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的水肥适宜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河西灌区酿酒葡萄节水控肥技术,以5年生酿酒葡萄‘Merlot’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水量与施肥量对酿酒葡萄修剪量、产量、灌水生产力和肥料偏生产率的影响。以常规大水漫灌撒施化肥为对照(CK),采用灌水和施肥二因素裂区试验,3个滴灌灌水量水平为2 400 m~3/hm~2(WL)、3 600 m~3/hm~2 (WM)、4 800 m~3/hm~2(WH),3个施肥量(N-P_2O_5-K_2O)水平分别为870 kg/hm~2(FH)、580 kg/hm~2(FM)、290 kg/hm~2(FL)。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量化滴灌酿酒葡萄的适宜灌水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水肥投入量显著影响酿酒葡萄的生长与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修剪量呈上升趋势。中水中肥(WMF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酿酒葡萄果实的百粒质量、产量,提高灌水生产力与肥料偏生产率。继续增加灌水量与施肥量(WHFH)降低了百粒质量,且产量未显著增加,灌水生产力与肥料偏生产率显著下降。与CK相比,WMFM处理能节水59.73%,节肥42.00%,增产31.29%。根据建立的滴灌水肥投入量与酿酒葡萄产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滴灌酿酒葡萄适宜的灌水量为4 127.00 m~3/hm~2,氮、磷、钾肥适宜的施用量分别为240.50、216.45、240.50 kg/hm~2,此模式可作为当地酿酒葡萄滴灌节水、控肥的最优水肥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鲜食葡萄成熟期最佳灌溉量,防止灌水和控水走向极端化,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葡萄生长环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灌水量90m3/667m2的葡萄生长环境因子、内在品质指标和产量居中,但外观品质色泽深红、着色均匀,果粉浓厚、分布均匀,在销售中招人喜欢,综合评价第一,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可达16.67%和148.58μg/g,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50.04%和22.23%,可滴定酸含量和产量为0.21%和2081.90 kg/667m2,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57.14%和5.56%。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0.05)。  相似文献   

3.
以5个红色品种("黑比诺""梅鹿辄""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与2个白色品种("霞多丽""贵人香")共计7个酿酒葡萄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7个品种果实纵横径、单粒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果皮酚类物质(总酚、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贵人香""霞多丽""蛇龙珠"果粒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低;"黑比诺""品丽珠"果粒相对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高,糖酸比较低,果皮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高;"梅鹿辄"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这些结果为武威地区酿酒葡萄栽培中品种选择、品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该产区酿酒葡萄原料和葡萄酒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给焉耆盆地选择适合的酿酒葡萄砧穗组合提供参考,对该地区‘贝达’砧木嫁接9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产量、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共23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葡萄砧穗组合的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酿酒葡萄品种中,‘威代尔’的单株果穗数、单穗质量、单株产量最高,‘北红’的单株果穗数最低,‘雷司令’的单穗质量最低,‘北玫’的单株产量最低。‘赤霞珠’的果皮厚度最高,‘威代尔’的果皮厚度最低。‘威代尔’的果粒质量最大,‘赤霞珠’的果粒质量最小。‘黑比诺’的总糖含量最高,‘美乐’的果皮维生素C含量最高,‘烟73’的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果皮总单宁含量及果皮总酚含量均最高,‘威代尔’的果皮总类黄酮含量最高。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各品种依次为‘美乐’‘烟73’‘威代尔’‘赤霞珠’‘黑比诺’‘霞多丽’‘北红’‘北玫’‘雷司令’。在焉耆盆地,‘美乐’‘烟73’‘威代尔’和‘赤霞珠’品种与‘贝达’砧木嫁接后果实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滴灌频率和定额对枸杞园土壤水热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合理的沙质土壤枸杞园滴灌技术体系,以大果枸杞新品种‘宁杞8号’为试验材料,在滴灌条件下开展不同灌水频率和定额大田试验,研究灌水下限和灌水量对枸杞园土壤水热分布及‘宁杞8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枸杞生育期,'宁杞8号'最大耗水时期为6月中下旬,高频灌水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土壤水分、气温及枸杞生育阶段对土壤温度影响明显,表层土壤温度变化(10cm以上)受空气温度影响显著,7月以后气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弱,20cm以下土层基本不受气温影响,而且高频灌水处理能使土壤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因此,沙土地‘宁杞8号’枸杞品种最佳灌水下限宜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全生育期最佳灌水次数为103次,灌水总量为4817.25m3/hm^2,此条件下产量为6332.1kg/hm^2,且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2cm以上等级率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肥料对葡萄果实品质和成熟期影响对于提高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葡萄转色期施用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对果实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青颗粒为14.8%,且成熟期比对照早14天;3个处理的浓度水平都可使可溶性固形物总含量最高,风味最好;对于果实中酒石酸影响效果为T2T3T1,对于苹果酸含量的影响效果以此为T2T1T3;各处理中,以T2水平下葡萄果皮花青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酿酒葡萄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的夏季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酿酒葡萄‘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酿酒葡萄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抹芽、抹芽+摘心处理,以常规田间管理为对照,测定果实品质、产量及枝条生长等指...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走廊是中国酿酒葡萄优质栽培区之一.观察测定蛇龙珠、美乐、西拉3个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物候期、生长结果特性、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表明,3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酸比协调,酚类物质丰富,适合于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在设施日光温室葡萄灌溉过程中,通过设立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滴灌筒和滴灌带2种灌溉器在葡萄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量下,采用滴灌带灌溉后,水分水平下渗模式为直线形,土壤纵向含水量从地表到深层递减;而应用滴灌筒灌溉后,水分水平下渗模式为抛物线形,土壤纵向含水量从地表到深层递增,同时降低了灌溉后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了葡萄品质和产量。采用滴灌筒灌溉后,葡萄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分别为10.26 g、17.58%和33 957.3 kg·hm~(-2),较应用滴灌带灌溉分别提高了30.04%、15.35%和25.13%,可滴定酸含量为0.32%,较应用滴灌带灌溉降低了21.95%,且果实外观色泽由浅红变为深红。鉴于滴灌筒在葡萄水分配送和提质增产方面的优势,建议在葡萄等深根系果树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喀斯特山区原生的野生毛葡萄、网脉葡萄6个单株为砧木,欧美杂种‘水晶’为接穗,研究了野生葡萄砧木对‘水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葡萄砧木对‘水晶’的萌芽率、结果系数、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单宁含量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对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果皮颜色、果穗松紧度等指标没有影响,不同种群的不同砧木对‘水晶’的影响存在差异。毛葡萄‘农院-11’能增强‘水晶’的生长势,提高结果系数和光合能力;网脉葡萄‘东坡-11’和毛葡萄‘安顺-1’明显提高了‘水晶’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且使‘水晶’提早成熟。由此可知,原产于喀斯特山区的野生葡萄砧木可显著影响葡萄的生长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甘肃沿黄灌区枣果实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该研究以单因子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对6个枣园果实样品的6种重金属元素(As、Hg、Cd、Cu、Zn、Pb)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仅有一个样品中的铅含量存在轻微污染,其余的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污染物限量值。所测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Pb>Zn>As>Cu>Hg>Cd。对7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除了极个别检出少量农药残留以外,绝大部分未检出,没受到农药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出差、加班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家庭盆栽灌溉不及时,为此该装置通过传统花盆与硬件相结合,当硬件与家庭互联网联接时,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端对土壤的湿度进行监测,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区间时可以通过移动端控制硬件对家庭盆栽进行灌溉,解决了盆栽及时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stem volume in seven 19-30-yr-old field progeny trials and growth traits assessed in 1-yr-old Pinus sylvestris seedlings in growth-chamber treatments with optimal and limiting water availability at two temperatures. The seedlings in the growth-chamber experiment were open-pollinated families from two Swedish seed orchards. The field trials were established with full-sib families with the same parents. The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stem volume in the field progeny trials and height and biomass traits in the growth chamber were mainly low or zero. There was no clear pattern of juvenile-mature correlations with respect to combinations of growth-chamber treatments, field test site temperatur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Periodic drought in the juvenile stage did not improve the juvenile-mature correlations, suggesting that at the juvenile stage, the mature stage, or both, the families used in this study do not appear to be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drough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以张掖灌区常用的樟子松、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杜松、侧柏、油松、刺柏和华北落叶松8个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变量综合分析法,对蒸腾强度、水势、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和含水量6个指标进行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组成bij/MaxNj=aij矩阵,以Pi=∑i(1-aij)2值作为抗旱性能综合评判指标,结果表明,抗旱序列为:杜松>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侧柏>刺柏>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15.
从水资源利用现状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分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用水严重亏缺。内蒙古是我国水资源严重亏缺省(区)之一,农业灌溉用水量为1266亿m^3,占全区开发用水量的87.9%,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远较其他地区重要。推广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后,仅用现在的用水量,即可使灌溉面积由现在的0.01亿hm^2增加到0.02hm^2,并可使单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油橄榄灌溉需水量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典型模型,阐述不同亏缺灌溉策略在油橄榄灌溉中的应用,并分析和比较不同灌溉制度在油橄榄灌溉管理上的优劣,以期对我国油橄榄灌溉管理研究和油橄榄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总长为12.7 cm,分别是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的1.82倍和2.32倍,上述3个方向取样位点细根总长为25.2 cm,其中的86.4%在滴灌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内;0 40 cm土层的细根长占0 60 cm土层细根总长的84.5%。各方向的细根水平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5 m处最大,为4.2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33.1%,且与其他树干距离处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2 m处最大,分别为2.7、2.3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38.1%和41.8%。各方向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0 10 cm土层最大,为3.7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29.1%,且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均在10 20 cm土层最大,分别为2.0、1.7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27.9%和31.0%,与其他土层细根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细根生物量或细根长任一指标来表述。滴灌后形成的连续湿润带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使细根在不同方向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每次滴灌后应保证水分侧渗到距离树干至少50 cm的范围,下渗的深度至少达到40 cm深,以满足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和结论为确定精准的单次有效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既节水又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干旱缺水。20世纪70-80年代,国家建成景电一、二期高扬程电力引黄提灌工程为本区解决了主要的水资源,农业生产得到了飞跃发展,但相继而来引起低洼地带的红跃村土地盐渍化等环境退化问题。在GEF/OP12甘肃项目示范点景泰县红跃村前期研究基础上,用农户基线调查方法进行资料的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已有耕地盐渍化,民生问题严重;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良灌溉方式导致水位抬高、水质变差;周边植被减少、土地沙化。提出项目后自我发展建议:转变观念,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作物结构,树立IEM理念、弘杨生态文化,确立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模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中国沙棘生长情况,以其动态生长量数据为基础材料,基于多形曲线方法并以灌水强度代替此法中的地位指数,构建中国沙棘苗高(新梢)和地径的多形灌水强度年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强度处理间,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s模型3参数皆体现出一定程度差异,参数K和参数b存在极显著差异(Sig.≤0.01),参数a存在显著差异(0.01相似文献   

20.
渗灌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渗灌的特点和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对渗灌技术在林业节水灌溉中的作用、地位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渗灌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