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原保护范围和功能区划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方案,并分析了调整前后的生态影响,论证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保护区存在的原保护范围、功能区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原则与方案,并从影响评价方面论证了调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白草洼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前后的生态影响分析,论证了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了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区调整的驱动力分析,对功能区划、保护对象、周边人口、保护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作出了调整结论并进行讨论,以期为其它保护区合理调整提供借鉴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于2015年11月,调整后面积较调整前增加2 296.5hm2,增加率17%;区内人口数量减少1 820人,调出45%;耕地面积比调整前减少264.18hm2,调出率为27.0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2.4个百分点。增加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6.
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对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进行了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调整后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5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3777hm2,面积不变、范围不变;缓冲区面积3580hm2,面积增加22hm2,范围微调;实验区面积3594hm2,面积增加14hm2,范围微调;保护区总面积增加36hm2。保护区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保护区内的主要保护对象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意见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栖息地”。就如何拯救保护区华南虎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并提出了拯救方案。  相似文献   

9.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保护区进行了初步评价,介绍了保护区的资源状况,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科研价值等指标评价了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阐述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讨论了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壶瓶山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自然保护区陆续进行了调整,调整工作复杂,问题较多,该文通过实地参与六里坪猕猴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从自然保护区调整的时间、理由、面积、土地权属、功能区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等特点;评价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阐述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分析了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不仅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持续监测。为了推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科学有效管理,分析了当前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巡护队伍建设、巡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为今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湖南省壶瓶山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80属432种,其中乔木273种、灌木111种、木质藤本48种。分析研究了该区野生观赏植物区系特征,按类别列举了各类重要的观赏树种,同时提出了12个重要观赏树种。并对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的前景提出了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出了评价,并通过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而对其管理给予了评价。据此,强调了加快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调查,了解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源利用受限制、经济发展缓慢、野生动物危害、交通不便、基础服务设施差、缺乏农业技术以及退耕还林后未减税是影响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因子,并就此次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调查人员理解偏差;当地居民的认识误区、实践与理论的出入、人为因素干扰、第三方参与不足和资料处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生态旅游的由来、概念及内涵,认为小溪自然保护区有独特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人文资源底蕴丰厚、内容丰富、形式华美.分别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是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位优势明显,客源条件一般,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也较好.  相似文献   

18.
湖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植物保存较完好的地点,植物资源丰富,有土著种子植物171科、740属、1716种.本区热带科属多于温带科属,是湖南境内华南植物区系成分最丰富的地点之一,石灰岩特有(或适宜)植物丰富;无论是植物的种类组成,还是组成森林群落的优势种,本区具有南岭山脉植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珍稀植物富集,一些种类以大面积群落的形式存在,极具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9.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其优势是:良好的原始次森林和高品位的自然资源、森林浴的理想场所、优秀独特的人文资源、丰富的植物基因库存.但是可进入性差、知名度低、接待设施及能力较差.周边存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栖凤湖风景区的竞争威胁.分析了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0.
①斑块特征指数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密度、分维数指数都较小,植被景观的深展指数都不高,扩散比较均匀,没有极端复杂的形状产生,植被景观在演替系列中还没有普遍达到演替的顶级,斑块之间自相似程度较高。②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总体多样性程度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的结果所包含的意义一致,这种一致性充分说明了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均匀,各景观类型地位相差较小。③空间构型指数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斑块密度为1.001,即1 km2上有1.001个斑块。这说明斑块数目较少。各景观类型分布也较均匀。保护区景观破碎度指数为0.007,这表明该区植被景观在研究期内所表现的生境破碎化程度是很低的。每一植被景观类型破碎度指数最高的是灌丛和灌草丛景观,其次为栲林景观,其余的破碎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内部生境破碎化指数以灌丛和灌草丛景观、栲林景观为最低,它们的单独斑块面积较大,故破碎化指数较低。其它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相差不大,这与植被顺向演替是相关的。景观分离度指数的排序结果与斑块密度的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