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指出了我国的环保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但随着世界各地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对于传统的环保教育也予以了更多的重视。环境保护教育的发展总是要和时代相连接的,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环保教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传统课堂式的教学模式逐渐显示出了严重的不足,在这种背景下,研学旅行的新型教育方式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研学旅行的教育方法是我国对于中学教育的一次重大革新与挑战。以基于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环保教育作为研究的课题内容,分析了我国研学旅行教学模式开展的方法与重要意义。以期为致力于中小学环保教学创新的相关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的自然教育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和与生俱来的老师。野生动物、大自然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环境事件和气候变化、疫情突发等问题,自然教育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以走进自然保护地、回归自然为主要特点的自然教育成为公众的新需求。人们对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休闲游憩、森林康养、山水摄影、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3.
经济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平衡保护和森林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旨在通过探讨经济林与研学旅行产业融合开发使得经济林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解决目前经济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供需关系逆转问题。以郑州市为例,对现有经济林资源及开发现状进行探讨,利用PESTEL模型分析融合开发的可行性,提出郑州市产业融合三大类可设计开发模式,即:1)按土地经营模式分为"公司承租+分包""公司+产业联盟";2)按商业投资主体分为"学校+旅游企业+政府""学校+专业研学机构+政府";3)按活动组织形式分为"主题认知教育""文化体验活动""应用实践探索""知识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笔者介绍了环庞泉沟保护区发展研学旅行的优势为资源丰富、科普教育基地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分析了其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原则包括坚持周边属地原则、坚持创建品牌原则、相互合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环庞泉沟保护区单一型和联合型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以期为关帝山林区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是指在旅行过程中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对研学旅行和体验式教育金基本理念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从研学政策、课程设计、营地建设、监督评价、人才培养等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希望为研学旅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在研学旅行与1+x证书制度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是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综合性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向。结合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展人才培养方向和研学旅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探讨了会展职业技能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并通过分析会展专业在研学旅行中的专业优势,提出了基于研学旅行的高职会展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模式,以期为研学旅行师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使广东省研学旅行服务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更加清晰,本文采用面向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问卷调查和针对研学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研究方法,将研学旅行服务企业的关键岗位归纳为五类,分别是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人员、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人员、研学旅行产品销售人员、研学旅行计调人员和研学旅行指导师。初步厘清研学行业五类关键岗位的职业场景、岗位画像和专业能力需求,为研学市场服务人员的架构和岗位设置等方面,提供来自行业一线的关键指引。  相似文献   

8.
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景区为教研对象,进行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从设计思路出发,阐述了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研学目标设定和研学旅行活动内容,活动中特别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专题研学活动,根据素质教育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研学旅行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河流地理课程知识点的理解、深化和拓展,使地理教学理论与研学旅行实践的认知相统一,达到了"寓教于研"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开发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益为主要目标,以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理论为基础,建立起的森林资源开发规划模型。这个模型在规划期内,以开发森林资源多功能(木材生产、旅游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效益的资金净现值最大为目标,以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旅游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以及林区道路的建设和维护等项内容为约束方程而建立的。应用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规划段内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益、木材产量、营造林地面积、旅游地面积、动物栖息地面积及建设和维修林区道路长度等项值。为我国系统地开发森林资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部署,在自治区第四巡回指导组的正确指导下,扎实推进,把主题教育同当前正在开展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视反思、着力整改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注重实效,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将抓好学  相似文献   

11.
赵兵  蒋桂毅 《中国林业》2010,(23):40-40
<正>玄武湖是南京历史最悠久、水域最宽、岛屿最大、距城市闹市区最近,融汇了山水城林和四季风光的风景名胜地。玄武湖环湖带外围文化积淀更为深厚,尤其是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和极高的美学价值。玄武湖周长9.8公里,总面积472公顷。玄武湖环湖景观带平均宽约55米,面积约55.1公顷,现状用地64.6%为绿地。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思想是一种出世的思想,讲求超脱、自然、回归、放松、和谐的生活方式,老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外儒内道的处世观。中国老子文化生态园建于安徽涡阳,其规划目的在于弘扬老子文化,为现代人树立一种新的生活观、处世观、养生方法,使现代都市人在繁重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下,仍然能够和谐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加强湿地环保教育尤为重要。 湿 地资源作为 自然教育研学活动课程的主要资源之一,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武汉湿地是特色 自然资源和城市名片,也是 自 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武汉市湿地生态保护的典型研学活动为例,分析如何在学校地理教学中开展 自 然教育并渗 透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4.
温亚楠  王栋  曹静 《中国林业》2011,(22):55-55
国外许多国家的汽车营地发展很成熟,有详细的分级标准规定和设施要求。目前,在欧洲已有6000多个标准的露营地。国内汽车营地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汀三角洲经济圈和两条精品线上,虽然现在国内建有上百个营地,但大型、标准的营地却很少,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近日印发《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提出将加快推动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逐步把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融入中小学校教育。到2025年,基本建立"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体系,绿色营地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全国500%以上青少年参与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提出,将依托"关注森林活动",加快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推进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构建营地标准化运营体系和准入机制。以营地所在的各类自然保护地为基础,打造精品研  相似文献   

16.
《绿色中国(A版)》2023,(24):74-76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决定,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小手拉大手,进一步唤起全民生态意识,凝聚起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7.
淄博市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林业建设基础雄厚,具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条件。文中在总结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淄博市生态环境及城市文化现状,最终确定了"生态淄博、幸福家园"的建设理念与"一核一环、八个组团、三网多点"的建设布局,以及生态、产业、文化、支撑四大体系的建设重点和要求,以期为创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六安市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林业建设基础雄厚,具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条件。文中在总结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六安市生态环境及城市文化现状,最终确定了"生态名城碧水蓝天,美好六安宜居家园"的建设理念与"一心、二网、三环、五组团"的建设布局,以及生态、文化、产业、支撑四大体系的建设重点和要求,以期为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然教育是研学旅游营地的重要建设内容,利用城市棕地开展自然研学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响应城市双修的直接表现。以曾为采石场的武汉古姆山为例,基于对场地现状的解读和使用群体的调研,从营地构成要素出发,引入采石文化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资源再生、景观空间和研学旅游3个方面提出修复自然环境、传承采石文化、塑造自然教育空间、选择生态环保材料、设计近自然式游学设施、路径科学化和课程全龄化设计策略,实现自然教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为各年龄层人群提供本土、多样化、专业化的自然研学体验。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游作为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发展热潮,引发了国内旅游界和教育界对其相关政策理论及实践探索的研究。本文透析出研学旅游发展的市场与政策背景,通过对研学旅游发展意义和贵州省旅游资源的系统梳理归纳,分析贵州研学旅游的发展前景,并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今后贵州研学旅游发展的意义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