
阐述国土空间分类、自然保护地分类及整合类型分类,解析整合类型内涵,包括调出和调入、归并转化和保留的内涵解析。重点讨论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区域的整合类型适用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整合类型分为调出、调入、归并转化、保留4个类型;自然保护地涉及交叉重叠时,重叠区域若不是全部调出,那么除保留一个保护地外,其他保护地的整合类型按调出来处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机构改革的安排,自治区林业局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交接工作,逐步将其它部门管理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归属到林业部门统一管理。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认真起草《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广西实施意见。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问  相似文献   

16.
赵勤 《绿色科技》2022,(20):59-63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贵州省黔西南州自然保护地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合交叉重叠、科学编制总规、归并晋升、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议,为全州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研究热点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背景下,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进入体系建设的实操阶段。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建设,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中文文献1 485 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梳理了文献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研究现状呈现出政策导向、领域拓宽、信息化监管的特点,同时监管体制、内容、指标、方法不断创新升级。建议重视趋势导向,构建重点区域监管网络;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内容;加强技术引进,推动监管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湖北省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湿地资源的特点。同时探讨湿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中也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地中普遍存在边界不清、管理重叠、权责不明确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的问题。从吉林省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自然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测、人类活动状况、生态环境监管、信息管理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选取18个指标,科学构建了吉林省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得到评价标准并进行了结果分析,以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当阳市2016年度湿地资源动态监测结果,对当阳市湿地面积、分布状况、湿地类型、湿地特点、湿地利用现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14119.69hm2(不包括水稻田),湿地类型有人工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四类,其中,人工湿地面积最大,是当阳市的湿地主体。为此,提出了以建立完善湿地管理体系,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实施湿地生态修复为主要措施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