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同种源白刺幼苗生理生长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依据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对5个种源的白刺幼苗进行极度干旱、干旱、轻度干旱和正常降雨水平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水分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明:水分梯度显著影响白刺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特征,并影响植株的苗高和最大新枝长等生长量指标;不同种源之间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苗高和最大新枝长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源、不同水分梯度对幼苗的地径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于临河、乌拉特后旗种源,磴口、阿拉善盟和民勤种源的蒸腾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在不同水分处理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且3个种源的各个资源利用效率都较大.白刺幼苗在光合活动中的气体交换及资源利用效率的生理反应和外在的生长量表型指标的差异,反映了各白刺种源对不同水分环境表现出的响应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天平和Li-6400光合仪等仪器,于2010年8~9月间对园林绿化常用的3种地被植物,在不同灌溉量下的蒸散量、蒸腾速率变化、水分利用率及土壤含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散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但增长幅度不同;日均蒸腾速率大小依次为马蔺>委陵菜>八宝景天,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依次为八宝景天>...  相似文献   

3.
水分是影响干旱区荒漠植被恢复和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试验于2020年8月中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试验站进行,以塔里木荒漠生态关键种—胡杨2年生幼苗为试材,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根施不同用量聚天冬氨酸保水剂(PASA)对胡杨幼苗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PASA保水剂明显提高胡杨幼苗叶片和根际土壤含水量,其中根施10g/株处理下胡杨叶片与土壤含水量最高,分别高于CK(不施PASA)6.11%,483.54%。胡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M"变化,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inst))呈"L"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根施PASA胡杨Pn, Gs, Tr, WUE_(inst)峰值,日均值均高于CK。根施PASA10g/株胡杨Pn, Gs, Tr,以及WUE_(inst)、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总生物量(TB)、气孔长度(SAL)均最高,分别高于CK 27.48%,50%,20.84%,18.99%,87.14%,88.90%,31.93%,230.54%,22.95%。明显提高了胡杨光合效率、生物量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扩大了光照生态幅。因此,干旱区造林推荐PASA使用量为10g/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在理论与技术上解决孑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修复,探究沙冬青被平茬后更新恢复生长的机理和策略。【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的光合生理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比叶面积(SLA)与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平茬复壮后植物补偿性生长机理与持续年限。【结果】平茬后沙冬青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提高,且日变化趋势一致,除平茬后恢复1 a的沙冬青为单峰型,其它平茬年限和未平茬(CK)均为双峰型,且均在11:00左右出现最大值,有第二峰值的出现在15:00左右,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趋势也呈单峰或者双峰型,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恢复生长的速度减慢,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逐渐降低,日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平茬后恢复1 a>平茬后恢复3 a>平茬后恢复8 a>未平茬CK。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的比叶面积差异性显著(P <0.05),且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减小。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比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沙冬青比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回归方程斜率均逐渐减小,即植株单位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逐渐降低。【结论】有必要通过对衰老、干枯的沙冬青进行合理平茬,以促进林分复壮和生长,同时提高生产力,有利于促进荒漠生态系统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5.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cm)4个不同处理组,对落羽杉和池杉当年实生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T2和T3组,落羽杉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池杉幼苗。在CK组,2树种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app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app的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在T2组,落羽杉幼苗的Pn、LUEapp和CUEapp平均值显著低于池杉幼苗的平均值,与之在T3组的Gs平均值显著大于池杉幼苗形成鲜明对比。在T1组,2种植物的Pn、LUEapp和CUEapp平均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分条件下的值。池杉幼苗在T1组仍然保持着与CK组一致的Tr和Gs平均值,与落羽杉幼苗在T1组的Tr和Gs平均值显著低于CK组形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和池杉均具有耐水湿性特点,均可考虑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但池杉树种的耐旱与耐水湿特性优于落羽杉,最适宜于在土壤饱和水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对银杏水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浇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3种不同浇灌方式(树灌器、漫灌和渗灌)对银杏叶水势、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处理的叶水势显著高于树灌器和漫灌处理;漫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2种处理,在浅层土壤中表现比较明显;在浇灌水后的第1天,渗灌处理的银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以叶水势为指标反映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程度,发现3种灌溉方式达到相同的灌溉效果时,渗灌比树灌器和漫灌节水.  相似文献   

7.
王荣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7,43(12):45-49
以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3种幼树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对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进行3种火烧处理T1、T2、T3(分别为:叶片被火烧、枝被火烧、茎被火烧)后,除了蒙古栎的T3处理新生叶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外,其他处理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都显著提高.2)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水曲柳的T1处理新生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3)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水曲柳和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无明显变化.4) 火烧后3种幼树新生叶的荧光参数的变化没有一定规律.研究表明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与幼树被火烧的部位和幼树本身抗火特性等因素有关.对一些树种进行适当的火烧会促进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蚬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幼苗对干旱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法,比较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5%(对照)、50%~60%(轻度胁迫)、35%~45%(中度胁迫)和20%~30%(重度胁迫)4个水分梯度下,蚬木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度胁迫显著抑制了幼苗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受干旱影响不明显;中度和重度胁迫对植株茎、叶及总生物量积累产生显著影响,地上生物量比随土壤干旱增强下降、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加。干旱胁迫显著降低蚬木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在干旱初期先降后升、气孔限制值逐渐增加;随干旱时间延长和胁迫增强,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表现为随胁迫加剧而增强的趋势。胁迫初期,气孔限制因素与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了蚬木幼苗净光合速率的下降。蚬木幼苗在干旱胁迫下采取降低光合、增加地下生物量分配并减缓生长等适应策略,对干旱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5%~75%时,及时补充水分可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蒸腾抑制剂对扁桃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茎流速率的影响,用14种蒸腾抑制剂对扁桃幼苗进行处理,通过CI-340光合系统测定扁桃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从而得出不同叶面处理的扁桃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筛选出效果最优的叶面处理方式。将最优的叶面处理方式应用于扁桃树上,测定其茎流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坪安’蒸腾抑制剂对提高扁桃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但喷施蒸腾抑制剂对降低扁桃茎流速率的效果不明显。日变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扁桃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具有"午休"现象。晴天扁桃茎流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多云天气则表现为多峰曲线。  相似文献   

10.
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差异及其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生产的L6400光合测定仪,对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及其生长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月份、树冠部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分利用率只有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同步变化趋势,从大到小的月份排序是6月、4月、7月、8月、11月、9月、10月.上、下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呈早、晚低,12:00、15:00高的双峰抛物线趋势,下部叶的净光合速率比上部叶低23.38%~36.60%.品系间的叶绿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四川桤木早期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栓皮栎幼苗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栓皮栎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和苗木生长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栓皮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在水分胁迫末期,由于长期的干旱胁迫,水分条件最差的一组苗木已干枯死亡,土壤含水量从38.123%下降到20.323%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也下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生物量下降的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溉条件对刺槐生长量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管出流与大水漫灌等不同灌溉方式下,研究刺槐的相对含水量(RWC),水分饱和亏缺(RWD)、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管出流灌溉条件下,刺槐叶片净光合速率Pn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生长量均大于漫灌下刺槐;但是,单叶水分利用率与叶片胞间CO2浓度在这2两种灌溉条件下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南京、四川广元、湖南洞口、湖北随州、河南西峡、陕西安康等6个种源的香椿1 a生实生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光合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光合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月下旬至6月下旬光合较弱,缓慢增加,7月下旬达到最高峰,8月下旬出现低谷,9月下旬各种源光合速率又大幅增加,出现次高峰.单叶Pn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江苏南京和湖北随州种源最高峰出现在8:00,其他4个种源皆出现在上午10:00,次高峰皆出现在14:00,"午休"现象明显,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的双重调节.光合特征参数Pn、Tr、Gs、Ci和WUE的种源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
3种处理温度(CK、T1、T2),全天平均温度分别为31℃、38℃和46℃,最高温度分别为35℃、44℃和54℃。T1处理希蒙得木的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表现出光合"午休"现象;T2处理的Pn日变化从8:00到10:00持续下降,10:00时Pn为-1.87μmol CO2.m-2.s-1,从10:00到18:00,Pn基本没有变化。不同温度处理希蒙得木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CK处理的Pn是T2处理的2.26倍,T1处理的Pn是T2处理的1.41倍;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希蒙得木的Tr不断下降,CK处理下希蒙得木日平均Tr为T2的3.66倍,表明希蒙得木是一种比较耐热的植物。希蒙得木LSP和LCP降低,是其适应高温逆境的一种重要形式。3种温度处理下希蒙得木光能利用效率(SUE)表现为CK和T1处理的SUE在10:00最高;T2处理的以8:00最高,其余均为负值。从全天来看,CK、T1、T2处理的SUE平均为7.06%、5.13%、0.41%。  相似文献   

15.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而白骨壤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6∶00,日均Pn大小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秋茄和桐花树Tr值最高均出现在8∶00,白骨壤Tr值最高出现在10∶00,日均Tr大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水分利用效率(WUE):秋茄和白骨壤16∶00时最高,而桐花树12∶00时最高,日均WUE大小为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植物的Pn和Tr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生理因子的调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和Tr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生理因子则为气孔导度(Cond)。  相似文献   

16.
赤红壤表土育苗施石灰后施P、Zn、B对巨桉苗生长的影响*仲崇禄关键词巨桉石灰施肥苗木对巨桉(EucalyptusgrandisHilexMaiden)苗营养研究国内外有些报道[1~5],但未见有关对巨桉施石灰调整土壤酸度后再施肥的报道。热带地区的赤红...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人工践踏法模拟生活中人为践踏对地被植物的影响,以4种不同的践踏程度(对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作为试验变量,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指标综合评定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金叶过路黄和垂盆草4种植物的耐践踏能力。研究表明:(1)经盖度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金叶过路黄〉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垂盆草;(2)经叶绿素含量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匍枝委陵菜〉垂盆草〉金叶过路黄〉紫花地丁;(3)经地上生物量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金叶过路黄〉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垂盆草;(4)经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指标分析,4种植物耐践踏能力为紫花地丁〉匍枝委陵菜〉金叶过路黄〉垂盆草。基于以上结果得出,4种地被植物的耐践踏性排序为:金叶过路黄〉匍枝委陵菜〉紫花地丁〉垂盆草。  相似文献   

18.
在半干旱地区的盐池县,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汤柴盆栽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m)、蒸腾速率(Tr)、水分利剧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下3种灌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3种灌木在沙区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表明:柽柳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6%、小叶锦鸡儿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4%、杨柴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5.0%;Tr最高时3种灌木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是:14.3%、15.1%、17.2%;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11.0%和9.9%;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范围分别为7.2%~10.1%、6.2%~11.0%和7.3%~9.9%。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People have been working hard to find greening plants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resistance, quick growth and high coverage in barren mountainous areas (Wang Hansheng 2004; Wang Lixian et al. 2005).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planch, which is regarded as a vine with strong climbing ability, high coverage and less demand for soil water and nutrition, started to be valued (Zhao Guangde 2002; Zhang Yigong et al. 1999). But most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在大青山南麓浅山地带的阳坡造林地,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油松和山杏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状况下2个树种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