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8年生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遗传力较高;以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均值5%,材积大于群体均值15%作为指标,筛选出16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6.40 m、8.51 cm和0.0222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75%、8.31%和10.14%,平均材积现实增益为40.59%;其中92、123、159家系的增产效果最佳,材积现实增益均超过50%,可作为福建省营建马尾松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2.
杉木第2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12年生杉木第2代子代测定林的主要生长性状值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各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表现最好的30个家系,12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2.61 m、16.76 cm、0.16000 m3,遗传增益分别为2.95%、5.55%、14.24%,平均现实遗传增益为31.78%,这些优良家系适合在福建省顺昌县境内及周边Ⅱ类立地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8年生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林生长优良,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7.49 m、10.8 cm、0.0462 m3;杉木第2代种子园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到中度偏弱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的遗传控制;以8年生材积为指标选择出12个优良家系和7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家系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1.93%,入选单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4.36%,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10年生火炬松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测定表明:火炬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火炬松家系的生长形状主要受中等遗传力所控制,参试家系性状在各试验点的变异系数差异明显,材积的变异系数在7.90%~17.13%。通过育种值法最终筛选出5、16、18、6和8号等5个速生家系。  相似文献   

5.
对融安县西山林场1984年营造的25年生的85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半同胞家系子代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在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胸径、树高和材积增益大于对照10%的家系数量分别占参试家系的42.3%、27.1%和47.1%。以生长量差异为依据,筛选出了西山园广运5、所园红泥坡3、山口园山口4、林朵6等26个综合增益显著的家系,其最高胸径、树高和材积增益分别达46.7%、72.6%和134.9%。  相似文献   

6.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九曲水林场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家系6 a生试验林进行每木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形质性状中的冠幅在家系间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分析表明: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存在正相关关系;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生长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形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据多重比较结果,以材积为选择目标,以现实增益大于群体均值10%为选择标准,速生家系为帽子峰(混合家系)、南帽3、乐九7、乐九4、龙南6、龙南3、龙南2、龙南1和乐九3,现实增益介于14.85%~45.29%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9年生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5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性状分析结果显示:(1)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并达到极显著水平;(2)地点、家系及地点×家系交互作用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均达极显著程度,其中以地点对生长指标影响均最大,其家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820 4、0.887 9、0.817 5;(3)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指标与试验点的自然概况因子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表明大叶栎家系具有较强的地理区域适应性;(4)以入选家系的遗传增益20%同时胸径、树高生长量不低于家系平均值为标准,选出8个优良家系分别CW08、CW05、PY08、YF02、RS06、RS03、RS09、TD09,入选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5.69%~13.82%、7.62%~14.29%、17.78%~39.85%;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提高6.39%~11.45%、6.55%~12.26%、20.23%~32.55%。  相似文献   

8.
杉木耐瘠薄速生优树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7年生的杉木耐瘠薄速生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参试的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差异极显著,说明在家系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分化;从参试的18个家系中选择出23号等5个在瘠薄立地条件下生长表现优良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值分别达7.67 m、10.88 cm和0.043 6 m3,与第2代种子园子代相比,其材积现实增益达21.11%,通过这种后向选择所选出的耐瘠薄速生优良家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耐瘠薄性,可以作为杉木第3代建园材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1991~1992年从湖北省马尾松主要分布区选出116株优良单株,1994年建立了相应的半同胞子代测定林。2011年对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通直度、树皮厚度指数、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和弹性模量等4个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也表明各优树之间存在广泛变异。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89、0.729和0.791,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表明:各家系的主要生长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弹性模量家系遗传力为0.507,属于中等程度的遗传,而树皮厚度指数这一指标家系遗传力较低。按照大于整体平均值加1倍标准差进行选择,树高、胸径、材积和弹性模量4个性状分别有14、14、15和14个家系入选,遗传增益分别为6.4%、11.1%、28.1%和6.6%。  相似文献   

10.
对融安县西山林场1992年营造的72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半同胞家系子代林19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和材积增益大于对照10%的家系数量分别占参试家系的19.4%、18.1%和31.9%。以生长量差异为依据,筛选出了柳241、柳449、柳428、林朵14、柳244等21个综合增益显著的家系,其最高树高、胸径和材积增益分别达26.75%、23.50%和8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