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资源违法行为,草原违法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办案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从6月26日宁夏盐池县举办的2018年草原普法宣传月现场活动上获悉,近5年全国累计立案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8万余起,其中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400起。"近些年来,草原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  相似文献   

2.
正7月12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为强化林草资源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采取常态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相关负责人通报了12起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3.
上半年,阿盟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广泛开展“天保行动”、“严打整治”和“三项教育”活动,共处理各类森林案件188起,已结案179起,结案率为95%;处理违法人员238人,收缴木材251.5立方米,甘草8吨,肉苁蓉35公斤,梭梭柴6吨,野生动物21只,猎枪1支,子弹7发;挽回经济损失37.9万元。阿盟森林公安严打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柴河森林公安分局辖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坡南段,所管辖区域总面积为36985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22604.3公顷。现有的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面积为256520公顷,蓄积为25110864立方米,分别占森林总面积的99.3%和总蓄积的99.7%。2003以来共侦破各类案件302起,结案302起,结案率100%。  相似文献   

5.
正7月17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17年,通过对全国150个县(含市、区、旗、团,下同)和重点国有林区全部国有单位的森林资源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共发现违法使用林地面积8192.5公顷,违法采伐林木蓄积量10.9万立方米。截至2018年5月底,已对违法破坏森林资源问题刑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2020,(1):48-51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作为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建设内容,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暖风的吹拂,草原大地曰趋“灵动”,富有生机和活力。“局部地区草原生态明显改善,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18年给出的成绩单让人振奋。据统计,2018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7%,比2011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0.2%,较2011年下降了17.8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连续8年超过10亿吨,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得到恢复和增强。  相似文献   

7.
对2017—2021年连江县林业资源违法案件发生状况、特点等进行分析,发现涉及林地的违法行为已成为现阶段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总结出连江县林业资源违法查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减少全省涉林违法案件的发生以及进一步查处涉林违法案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五年来,累计植树已达五十多亿株,这是一个巨大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件事十分令人担优,即乱砍盗伐林木的现象不但没有煞住,而且发案情况还很严重。仅据全国林业公安系统掌握的材料,一九八六年乱砍盗伐林木案件就发生四点八万多起,其中盗伐案件占到百分之五十六点二,有大批林木遭到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对尤溪县在2012~2015年期间的林木类行政案件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非法运输木材案件是行政案件的主要类型,占林木类案件总数的85.51%,年平均发生268.5起;其次是滥伐林木,占林木类案件的6.69%。在月分布方面,8月和12月是案件的高发期,12月尤为突出,案件数量从1~12月总体呈现递增趋势。在减少案件发生措施方面,建议既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又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同时也要不断改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19年我国原木锯材进口数量略有增长,木制品出口全面下降;木材库存增加,出库缓慢,资金紧张,木材商经营十分困难。木材、木制品市场不景气在2018年已经出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度中国林业和草原发展报告》(2019年10出版)显示:2018年全社会木材资源及消费总量首次下降,幅度-2.1%(见表1、2、3)。  相似文献   

11.
铁拳出击     
宝鸡县在林业专项严打斗争中,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14起,其中森林刑事事案件3起、林政案件11起,处罚违法人员26人,收缴木材28.43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7万元。 去冬今春开展全国性的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罪犯活动专项斗争中,宝鸡县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着林业资源总量的快速扩张,我市的林政案件发生量亦不断上升。一些地方林木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屡遭破坏,群众举报的信件、电话不断,严重影响我市林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为摸清林政案件的发生现状及原因,笔者曾对此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2002年,全市共发生林政案件280起,比2001年增长15%,其中盗伐林木案件5起,滥伐林木149起,毁坏幼树12起,违法运输木材75起,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4起,乱捕滥猎野生动物4起,非法收购、出售、运输、携带野生动物及其产品23起,违反森林植物检疫规定8起,损失林木2565.2m3,毁坏幼树5204株。案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矿产资源价格更是不断攀升。随着矿产资源价格的攀升,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少企业和个人利令智昏,实施违法采矿。非法采矿行为,既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矿业开发秩序,又造成了自身的牢狱之灾。2023年3月28日,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了两类共25起土地矿产违法案件,主要涉及企业或个人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等土地违法行为,以及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以设施农业、农业开发、工程施工、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等名义,实施的违法采矿问题。这次公开通报的25起土地矿产违法案件中,包括12起矿产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在全国开展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中,甘肃省白龙林区森林公安局舟曲分局沙滩派出所民警两次现场抓获盗伐天然林违法犯罪嫌疑人,并由此展开深入调查,办理林政案件1起,协助分局刑侦部门侦破森林刑事案件1起。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哲盟共发生各类森林案件163起,破163起,破案率达100%;处理160起,处理率达98.1%;处罚219人次。共毁林地面积82.5亩,损失林木82.6立方米,收缴财物合31389元。从案件发生的数量看,1992年比1991年呈上升趋势。刑事案件、盗伐、滥伐林木的案件均呈上升趋势。冬春两季为此类案件的多发季节。扎鲁特旗、通辽市是全盟两个林木较多的地区,因此破坏林木的案件较多。其他旗县的森林案件也依林木的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6日,湖南省森林公安局通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局挂牌督办的"4·26"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告破,一举摧毁了一个由广西运输至广州市,再由广州市向全国分销的穿山甲非法贸易网络。这是迄今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抓获人员最多、查证非法交易的穿山甲数量最大的野生动物案件。大案的侦破,离不开森林公安民警的艰辛努力。2017年4月起,在省、市森林公安局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毅 《绿色天府》2020,(2):36-39
四川省是全国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区域之一,全省35个和81个县(市、区)被国家分别列为森林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森林火灾高危区占全国23%;15个和35个县(市)分别是草原火灾高危县和高风险县,森林草原防火任务繁重。2019年,我省经历多轮高森林草原火险考验,特别是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火险等级居高不下。面对空前严峻的防火形势,全省上下齐抓共管,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全力“防”,积极“救”。全省发生森林草原火灾141起,其中森林火灾135起,过火总面积2500余公顷,受害森林700余公顷,损失林木蓄积3万立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0.041‰,96%以上属于人为原因引发,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分别较2018年下降40.4%、31%、56.3%,因灾死亡31人;发生草原火灾6起,受害面积118.6公顷,较2018年下降24.5%。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这是自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做了题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推动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百色市创新防控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森林火灾发生数量、受害面积、受害率分别从2016年的56起、65.4公顷、0.0269‰下降至2019年的20起、27.73公顷、0.073%,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正公安机关作为启动刑事程序的第一道门槛,其立案标准远低于追诉标准,立案条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只要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予以立案。此前,在以破案率、有罪率作为工作业绩指标考核的压力下,为了提高破案率,有时会不立案,或者先破后立、不破不立,导致立案程序形同虚设。2000年,自立案监督明确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进行监督后,情况大有好转,立案率大幅上升,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法律只对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情形的案件规定了具体的侦查期限,对其他未采取刑事措施的案件并未明确规定侦查期限,而未采取刑事措施的案件因达不到批捕或移送审查起诉标准未进入到检察视野,导致公安机关立案后消极应对,"立而不侦""侦而不破"乱象丛生,对当事人的人权保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以北京某区3年数据为切口,对未报捕未移送起诉案件进行研究,发现此类案件数量庞大,占比高达80%,其中已经撤案或结案案件数量少之又少,大部分案件处于侦查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