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仕琴  王桂英  董彬 《绿色科技》2019,(11):261-262
指出了全域旅游是新时期以旅游业发展为主要优势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一场变革。全域旅游是发展的新模式新战略,是旅游的新形态新品牌,更是区域内全方位、系统化的全面发展优化提升。在充分研究黔东南开发的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黔东南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存在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开发优势。从文化创建、交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黔东南的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竹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结晶,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旅游产业,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求,也是建设我国西南桥头堡的重要举措,对于弘扬和发展、传承与保护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在产业发展中应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环巢湖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环巢湖区域旅游综合性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充分的文化基础。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环巢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及推动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全域旅游体现了旅游供给侧的宽泛性和旅游体验侧的多元性。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全方位开发的核心,科学文化开发与促进科普旅游发展是重要组成部分。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的地文科学文化内涵是体现区域旅游形象的核心旅游资源。发掘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资源是奠定长白山旅游形象的基础,提高导游服务的科学品位是全域旅游整体服务层次提高的主要标志。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了长白山区域地学形成原理,旨在为提升长白山全域旅游的科普文化和科普导游服务。  相似文献   

5.
于曙明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23-25,3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并加强景观生态管理,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围绕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采取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等举措开展千岛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完善规划,探索深层次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投入,改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带动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7.
森林旅游作为新兴的林业产业,必须站在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上,发掘和传承森林生态文化,全面加强和促进森林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洪雅瓦屋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四川省级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生态、开发森林旅游的同时,亟待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梳理新兴县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现状。以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为例,阐述了水湄村旅游发展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不足,乡村特色体验景观缺乏和自然资源破坏的现状问题。通过对水湄村文化、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提出以"红色文化参观、民俗风情体验、田园风光游览"三线并行的景观设计文化策略,形成以体验为导向,"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资源相结合的混合开发模式,期望打造全域背景下六祖镇差异化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利于推动人类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作为人民对高层次需求的旅游转型势在必行,迎来了全域旅游时代。生态文明与全域旅游建设在理念上、区域上、本质上、目标上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两者协同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是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在剖析了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耦合性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架构部门融通、多规合一整合建设标准、树立绿色理论以优化区域环境、提高文明素养以强化文明意识、践行文旅融合以增强文化自信5个方面提出了两者协同建设机制。以期助推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助力"美丽中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南岭山区广西龙脊壮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龙脊壮族为对象,研究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观.从壮族核心文化,即物质文化的代表"稻作文化",精神层面的宗教信仰文化,以及两者的制衡点"乡规民约"制度文化3方面阐述该地区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分析南岭山区壮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观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具有地形、地貌特征和良好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游览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度假的生态型多功能旅游场所,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森林旅游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森林公园无疑是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的“大课堂”,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张勇 《陕西林业》2011,(6):10-11
森林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融合森林生态及人文社会等文化内涵为对象的郊野休闲性高端旅游。使旅游者通过亲近了解自然、感受生态文化,通过拥抱回归自然等愉悦体验和身心享受,激发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其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游山憩水,感受自然,愉悦身心”已成为当前休闲度假旅游活动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新西兰以银蕨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建立银蕨螺旋价值观模型,体现了毛利文化的核心价值,探讨了基于银蕨螺旋价值观的毛利生态文化旅游模式,总结了毛利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与内容,以及保护措施,旨在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山东省阳谷县历史悠久,古老的龙山文化,水浒文化以及运河文化在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丰富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旅游开发利用程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探析了阳谷县全域旅游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阳谷县全域旅游发展条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在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形象、立足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打造全域旅游下的"东夷之都、千年古城、武松故乡",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当前伊犁州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国际旅游谷的背景下,从伊犁河谷林业资源保护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林业、旅游业融合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加快制定对林业生态的保护性法规制度,明确管理权限与责任,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倡生态文明绿色旅游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格萨尔文化旅游创新产品概念进行了解释,对格萨尔文化旅游产品资源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从不同视角对格萨尔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将保护作为一种“活态”的观点生产保护,继而对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兼容特征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实地考察格萨尔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总结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游客对不同类型的格萨尔文化的感兴趣程度及较喜欢的开发模式。最后,提出了格萨尔文化的开发原则、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格萨尔文化旅游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玄武湖景区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出现景区功能定位模糊、生态环境失衡、文化旅游资源等问题困扰着景区旅游的发展.通过对玄武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伦理问题的分析,提出只有加强旅游伦理宣传教育、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宣扬文化旅游多样性的伦理观等对策,才能使玄武湖景区旅游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开发模式的有效样本和实际应用问题研究。珠海三角岛是全国首个采用“公益+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的无居民海岛。整岛的保护与开发规划采用了生态修复、营造多元景观和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策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摸清生态本底、管理维护水资源、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全岛生态安全格局;立足自身特点,打造景点、游线、景观界面多元化的景观;基于点轴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文化主题,串联周边景区,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未来,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在坚持规划引导、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政策立法、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9.
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鼎湖山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待开发。作者根据鼎湖山生态旅游业的现状,提出了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的设想,应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应着力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及土特产生态旅游系列产品。并从生态旅游规划,资源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教育和市场促销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对于广西龙胜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中以龙胜县为研究对象,依据产业组织理论构建龙胜全域旅游"政府规制-市场结构-行为要素-旅游效益"(R-SCP)范式,总结提炼龙胜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式"共建、共融、共治、共享、共富"的"五共"发展路径,"四处可游、四季能游、四海来游、四通助游、四方乐游"的"五游"发展标准,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五兴"发展愿景,从而为提升龙胜县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