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指出了造林整体的特点及重要性,并以桉树为例,对桉树造林整地方式——全垦和不整地对桉树生长和对土壤的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全垦优于不整地,科学的整地方式,对桉树的生长和土壤性质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以及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偏南坡向比偏北坡向好;不同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影响不大,对桉树人工林的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随着坡位的降低生长表现越好;不同坡度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坡度的降低生长表现越好,保存率影响不大;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均表现为人工挖穴的最差,机械全垦的最好。因此选择不同地形进行桉树人工林造林时,应选择坡向偏南、坡位偏下、坡度10°的立地类型,并采用机械全垦的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面、带状、块状3种整地方式,研究了不同的整地方式对红松林间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整地方式在整地后较短的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加快微生物活动,起到改善地力的作用。整地3年后全面、带状2种整地方式的土壤地力有恢复到整地前的趋势,而块状整地方式地力稍有提高,说明全面、带状2种方式在短期内可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却不利于地力的长期维持,而块状整地方式下水土流失少,有助于维持地力。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以来,在武安县低山丘陵地区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的造林试验,以研究不同整地方 式对土壤养分和林木生长的影响,为造林整地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造林地概况   造林地设在邯郸市武安县东部,地处河北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300~500 m,年平 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90 mm,无霜期200 d,土壤为砾石褐土,土层厚度为30~40 cm,土壤深层石砾较多,山上植被较少,多为茅草和野生灌木。  相似文献   

5.
<正> 土层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是土壤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整地等因素的影响,不易准确地测定;以往主要根据经验来判断挖掘剖面的位置,如果调查人员经验不足,就会造成较大偏差甚至错误。整地有其固有的规律,具体分析这些规律并进行规范化调查将有助于我们获得可靠的土壤剖面资料。图是在不同立地、林分条件下带垦土壤纵  相似文献   

6.
7.
以3种整地方式块状垦地、全垦、带状垦地研究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下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整地方式,在整地后较短的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土壤中的物理性状,长时间后全垦、带垦方式的土壤地力变差。块状垦地土壤肥力随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全垦、带垦方式土壤肥力先上升后下降,肥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桉树混交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出现的病虫害、地力下降等问题,在长泰岩溪林场开展了桉树、红椎、杉木混交林与桉树纯林的对比试验,6年生的试验林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桉树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分别比纯林增加了34.2%、18.6%和109.2%,桉树蓄积量减少了13.6%,但混交林总蓄积量提高了19.1%,混交林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肥力略高于纯林。  相似文献   

9.
对不炼山、定植2年生容器大苗、造林后不抚育的低碳型营林方式林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长期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低碳型营林与传统型营林(炼山、1年生裸根苗、造林后抚育)幼林材积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均为每年13. 5 m~3·hm~(-2)左右;低碳型营林土壤容重一直保持在林地清理前的水平,造林当年土壤含水率下降5.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16. 1%,而传统型营林土壤容重增加21. 9%、土壤含水率下降20. 5%、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30. 6%。可见低碳型营林相对传统型营林对保持土壤结构、水分和肥力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整地和土壤对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部海湾沿海平原,对七种整地处理和五类土壤、施肥或不施肥的山地火炬松人工林的生产力作了试验。栽后12年,砍伐—焚烧—耙耕和剪裁—堆行—耙耕处理的,普遍获得了最大的断面积(每英亩112平方英尺),但砍伐—焚烧—耙耕处理的生产木材最多(每英亩2109立方英尺)。在砍伐和焚烧之后增加耙耕处理的,比仅只砍伐—焚烧处理的每英亩增加了394立方英尺的产量。林下喷洒除草剂和剪截—堆行的产量最低。粉砂土、慢渗透粘土和极慢渗透粘土的断面积较高(每英亩105平方英尺)。其中,粉砂土和慢渗透粘土的材积生长量较高(每英亩为1878立方英尺)。产量最低的立地为砾质底土。磷肥一般不影响火炬松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12.
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4种不同整地方式17a的试验资料,分析了整对林木各种生长的影响;用帖现方法,比较了不同整地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杉木各种连年生长的量的影响,一般在7-10a消失;对平均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主要箐面在10-12a前,在7-10a差异最大;整地对胸径的影响比对高树高和单株积的影响短1-2a。  相似文献   

13.
间种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间种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光能利用率和林地经济效益,而且间种物伸展的枝叶或藤蔓自然覆盖裸露地面,降低了土壤温度,缓和了暴风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了水、土、肥的流失;收获后,其剩余部分还可以回归林地,对增加林地的养分含量,改善林地的土壤结构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笔者综述了间种对林地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及树体生长、果...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对林地土壤质地、通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动态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在0~10cm、10~20cm土层中,不同季节,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层次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杉木人工林地的变化却不明显;与杉木林地相比,自然更新林地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程度更为显著.说明针阔叶混交林能够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春季垄沟深松30 cm、秋季翻耕25 cm、秋季垄沟深松30 cm三种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整地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升高;在20~30 cm土层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其他土层没有显著变化。在30~40 cm土层,翻耕整地的有机质含量升高,各处理土壤p H值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单靠森林自然生长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一些林区已出现了采伐量大于自然生长量的现象。通过施肥提高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产量已成为林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在林木施肥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定位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资料,这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  相似文献   

17.
爆破整地技术在石质荒山造林绿化中已有较大面积的应用,在河北省的“生态经济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爆破整地技术在规划设计、整地方法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生态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已有人进行了研究。但到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爆破整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方面的报道。为此,作者于1986~1988年间,在易县梁格庄乡旺隆村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郑长瑞 《福建林业科技》2013,(3):117-119,127
2010年在德化县山区开展挖掘机水平梯田整地、带状锄草整地和全面劈草整地3种整地方式对油茶造林成活率、生长量、管理成本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低均表现为全面劈草整地>带状锄草整地>挖掘机水平梯田整地;挖掘机水平梯田整地造林可显著促进造林当年油茶的生长,对3年生油茶的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挖掘机水平梯田整地造林成本虽会有所增加,与全面劈草整地造林相比,造林成本提高14.5%,但与油茶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冠幅则增加71.8%。认为在交通方便、造林地坡度较小的情况下挖掘机水平梯田整地是一种可行的,效果较好的造林整地方式,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不同整地方式对果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引入的“大10”果桑品种于开远市果桑基地进行不同整地方式的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对果桑的生长及结实产生显著的影响。经撩壕沟整地定植的果桑其树体长势旺,单株结实量和产叶量最高,其次为全垦整地挖穴定植的果桑,直接挖穴定植的果桑结实极差,长势也不好。  相似文献   

20.
整地方式对杂种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整地方式下杂种落叶松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建立固定观测样地48块,连续观测地径、苗高和胸径生长,采用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整地方式对杂种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幼龄期间的地径及苗高生长,高台和穴状两种整地方式较好,另外两种整地方式差些;揭草皮方式在杂种落叶松幼龄时对其苗高生长及地径的作用不明显,但随着幼树的生长,效果越来越显著;在杂种落叶松11龄时,穴状与揭草皮两种整地方式下的平均胸径较大;杂种落叶松4种整地方式对生长的作用效果穴状揭草皮高台现整现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