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尹鹏  谭松林 《绿色科技》2019,(12):131-132
指出了污染源无组织废气监测既是执法监测工作,又是监督性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的采样程序是确保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结合相关技术规定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保存运输、样品流转四个方面探讨了其注意事项,以期为污染源无组织废气采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地表水监测作为水体监测的主要工作,能够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尤其是地表水现场采样作为源头性工作,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直接影响最终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探讨了地表水现场采样各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沈燕燕  施敏  徐红  张俊杰 《绿色科技》2013,(10):196-197
指出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烟尘的排放,监控烟尘大气污染物排放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必须工作,对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来说,选择正确的测定位置与确定合理的采样点数目非常重要。因此,在测定烟尘排放浓度中采样点的位置与合理布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现场采样中必须清楚其原理与应用价值,才能确保监测采样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发展情况,从监测指标、监测制度、监测技术三方面对地表水水质监测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精密度偏性分析试验是对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分析者的技术水平得出科学评价的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将直接影响到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执法监督和依法行政的执行。阐述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精密度偏性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相关技术要点,以地表水及环境样品中六价铬监测试验验证了此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监测工作。尽管环境管理模式、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均有调整,但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仍未得到改善。针对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格、样品保存的不规范,废气监测、数据审核及评价、监测报告编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为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全国各级环境监测站每月开展所辖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常规监测时含泥沙河流采样需现场静置30min,然而对感潮河流来说,30min的沉降时间远达不到沉降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分离的目的。对感潮河流4种水样预处理方式进行了23种方案试验,从中寻找了一种更加快捷、不受现场条件限制的感潮河段地表水沉降性固体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水资源污染问题,特别是在淡水资源紧缺的中国,必须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在水环境保护措施中监测我国地表水水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地表水水资源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使我国水资源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韩家蓉 《绿色科技》2015,(1):185-186
指出了地表水监测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表水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引水安全、相关决策的制定,对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有积极作用。提高地表水监测数据的质量,最重要的是提高监测技术。以甘孜州地表水污染监测为例,进行了地表水污染监测技术方面的一些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以及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手工监测的不足,充分应用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把握其发展规律,有利于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在分析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项目、仪器设备种类、性能,以及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及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发展趋势,对提升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十九大"保护生态环境,关注生态和谐"理念下,应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和爱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环境监测中的地表水监测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应加强重视,采取科学策略来实施监测,提升地表水监测水平。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现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地表水监测质量的应对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现场质量控制是保证获得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样品的有效措施,是保证整个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的关键。结合了现场监测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使用RA-4300A型全自动测汞仪,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汞,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准确度和测定密码样、实际样品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测汞中运用冷原子吸收法(HJ597-2011)监测的效果,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控制结果均符合(HJ597-2011)相关规定要求,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可为监测和分析地表水水质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现行规范标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法现存的问题,通过总结既往监测工作经验,从工作流程规范、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并且提出了未来应立足于国内环境监测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需求以及趋势,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以期给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陆劲松  龚敏 《绿色科技》2013,(6):141-142
指出了钠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时,样品溶液的pH值对吸光度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测定氨氮过程中,采样时样品的加酸量应控制在500∶0.3~0.5mL(浓硫酸ρ=1.84)的范围内,以减少引入误差。这一条件下对较清洁的地表水可以直接测定,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与目前手工苏玛罐采样需要大量人力、时间相比,苏玛罐远程智能采样系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遥控采样和无人值守运行,并可实现太阳能供电机柜,特别适用于长时间、多点位的专项监测和信访应急监测。通过科学构建、合理组合,其优化的仪器设备和供电、智能采样系统能满足苏玛罐远程智能操控及采样状态实时监测监控、故障预警多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水质样品采集和保存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是目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针对此问题,从采样器材的选择、采样操作规范、样品保存剂的添加、样品的保存、运输和交接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如何加强样品采集和保存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保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怡宁  韦杰 《绿色科技》2019,(16):105-106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生存环境的质量问题,这就给当前的水环境自动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简要介绍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站房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监测仪器的运行管理要求以及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子站运行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监测过程中,包括采样与运输阶段、样品的预处理阶段、实验分析阶段和后期数据处理阶段在内的多个环节均与监测结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分析影响水质监测质量的因素出发,提出了在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常规环境水质监测任务日益增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现场测定水中氨氮含量技术已成为水质监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用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进行了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的现场快速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3.1%~9.5%,相对误差范围为-3.4%~5.9%,加标回收率为93.4%~109.0%。而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测定氨氮标准溶液、地表水和废水样品,相对误差为-10.5%~19.6%,也能满足地表水和废水现场半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